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延时摄影"这一影像创意表现和拍摄手法逐渐在城市宣传片、风光纪录片等影视制作领域被广泛运用。通过研究延时摄影的影像特征、拍摄技法以及后期制作方法,探究延时摄影技术在城市宣传片创作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精彩纷呈的大自然,为风光摄影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拍摄内容。然而,对初学者而言,要想成就一幅上乘的风光摄影作品决非易事。本文介绍的风光摄影五大法则,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在风光摄影中,使用广角、标准及中焦镜头较多,长焦镜头相对较少,但是这绝不是说拍风光长焦镜头不重要。其实,长焦镜头在拍摄风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它的作用是其他镜头无法相比的。可以说,风光摄影同样离不开长焦镜头。  相似文献   

4.
影调,是指画面中影像的阶调,是摄影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恰当的影调,可以起到烘托画面氛围、调整画面构成、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作用.在摄影实践中,通常把影调分为三大类:高调、中调、低调. 一、高调的风光作品 高调的风光作品,一般画面亮度较高、简洁明朗,能给人一种愉快、阳光、纯洁的心理感受,适宜表现以白色为基调的题材.在拍摄高调风光照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浅色调的主体进行拍摄.当然,陪体的色调也要尽量接近主体.二是使用顺光、顶光、散射光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5.
正花卉摄影与人像、风光摄影一样,也有自己的一套拍摄方法。花卉摄影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突出、构思新颖、造型优美。具体来说,花卉摄影是由色彩、成像、角度、影调等综合因素构成的。拍摄目的是通过选择主体,运用各种造型手段,获得真实、生动、完美的形象以及富有韵味的意境。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品格和风韵,如牡丹  相似文献   

6.
巧手工场     
龟峰,位于江西弋阳县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典型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象形石景观,成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争相拍摄的对象。拍摄山岳型风光时要尽量使用小光圈,比如F11、  相似文献   

7.
正静物摄影,相比人像或者风光摄影较为简单。可是,要把静物拍得与众不同、有意境、有内涵,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以下分享的几点拍摄技巧,希望可以帮助您轻松应对静物摄影的瓶颈。主题的选择对于拍摄主题的选择,比较灵活。以首饰和常见的装饰品为例:它们较为小巧,而且样式种类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拍摄手法、拍摄角度、拍摄器材的运用、美学因素的渗透等八个方面对如何拍好优秀风光照片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提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既要“外师造化”,又要“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9.
等待,是摄影人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风光摄影,在很多情况下,摄影人所期待的理想风景都是在耐心等待中实现的.因为,拍摄时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受到光线、天气、时段、景物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摄影人所遇到的景观和光线同时俱佳的机会是不多的,很多时候是拍摄场景选好了,光线效果却很差,无法满足拍摄要求;有时光线、场景都满意了,但是画面中缺少点缀的元素,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放弃拍摄,二是将就着拍下来,三是耐心等待.  相似文献   

10.
许多摄影的朋友,常常抱怨周围缺少风光如画的自然景色,总觉得身边没有可以拍摄的题材!又常为很多时候把相机放在摄影包里,只有在集体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1.
论意境在摄影艺术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摄影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摄影家依照自己特定的思想情感、品格、性情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并通过摄影艺术(镜头的选择,景深运用,色彩,线条,质感表现等)把自己的意念渗透到景物中去,再通过摄影艺术作品表现出自然景物的形貌特征,使作品具有现实审美意义,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情和景是王夫之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情景说源远流长,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情景说理论。文章主要结合具体诗歌作品,浅析王夫之提出的对于情景的艺术处理方式——“情中景”、“景中情”,以及他所推崇的独特至高的艺术境界——“情景妙合无垠”。在分析这三种情景关系的同时,探析了这一情景关系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博尔赫斯咏景叹物诗的解读和分析,概括了博尔赫斯景物诗的艺术特色,即因情造景;化景于情;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14.
水景在环境景观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无论大到区域性规划设计还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以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等等都能见到形色各异的水景景观。本文从水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水景在环境景观中的作用以及水景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合理性运用三方面分析入手,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与原则。  相似文献   

15.
张问陶前期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写个人性情,如歌咏爱情、怀念故土、抒发壮志、描写风物、阐发诗论等;在艺术上喜用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的笔法,语言平易自然,风格雄奇奔放、空灵清新。后期诗歌内容上出现了更多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出处矛盾的篇章;艺术上则偏重于客观描写、喜托物言志,语言更趋精当、犀利,风格沉郁苍秀、冲淡平和。  相似文献   

16.
从物我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考察,《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与先唐其他物色赋的艺术结构类型大体有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和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两种。《文选.赋》"物色"类所录作品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部分先唐物色赋以对象的空间布局来结构全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言,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的物色赋,缺乏激动人心的感情力量,并不是成功的作品;而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物色赋,则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文选.赋》"物色"类所录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萧统不一般的艺术眼光。  相似文献   

17.
<简·爱>这部小说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其贯穿全书的风景描写也十分有特色.本文试从内涵与艺术手段两个方面分析<简·爱>中的风景描写,指出这些风景描写对反映主人公心理历程、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论述描写本身所展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胡春涛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5):122-123,126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交融,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中出现了大量景物描写的片断,体现了魏晋士人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文中景物描写妙趣横生,颇为精彩,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在简洁凝练而又优美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景物描写服务于情节的发展,并常以景物描写来比喻人物,凸显人物个性,展现人物神情风采,景物描写与人的内在感情高度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情和景是王夫之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情景说源远流长,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情景说理论。文章主要结合具体诗歌作品,浅析王夫之提出的对于情景的艺术处理方式——“情中景”、“景中情”,以及他所推崇的独特至高的艺术境界——“情景妙合无垠”。在分析这三种情景关系的同时,探析了这一情景关系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