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年来中长跑运动技术与训练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研究目的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中长跑运动认识的深入,中长跑运动技术和训练理论不断改革和创新,促使了中长跑运动成绩不断提高,许多中长跑项目的世界纪录被不断刷新。因此,系统研究中长跑运动技术和训练理论创新的经验,探索其内在规律,不仅对中长跑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中长跑运动是一项单调、辛苦的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很难自发地对中长跑运动产生兴趣,体育课中教学组织也比较困难,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人数较少,大多数学校中长跑运动的水平比较低。对此,笔者以中小学开展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为契机,在本地区中小学实施了中长跑主题系列赛的方案,以赛激趣、以赛促练、以赛育人,有效地促进了沭阳县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的开展,并为中小学培养了一批中长跑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3.
曾杰 《中华武术》2009,(4):10-11
高中的中长跑训练,是由一些在中长跑上有特长的学生组成的,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保证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的中长跑专项课余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参加县、市、省级田径运动会,同时促进学校中长跑运动的开展。并担负培养体育骨干,提高中长跑成绩,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众所周知,高中生长跑训练面临学习任务紧、训练时间少的现状。如何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并在各级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4.
卢玲 《体育科研》2012,33(4):48-50,7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新中国女性竞技运动成绩的发展轨迹。根据新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情况,本研究主要从4个不同时期对我国女性竞技体育的运动成绩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女性竞技体育成绩的获得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条件下中国女性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长跑的训练特点及适宜负荷原则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得出适宜运动负荷有助于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及运动训练科学合理恢复,不适宜运动负荷会引起运动员机体劣变直接导致运动成绩下降与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6.
黄家凤 《体育世界》2012,(12):70-72
速度素质对提高中长跑运动水平已越来越重要。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具体途径与方法的分析和探讨,提出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成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长跑项目的训练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运动成绩也在不断提升,正确的运动技术,良好的速度和力量耐力素质及冲刺能力是运动成绩提高的保证.笔者依据日常中长跑训练中学生在技术、力量和速度等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不同要求的后蹬跑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研究,希望能给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赛前准备活动是影响中长跑运动成绩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然而这一因素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为提高我校中长跑运动成绩,本人对中长跑赛前准备活动进行了两年的研究,通过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量与强度,并对其进行实验与对比,得出了最佳准备活动对提高中长跑成绩具有显著性作用的结论,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长跑作为中学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耐力与意志并存的运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增强体能,而且在意志品质方面也能得到提高。在当前的中学中长跑教学中,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对此显得枯燥无味,进而对中长跑失去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不利于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升。本文分析了中学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中长跑教学效果,并为提高中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建 《中华武术》2020,(2):30-31
中长跑是一项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它参与热情不高,排斥心理明显。为养成人们中长跑的运动习惯,实现终身中长跑的体育目标,笔者提出了把中长跑运动融入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里面的想法。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实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恐惧,排除障碍,提高运动参与,养成运动习惯,建立终身中长跑的体育意识,实现终身中长跑的体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刘磊 《新体育》2024,(8):86-88
中长跑是田径运动中培养耐力的主要项目,青少年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对象。但我国青少年在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而初中生年龄阶段是提升运动成绩的关键时期。学者发现,体能是中学生提高技战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必要能力。因此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初中生中长跑的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初中生中长跑体能训练进行研究,从潼南中学初中生中长跑队体能训练的现状对初中生中长跑体能训练给予评价。通过对初中生中长跑训练方法提出策略,促使体育教师和教练在初中生体能训练中能够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训练,提高中长跑运动的成绩,为初中生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中长跑训练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各国训练方法的科学化,世界长跑运动水平有了飞跃猛进的发展,多项世界纪录不断被打破刷新。我国近几年来在中长跑,马拉松等个别项目上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女子中长跑,马拉松项目相继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涌现出一批世界优秀选手,在国际大型比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成绩提高很快,引起了各国体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广泛渗入和融合,世界范围内的中长跑运动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以多哈田径世锦赛为例,在气温和湿度相对恶劣和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中长跑项目取得了接近世界纪录的好成绩。我们在感慨和惊叹如此优异表现的同时,自然要反思和追问我国中长跑项目的运动成绩已经多年没有进步的原因,尤其是男子中长跑项目,目前连参与国际比赛的资格和机会都没有。为了尽早地改变这种处境,我们必须要加强研究中长跑项目的运动本质和规律,使我们的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把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和竞技能力挖掘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王瑀 《体育教学》2011,(8):55-55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单调、辛苦的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很难自发地对中长跑运动产生兴趣,体育课中教学组织也比较困难,学生长期坚持锻练的人数少。对此,我校紧紧抓住"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这一契机,在本校实施了中长跑主题系列赛,以赛促练、经赛激趣、以赛育人,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冬季长跑运动的开展,学生的耐力素质也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师体育教育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一文提出"中长跑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项目,教师应把男生1 500 m跑和女生800 m跑,定为每个秋季学期体育成绩必测项目之一,而且规定要通过及格达标以上才能评定本学期的体育成绩."并将这一成绩与学生的评优、毕业鉴定、分配等挂钩,以此激发学生自觉地、刻苦的锻炼欲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这一观点为许多高师体育教师所认可,在体育教学中常以学生能跑多少圈、多少百米、是否参与中长跑练习来评定学生的意志品质,但对学生为什么对中长跑运动不感兴趣,或者厌恶中长跑运动这一事实视而不见.为此,笔者就学生参与中长跑练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探讨运用中长跑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中长跑是一项以耐力为基础、速度耐力为核心的次最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它跑的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要求跑起来能保持较快的速度较高和较平稳的重心,又要尽可能地轻松省力。由于现在中长跑以成为体育中考的一个项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运动成绩,我们针对中长跑的技术动作做一些探讨。一、中长跑的技术特征决定速度的因素是步幅和步频,不同距离的跑对步幅和步频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中长跑运动员来说,跑的能力是主要的,跑的技术动作是第二位的,但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技术就显得重要了,要出好成绩的学生就必须掌握一套完整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中长跑“多课次”训练的科学性及其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坤  张华新 《体育与科学》1998,19(6):14-16,4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长跑“多课次”训练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训练结构对现代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实际训练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运用情境训练法开展中长跑训练,以促进青少年中长跑成绩的提高。文章首先介绍了中长跑技术要点,然后探讨了中长跑运动中运用情境训练法的原则,最后阐述了运用情境训练法提高青少年中长跑成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长跑是发展运动员耐久力的周期性运动项目,现代中长跑运动的发展已趋向于速度型耐力运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可以增进运动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运动器官的发育,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对最近3 届奥运会及最近3 届全运会男子中长跑前8 名决赛成绩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建立灰色GM(1,1)模型,通过横、纵对比及模型分析,揭示了近15 年来我国和世界男子中长跑项目运动水平发展的一般态势,进而对第9 届全运会及第27 届奥运会第1 名成绩及前3 名、前8 名平均成绩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