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楠 《湖北档案》2010,(6):12-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一种盛行的新兴产物,日益在网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客是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它简单易用,没有技术门槛,具有免费性、自由性、共享性等诸多优点。2004年以来,博客主页——一种采用简便的软件生成个人主页、能够按照时间顺序不断更新、实现个人信息的历时积累和传播的互联网个人出版方式,在我国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付松聚 《青年记者》2007,(3):129-129
博客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新生宠儿,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发布的《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而在中国已经达到1600万,预计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达到6000万。目前,我国已经有三大博客网站,即博客网、中国博客网和BLOGBUS,统计中国博客的注册用户达到740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国仅仅是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干涉到人们的生活、行为、乃至思维方式,成为当代化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Email和QQ的时候,社会主义化建设已经不能脱离网络化建设的内容了。  相似文献   

4.
试谈Blog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博客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图书馆内,它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业务工作的交流平台,也是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建设图书馆Blog文化,应加强图书馆Blog的道德素养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博客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博客技术的兴起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介绍了博客的概念、类型和运作模式,并对其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董乐铄 《传媒观察》2006,(11):44-45
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作为网络媒体的新锐元素,博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网络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博客时代的到来给网络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我国,几千万人用博客作为自己的身份名片,博客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交往习惯。随着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阅读博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与勤劳的博客写手相比,看客们会忠卖地等待博客“地主”更新网络日志,他们发表评论或保持沉默,即所谓的“灌水”和“潜水”,并以第一个发表评论为荣,美其名曰“沙发”。  相似文献   

7.
Blog在图书馆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科技日报》报道:“2005年全球技术发展将呈现的八大趋势中,‘堀起的博客’排名第一。”博客,这个网络上新出现的事物,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被视为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其他许多公司、部门、团体和个人充分的注意和重视。那么,博客这个新生事物,对图书馆发展有什么影响和启示呢?图书馆应该怎样利用博客来更好地为读者和图书馆本身发展服务呢?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2007,(12):41-41
2007年8月21日,为规范互联网博客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并组织多家知名博客服务提供商联合签署该《公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作为"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博客以其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便捷高效等特点受到广大网民的热捧并迅速普及,博客及其作为博客特殊形式的微博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然而,博客在成为一种新文化  相似文献   

10.
刘浩 《网络传播》2007,(8):30-31
互联网是20世纪一项重大基础性科技发明,它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这一伟大变革,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从而有效促进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建 《大观周刊》2012,(40):74-74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是数字时代实现文化民生、拓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和重要举措。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国。截止2011年,网民人数已达5.13亿,互联网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是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数字文化的新需求、新期待,以公益性、便利性为原则,依托各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安徽省2012年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博客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博客及博客化正在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由博客短暂的发展历史来看,博客并不是全新的事物。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博客技术门槛的过低,以及概念、模式的迅速复制,是它得以迅速传播并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的重要原因,也使得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继2005年的“博客元年”之后,博客这个精灵被众多媒体评为2006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并被称作开启“全民写作”时代的电子英雄。当博客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口头禅时,它便成为人们的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如同人们传统生活中的饭后甜点和下午茶,已经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媒介生态促生了一个“博客时代”,技术等众多因素促使博客出现诸多新的发展态势,即博客的新闻化、博客的商业化、博客的论坛化。这被称之为“换上新媒介时代的多彩外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 《图书馆学刊》2007,29(1):25-27
图书馆文化乃图书馆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倡导、积淀、筛选和提炼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其中包括图书馆精神宗旨、核心价值观、管理理念、行为规范和自身形象等。文化品牌建设是图书馆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创建自身的文化品牌,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阐释了图书馆文化及其品牌的基本概念、建设思路,并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信息网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影响极大,我们可以从街头巷尾、学校周围林立的大小“网吧”感受到这种影响。认真研究网络文化及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当前家庭、学校、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主流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年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同时,网络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在当前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育、塑造与文化传统和国家地位相匹配的网民是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博客传播在构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促进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拓展社会伦理文化空间,打造多元博客主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博客在给人们带来民主、自由、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带来了由博客技术异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伦理问题,而和谐、健康的博客媒介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当代都市文化需求与图书馆应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宗义 《图书馆论坛》2005,25(6):140-143,160
当代城市居民经济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传统图书馆活动带来极大的挑战,适应新的社会文化需求,城市公共图书馆活动必须在观念、对策上作出相应的转变。了解公共图书馆所在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的具体需求,坚持做好文献提供服务依然是图书馆活动的主业。同时,也要让城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成为所在地区居民文化活动的中心。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是图书馆集聚地区文化资源,并成为多元文化服务活动的主体;还是被各种文化活动方式挤压,成为边缘化的活动方式?将决定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从图书馆讲座看城市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讲座是传承学术、传播新知的载体,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图书馆积极开展系列性的文化知识讲座活动,陆续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讲座品牌,成为当地城市文化建设的亮点。图书馆讲座作为城市文化中富有活力的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城市人文品味的窗口。本文试图透过图书馆讲座品牌与城市文化性格关系的分析,探求图书馆讲座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它将对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乃至国防、政治都起到重大影响。随着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研究和开通服务,网络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休闲方式,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也将产生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对两代互联网(Ipv4、Ipv6)的分析,围绕下一代互联网对现代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持和应用前景,提出厦门数字图书馆新馆应以IPv6为基础进行设计建设以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