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人文启蒙的主题,即诉诸个人自主、人民主权与科学文化教育,全新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不仅是临危创生,而且在迎受苏俄革命期间随机应变地赢得了历史性的飞跃。尤其后来还经过了一种长期而曲折体现的历程。在当代谋求五四人文启蒙的主题的继承、创新及超越,有必要沿着马克思东方史观的理论思路加以切实的探索。由此可能导出当代中国人文理念创新的物质实践基点,即: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个体化渐次转为集体承包的科技装配的大生产方式。2.走中国农村土地资源置换之路,使零散分布的村落撤并整合为现代农村社区,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供农村多种经营所用。而当代中国人文的创意取向可集中陈述为:当代中国开明公益的人民主权政治和开放诚信的“人和”伦理德治的有机联结。  相似文献   

2.
蒋九愚  闵慧  王才章 《文教资料》2008,(32):168-169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优秀精神成果,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价值之所在,发扬这一文化传统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身心人格,培养和谐人文品格.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也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泛滥的今天,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见利思义"的道德精神,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大公无私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社会平等和公正的认同和维护、对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提升,使“延安精神”具有了鲜明的人文关怀特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价值哲学和初步的治国理念,“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尝试,其所彰显的民主、平等、公正、人民主权等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仍是我们当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4.
五四人文启蒙期间以及之后,学界围绕民生问题的多元性理念探讨和实践探索,经历了一个急剧变化的复杂历史过程.而只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逐步结合起来,以及中国共产党明智地创生并能动地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略机制或方式,才开创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中国社会民生变革的新局面.除此之外的任何社会民生改良修补,都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源自五四的中国社会民生理念与实践的不懈求索在当代的更好开新拓展,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及其社会主义国策的本质之廉洁与巩固.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的内涵,无疑应包括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心与爱护,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的历史中,这种人文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从屈原到司马迁,到李白、杜甫,到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家文学创作的永恒的主题.而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这些闪耀着人文思想光辉的作品,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应该也能够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极好题材.而一旦我们把"人文关怀"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一个懂得并努力实践"人文关怀"的人,那么,假以时日,即能重建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6.
提高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养之路——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面临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伦理道德失范,国民人文素养普遍低迷所引起的混乱状态.由于社会变革的阵痛和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当下的大学生也同样遭受着人文素养集体滑坡的困扰.本文就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和反思,并试图提出一剂药方--"启蒙"是提高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左翼革命文学以"革命话语""接着说"的姿态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合理承传和修正,它非但不是对"人的觉醒"的五四人性启蒙精神本身的否定,而且是充分肯定其价值性的追求,是中国现代文学追求人的解放的一种现代性话语策略与转换.在革命话语的背后,文学家们所热衷的恰是革命与生俱来所携带的叛逆性和人的精神自主性,体现的是左翼革命文学所追求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8.
崔艳萍 《教育与职业》2012,(26):175-176
文章在人文关怀概念解析的基础上,概括了当代大学生人文修为的欠缺,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境界形成的背景,指出了重建重视人文关怀教育的路径:观念更新,把人的全面发展还原为教育目的;内容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渗透人文精神;方法创新,关爱与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时代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和谐社会需要人文素质,而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学生缺乏诚信将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众多专家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这一主题作了报告。回顾2002年论坛主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阅读了会议资料"国际视野,中国道路——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回顾与思考"和多位专家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后深刻的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将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师范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外阅读是培养师范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参与校内外社会活动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然其基本要义在<语文课程标准>和众多专家的"解读"中,却始终未能清楚解释.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当今流行的权威辞书对"人文"二字的释义有误;二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对当代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人文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与"科学(工具)"相对的"人文"一词,只能是指"人类社会中一切以人为中心、主体的,能体现人的本性的各种文化现象",而不是如<辞海>所解释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章在澄清以上失误之后,着重对"人文性"及其相关术语作出简要而规范的解释,并以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探讨体育人学的内涵、文化渊源、人文特征和生命功能,试图发掘构建和谐社会的高校体育人文创新教育的新内容、新思想、新境界.新体系,提出"新人文体育"创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互联网与当代人文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认为:网络如果得到科学的控制与开发,作为一种人文教育手段可以是精彩的;反之,就可能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障碍.由网络产生的"问题孩子"是当代教育问题的表象.网络游戏必须渗透主流文化,网络上的"性"展示是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不负责任.但是,无论如何,青少年的人格成长主要应该在现实的人际交流中完成,网络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主要指本于人的道德理性而建立的人生信念、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等。人文教化是传统儒学的核心精神。传统儒家成人之道的教育理念,经典教育、礼乐教化等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贵和持中"、"尊道重德"等理念,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提供了最好的典范.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意义,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研究正在开放有序的信息结构与复杂巨系的文化书写中重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核心技术体系的裂变与创新,奠定了认知科学的技术理性基础;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提供了内容、资源与经验、规律;生态文明的认知科学重构与后经济学的文化重构,正在形成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创新与文明创造科学融会的核心体系与应用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港台新儒家之后,以人文为关注议题的学术景观,即学术研究的"人文向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在大陆学界出现。随着当代道家哲学多元化阐释的不断深入,从"人文"切入的研究正成为学界探索道家哲学发展、诠释道家现代价值的新途。学界对于道家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爬梳经典文本发掘道家人文内涵,融入现实关切探讨道家人文价值,在比较视域中揭示道家人文特质。尽管道家哲学研究的"人文向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包括道家人文的基本理念、核心诉求、理论主旨等基础性理论尚未得到系统理清。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普遍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即将走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在今后的中职德育教育中,要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全能型人才。本文针对中职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时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文学术研究,在五四之际的新文化革命中,发生了严重的谱系断裂,这种情况后来一直未有根本扭转。进入改革开放后,我们引进了大量的西学资源,但真正有中国自己创新、建构的东西仍然很少。原因就在于没有中国自己的学术谱系做支持。造成后来中国传统学术谱系“后天失调”的原因主要有:恐惧心理、否定“中学”传统心理、认识论偏颇症、对主义话语的逆反、受后现代去中心和非本质思潮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唐君毅,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文思想经历了启蒙期、思想基础和创作基础期、探寻期、发展期、深化期和鼎盛期,最终形成道德理想主义的人文世界。唐氏人文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人文教育观怎样?这些问题的追寻,对我们认识这位新儒家大师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