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邻居罗西基》里,凯瑟扯断了时间链条,并通过摆布主人公的空间位移,体现了作者的二元对立与融合的哲学考虑。小说主题是复调的,它不仅反映了土地之于移民的重要意义,而且是对幸福生活参数的多重设定。由于小说内部便有已设定的读者,小说也可解读为关于成长的小说。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说类型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或范畴,叙事范式集中体现了网络仙侠小说的叙事形态和基本格调。以修真境界为主要功能元素的设定,不仅充分彰显了该类型小说的修真本色,而且也使古典仙侠形象在当下仙侠小说中几乎荡然无存;定型化的人物设计和程式化的情节设定构成了仙侠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结构在叙事范式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不仅表现于小说以人物成长为主线的情节序列,更以二元对立模式建立了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模式内置于小说的深层结构之中,并指向仙侠小说叙事范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人性的突围是张贤亮作品,特别是他早期小说创作中最可贵的思想内容。他的早期小说创作通过对作品主题的设定和女性角色、知识分子角色两类角色的塑造,写出了人性在残酷环境中的突围。  相似文献   

4.
魔戒     
胡潇 《初中生》2013,(23):2
托尔金是个认真的人,在他的魔幻小说里,他设定了一个叫"中洲"的大陆,河流、城镇、山脉、洞穴、平原、都有具体坐标:设定了发生在这片大陆上将要参与故事的各个种族,甚至为这些种族设定了独立的语言和文字,当然也为他们设定了奇幻的故事情节……托尔金原来打算出一本大部  相似文献   

5.
酒元素是金庸小说中的重要成分,涉及酒元素的情节在小说中占有较大篇幅。金庸小说在当今能够有媲美柳永词的传播影响力,与酒元素还原其小说中背景年代设定、寄托大众对武侠的憧憬与渴望的功能是分不开的。金庸先生通过对酒元素的深刻理解与充分运用,促成其作品取得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成就,从而受到人们喜爱,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6.
小说《达·芬奇密码》这是一本博学而充满悬念的小说,场景设定在卢浮宫宏大的厅堂之中。作者丹·布朗在小说里描述了一种带有黑色幽默的人生哲学,同时通过小说主人公之口对卢浮宫收藏的经典画作进行了别具一格的点评,对创作这些作品的画家也有非常有意思的介绍。目前它的印数已  相似文献   

7.
王小波有一部分小说设定的时间是在未来社会,这些故事可以看作是"反面乌托邦"式的寓言。小说塑造了一群挣扎于模式化环境权力之中、且已经被扭曲与被规训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通过对受困于权力主体的生存状态的展示表达了对此种人生境遇摆脱的渴望,由此也传达出了王小波对真正知识分子精神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有一部分小说设定的时间是在未来社会,这些故事可以看作是“反面乌托邦”式的寓言。小说塑造了一群挣扎于模式化环境权力之中、且已经被扭曲与被规训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通过对受困于权力主体的生存状态的展示表达了对此种人生境遇摆脱的渴望,由此也传达出了王小波对真正知识分子精神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乡村权力书写是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重要内容。大喇叭、公章、会议、派出所,这些现实中的权力工具,在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反复出场,成为作家有意设定的隐喻乡村权力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但丰富了作品的意蕴,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社会形态的记录。  相似文献   

10.
小说《妇女生活》与电影《茉莉花开》都是以建构女性为中心。《妇女生活》书写的是女性生存的命运轮回,电影《茉莉花开》呈现的是女性命运的自我突破。不同的女性特质建构来源于小说与电影的不同伦理需求,作家与导演因此设定了不同的表现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薇拉·凯瑟短篇小说《菲德拉的婚姻》的表层文本延续《精灵花园》集的主线书写,反映了男女之间、艺术家与非艺术家、情欲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二元对立。这些二元对立项并非单纯的并置,故事的含义深藏于其中,其秩序被颠覆、被倒置,即女优于男,非艺术家优于艺术家,理想世界优于情欲世界,反映了凯瑟以一种崭新的、变革性的角度审视了婚姻中的男女关系,以及艺术家与非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小说《长日留痕》主人公史蒂文斯展现出相互矛盾的性格倾向:对职业生活忘我投入,对个人生活十分漠视;对贵族极尽谦卑,对下属趾高气扬;职场上对下层人士冷若冰霜,退体后对陌生人彬彬有礼.小说的主题也尽显相互对立:个人的得与失,昔日的荣光与今日的虚无,达林顿府昔日的荣耀与今日的落魄,大英帝国昔日的繁荣昌盛与今日的式微衰败.从二元对立视角分析小说人物性格与主题,也是探究主人公史蒂文斯悲剧命运成因的有效视角.  相似文献   

14.
薇拉·凯瑟的短篇小说《瓦格纳日场》中充满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文章从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的转换来分析该小说的叙述策略。这种叙述策略的运用为小说制造悬念和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霞  王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6):103-105
扁形人物,指性格单一的人物,是英国小说美学家E.M.Forster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圣经中该隐与亚伯即属于扁形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形人物就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只有少数一两种固定性格特征的人物,而与之对应的术语是"圆形人物"。在一个复杂的小说中,扁形人物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与圆形人物相结合。只有在二元对立的关照下,扁形人物才有存在的价值。该隐与亚伯就是二元对立关照下扁形人物塑造的典范,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有助于揭示人物尤其是扁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展露并解决故事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李江秀 《海外英语》2012,(9):212-216
The Professor s House is Willa Cather s masterpiece in the middle of her writing career.As a symbolical novel,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Professor s House lies in Cather s effective employment of the subtle and provocative symbols.This essay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ymbolic implication of the images structured on houses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Cather s arts.  相似文献   

17.
《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秉承了作者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风格.从对宽容、仁爱的赞赏和对复仇者泯灭人性的否定,可以看出作者主张用宽容和爱化解仇恨,反对以暴制暴,从而折射出作者本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为我们展示出了在抗战时期,一群以蒋纯祖为代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群体辗转流离的生活及心路历程,他们摆脱了家族专制的枷锁,获得了自由和独立。但是在这同时,却又面临着历史与时代所提出的两难选择:"独立"还是"合群"。这不仅仅是蒋纯祖一个人的困境,它是整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形象群所共同面对的选择困境。笔者在此试图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对此进行深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融入《黄色墙纸》的创作之中。小说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流露出作家对隐含等级制和性别歧视的诸如男人与女人、理性与非理性、文化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肉体、太阳与月亮、日与夜等二元对立思想的痛斥。另外,作品还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永续共生的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小说史略》各修订本中,鲁迅对唐代小说的认识经历了“唐传奇体记传”、“唐传奇体记传”与“唐之传奇文”杂糅、“唐之传奇文”文类定名等三种变化情形,是对传统学术与西方文艺理论、史志目录思维与建构小说史体系之目的意图双重把握的不同认识阶段的表现。而前两种认识情形并不具备文体分类意义。后一种认识虽具备文体分类意义,却是在极力推崇西方文艺理论且试图消除传统学术之情况下形成的,存有以材料套框架、以理论隶文献等缺陷,非根植于唐人小说之实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