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产生于这一时期的伟大文艺理论家刘勰在他的专著《文心雕龙》中就有不少关于音乐理论的论述,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乐府》篇中,少量散见在其他的篇章中。拟从《乐府》等篇及其他关于音乐的论述入手,浅议其中所体现的刘勰的音乐美学思想,由此追溯儒家思想对其音乐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朝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最高峰。对唐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在正史中主要依靠《旧唐书·音乐志》和《新唐书·礼乐志》。通过两者内容的综述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偏重于“乐”,比较注重音乐品种和音乐史实的叙述,行丈简洁;后者倾向于“礼”,对礼仪的描述篇幅巨大,论乐的部分较少且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4.
郭晓雯 《文教资料》2010,(12):94-96
本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促进全球音乐教育的信仰宣言》的内容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与分析,试图通过这一角度,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性、开放性和先进性进行透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敢于大胆尝试各种乐风,使印象派特有的织体表达、音响效果及音乐形式得以充分展示,形成了音乐层面个性鲜明的美学观念。德彪西吸取了东方音乐因素,中国的音乐形式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作的音乐内容总与东方音乐相似。其钢琴曲《水中倒影》与《平湖秋月》这首中国作品关联性较强,大有异曲同工之感。《水中倒影》与《平湖秋月》在音乐创作理念、方式、技法、旋律构成等方面类似,但二者写意意境有所不同,技法也有所差异,但不能否认文化交流之处。  相似文献   

6.
《乐记》“和而不同”哲学思维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理念,“和而不同”是《乐记》音乐美学理论阐述中多次出现的基本思想。本文结合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哲学理论的学习,从新的思想高度分析《乐记》中。和”的含义及其哲学价值,指出这一重要美学思想不仅在音乐艺术中产生重要作用,也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思维对中国的艺术一直有着深刻影响,它直接制约和支配着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表现方式种类繁多却有着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它是某种音高对比关系的和谐表达。《周易》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蕴涵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对中华文明演进的影响深远。《周易》的和谐思想贯穿于诸多相关学科,其阴阳和谐思维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因而,与其说音乐艺术契合《周易》和谐论思想,不如说音乐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到《周易》和谐论思想的影响。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通过对音乐艺术本质的把握去实现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琴改编曲的取材大多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民俗音乐和民间歌曲等,在我国的钢琴曲演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钢琴曲《百鸟朝凤》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改编作品,并且从其结构上充分展现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演奏模式。文章将通过对《百鸟朝凤》钢琴曲音乐结构的分析,展现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9.
琴弦悲歌话《梁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可称得上是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长期以来,人们总喜欢把其说成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实,《梁祝》的成功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中、西方音乐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文化底蕴和成就模式,在价值评判中不可能用同一的标准去衡量。中国音乐有自己独到的个性,它和其它国家或民族的音乐一样,都是世界灿烂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同样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乐记》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美学集大成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乐记》继承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论述其音乐美学思想的。这主要体现在"乐"的真正欣赏者、创作者均是"君子"而非"众庶",而"礼乐"作为《乐记》的中心思想,也是从统治者利用"礼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方面论述"乐"的,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乐记》中严格的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初诞之时,就同时创造了音乐;音乐一经产生,就开始了声乐和器乐的分野。早期的声乐和器乐,已随历史的衍进不可复得,而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骨哨、骨笛、陶钟、夔鼓等音乐物,为音乐学的器乐学和中国音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图像依据和线索,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是我国传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本即对这两个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革音乐”是1966年至1976年间中国在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音乐文化现象,它可以称为是政治的工具,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研究现象,却不仅是政治的产物,更多是诠释了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和谐关精神的回归。前不久,“文革音乐”研究还是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禁区,但同时它又是中国音乐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研究,对“文革音乐”进行仔细、深入、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特征,其“线”性的思维方式、“写意”的表现思想与中国的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在世界多元文化中自成体系并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56个民族在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音乐财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民族音乐受到了来自港台及西方等国家流行音乐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音乐,弘扬民族文化,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课应该顺应时代,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做一定的调整,尤其应加强本地民间音乐的讲授及新音乐的介绍,让中国民族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钢琴文化的结合体,是钢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思维、演奏技术、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来观察,中国钢琴音乐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钢琴文化的结合体,是钢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思维、演奏技术、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来观察,中国钢琴音乐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瞽矇”,精通各种音乐,熟知各种祭祀礼仪,他们在上古礼乐文明诸多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对礼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通过对古代音乐文献相关记载的梳理,可以发现瞽矇与音乐的渊源:他们是古代乐官的一类,地位很高,在礼乐活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政治教化、历史传承、音乐教育等多方面承担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音乐是在不断流动、吸收、融合中延续和发展的。这是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化特征,即历史悠久、记载丰富;官方重视、礼乐为教;特色鲜明、南北相融。  相似文献   

20.
音乐普及是高校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横向比较中外音乐教育,纵向比较近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探讨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得失。最后,提出一些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建设的具体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