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公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这一标准包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等,不仅重视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与理解,而且主张科学课程联系生活世界并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新《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安排、评价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正方兴未艾,在改革中,各国数学教育既有不分地域、民族的共性,也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发展的个性,数学教材也是如此.因此,开展教材的分析研究,借鉴、吸取他国教材之长,对于促进我国数学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受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的邀请,前往马来西亚交流讲学.借此机会,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和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有所了解.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当今世界中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华文文学与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是当代新马国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一支华文文学劲旅。新马华文文学是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萌芽,并经过新马多元文化的洗礼,逐渐成长壮大的。尽管它不及中国大陆文学的汪洋浩瀚,也不及港台文学的跌宕多姿,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南洋社会生活土壤,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并广泛吸取中国母邦文学、西方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是个华人众多的东南亚岛国。这个国家的《华语》教材,是按年级编写的,每个年级一册,共有6本。一年级有80课,二年级72课,三至六年级均为36课。各册教材内容均分作一年教完。教材全部使用标准简化字,就这一点来看,他们是尊重我国文字改革的。而台港国语教材却还是用繁体字。为了使学生读准字音,各册教材所有课文全部注  相似文献   

5.
台湾与大陆有共同的文化渊源,所以在语文教材编制方面,两方可以互相借鉴,吸取对方的长处,研究台湾康轩版《国语》教材,对大陆教材编写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的华文文学研究钟帜1995年4月4日的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刊出了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研究主任陈政欣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中国学术界是很认真严肃地在从事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包括马华文学)的工作。他们的诚意及毅力都不容置疑","与台湾文学评论界对马...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及马来西亚《小学华文课程大纲(》2001)的生字表进行研究,考查中、马两国的小学语文课程的识字目标及具体识字教学要求,并运用数据库技术对两国生字表进行统计。从马来西亚不同字种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比较来看,大部分马来西亚的不同字种仍是属于现代汉语常见字。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研究从90年代开始起步,此后的研究逐步深入。这可分为三个阶段:作家作品介绍阶段、作家作品研究阶段、马华文学史的初步梳理阶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雷教授您好!近年来,出版界出现了"民国语文教材出版热",引发了社会对语文教材的热烈讨论.您带领的课题组刚刚完成了教育部"民国国语国文教材研究"的课题研究,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研究情况? 雷实:课题组收集了从2005年到2012年间国内11家出版社出版的41种(套)民国时期国语国文教材,从中选择了两套作重点研究,一套是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全套8册),由庄俞、沈颐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重新出版.这套教材是辛亥革命后首先出版的"共和国教材",具有代表性.另一套是1947-1949年间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开明幼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儿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少年国语读本》(全套4册),由叶圣陶撰、丰子恺绘,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重新出版(后简称《开明国语读本》).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作为除中国之外现存的华文教育保持最完整的一个母语教育系统,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于2011年3月颁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选取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与我国《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借鉴,提高我国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通俗实用的新编教材代替四书五经走入了新式学堂。在一时涌现的大批小学国语(语文)教材中,《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开明国语读本》是其中流传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三套,而叶圣陶编写、丰子恺绘图的《开明国语读本》更是常读常新,对今天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及小学语文教学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亲自编写课文,全部是个人创作或再创作,文字由丰子恺书写,并配有丰子恺绘制的插图。初版于1932年,先后印刷发行四十余版次,20世纪三四十年代长大的有识之士大都受到这套教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和语言学院21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并比较了几个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的社会称谓语的使用差异情况,认为文化政治、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是制约马来西亚华语与中国大陆的社会通称存在明显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的华人占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有着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层次齐全的体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同其国民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互交融,又相对独立。研究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及其国民教育的区别、联系及各自特点,有助于我们看清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境况,对未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是海外华文教育最为发达、体系最为完备的华人华侨侨居国。但马来西亚政府对华文教育长期打压,其生存环境颇为恶劣。该国的华文教育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华人社会的努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妈祖宫庙对华文教育的鼎力支持,更可谓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助力。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吴端阳1996年3月1日-5日中国国立华侨大学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泉州市人民政府在华侨大学共同举办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和周边国家韩国、新西兰等国及中国大陆、台湾...  相似文献   

16.
在马来西亚文学界,戴小华是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她的创作名满马来西亚,走向世界。八十年代中期,她以揭露新泛电事件为题材的电视剧《沙城》、获奖散文《阿春嫂》、《戴小华中国行》等作品而驰名文坛,成为擅长于多种文学体裁的全方位作家,创作了散文、剧本、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体裁的作品。进入九十年代,她成为海外华文女作家中的便使者,她的作品曾获1992年中国首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征文“徐霞客奖”和1993年台湾十六届中兴文艺奖,已有十多种著作问世。现任第三届世界海外华文女作家联谊会会长。罗丹说:“艺术就是情…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师专学报》1994,(1):34-39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孟沙先生,素以诗歌和小说著称于文坛。最近读到新出版的小说《灯火闷珊处》(1991年吉隆坡百汇出版社),不禁为他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而激赏不已。  相似文献   

18.
一《短篇小说一集》收录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作品,起自1919年,迄于1990年。在五十年代以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同为英国殖民地,共处在一个政治实体之内,因此,我们把两国的短篇小说合为一集,同时为了行文的方便,《导言》也将两国合在一起论述。新马华文文学是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19年10月,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创刊,其副刊《新国民杂志》开始出现具有新思想、新精神的白话文学作品,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认为这就是马华新文学史的发端。七十多年来,新马华文文学经历了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过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据统计,1965年以前新马两地出版的文学作品单行本,共计818本;1965年至1979年新加坡出版的单行本,计553本①。如果再加上马来西亚和最近10年来出版的单行本,估计约达3000本。其他没有结集的散见于各种报章杂志的作品,数量就更加巨大。  相似文献   

19.
方北方的《娘惹与峇峇》通过叙述马来西亚父、子、孙三代华人家庭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控诉了殖民主义文化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思想、文化所造成的严重毒害。在殖民文化影响下,以娘惹为代表的华族社会内部形成了畸形的、扭曲的殖民文化观,这种畸形殖民文化观念挤压并扭曲了华人本土文化。作为对殖民主义文化的反抗策略,小说展望通过加强华文文化教育,从而使华人摆脱殖民思想文化的牢笼。  相似文献   

20.
在东南亚华文文坛中,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之外,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是另外三个较有影响的国家,与新、马一样,这三个国家的华文文学也是在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启蒙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新文学之旅的。只是,由于各自国家情况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相迥异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