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然而在整个作文教学体系中,文章的评改又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批改中如何加强引导,激发情趣,对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可是,如何进行作文评改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评改则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很久以来,改革作文教学的呼声一直不断,尽管不乏探索者,然而大部分语文教师仍囿于传统的评改方法。由教师独揽,统一评改的形式成了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刘淑芸  徐艳夏 《教师》2008,(20):36-3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作文评改教学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目前,作文评改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教师评改,另一种是学生评改。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师评改,虽然教师付出的很多,但是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文是“徒劳无功”。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不断加强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们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评改一直是教师们的教学任务,指出学生们在作文写作上的不足之处,进而督促学生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改正。但是,抑制了学生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提高,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参与到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从其中不断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们进行全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文如何批改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当下存在的现状是,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问与精力,结果却收效甚微。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很早就谈到这一问题,他说: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那就是徒劳无功。笔者作为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从教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实践中尝试着,思考着。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批改形式,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十分重视的教学内容,对于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也从未间断,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理论工作者,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然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状况还存在许多弊病。文章立足于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评改策略以及中外先进的作文评改理论,探究了作文评语指导作用缺失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点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历来都把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当做作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来抓,然而,实际的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却深感作文难教,难就难在指导做了,评改也认真做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老是提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方法的不对。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评改难"似乎成为了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教师参与的作文评改,其效率是十分低下的。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五步作文评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一线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权利。在大多数学校中,都在实施学生的作文教师评改。我个人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和效率。清人  相似文献   

9.
刘江平 《学周刊C版》2014,(10):160-161
作文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软肋,教材编排没有序列,多数教师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进行写作,导致写作没有序列、没有梯度。作文评改作为写作训练的重要一环,涉及作文的讲评指导,对学生习作做出评价与修改,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也依然基本沿袭着习惯的做法。本文尝试分析初中生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探究作文评改的方法与对策,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整个作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而作文评改是这项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作文评改形式主要是教师评改和学生互改,评改结果大致呈现为分数或评语或者二者兼有。评改的形式和结果不管如何表现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作文评改的实效性如何,这才是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关心的问题。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作文评改是一项细致烦琐、费时费力的技术性工作。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每篇文章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