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分析 小班幼儿对撕纸、剪纸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班开展"夏天真热"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玩玩、说说、数数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锻炼幼儿脚步肌肉的力量,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用脚丫撕纸.  相似文献   

2.
张金华 《早期教育》2004,(11):30-30
小班幼儿对撕纸、剪纸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班开展“夏天真热”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玩玩、说说、数数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锻炼幼儿脚步肌肉的力量,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用脚丫撕纸。  相似文献   

3.
撕纸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孩子.教师不妨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幼儿对撕纸的兴趣,注重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创设良好的幼儿撕贴氛围,促使幼儿动手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俞晓燕 《考试周刊》2013,(42):192-193
撕贴活动是一项以技能为主的教学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撕贴活动充满魅力,本文从"选趣""激趣""设趣"三方面入手,旨在唤起孩子撕贴活动的兴趣,体验撕一撕、贴一贴带来的无穷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的动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撕纸活动是一种深受到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动手能力较弱。在进行小班撕纸教学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从小班开始我就教幼儿撕纸,先是撕长条、撕小块,接着撕不规则图形。现在幼儿进入中班,我又尝试教他们“撕纸贴画”。我的主要做法是: 1.培养幼儿目测撕纸的能力。我觉得按轮廓线撕纸,幼儿容易受到束缚,就尝试直接教幼儿目测撕纸。我先教给幼儿一些撕基本图形的技能,如怎样撕正方形、长方形,并在此基础上撕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再教幼儿依靠目测掌握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先将撕出的各部分放在底板纸上,看看各部分是不是合适,大了撕小些,小了重新撕一块,看上去都差不多了,就安排好画面,依次粘贴。 2.教幼儿学会撕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如撕熊猫,要把熊猫圆圆的头、半圆形的耳朵、胖乎乎的身体、圆滚滚的四肢表现出来。撕长颈鹿,要注意撕出三角形的头、长长的头颈和四肢。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了,撕贴出的形象就比较鲜明、逼真。  相似文献   

7.
<正>美术活动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虽然美术活动是小班幼儿较为喜欢的一项活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常出现"不愿动、不敢动"的现象,这大大影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那么怎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小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快乐地学画呢?一、加入游戏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并尊重幼儿的绘画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  相似文献   

8.
顾程程 《考试周刊》2010,(13):80-80
教了一年小班.我发现游戏在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游戏让幼儿轻松、自主地掌握各种知识,是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经验的良好途径。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激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应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发展需要,在游戏情景下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形成的数学知识体系与音乐游戏情景融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参与活动的欲望,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并在主动活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吕烨 《考试周刊》2014,(29):189-189
<正>新《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正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认为,首先应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入手。陈鹤琴先生指出:"能使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乱涂、乱画、撕纸、揉泥、印章是幼儿最喜欢做的事,幼儿手中只要有一块泥或一张纸,他们就会百玩不厌。为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应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把幼儿所撕  相似文献   

10.
人们的日常交流和生活离不开语言,小班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也是小班幼儿园活动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师要针对目前小班幼儿教育存在的各类弊端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策略,创建新型的教育模式,帮助小班幼儿更好地交流,实现小班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水平,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小班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撕贴画是学前儿童美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小班孩子正处在各方面能力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可以借助撕纸活动,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小班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在美工活动中表现得更出色。撕纸目的是最大限度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以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撕出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正>喜欢涂涂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无论是处于孩童时期的小朋友还是已经有一定绘画技巧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支笔、一张纸,他们就可以创造无尽的可能。有的小朋友喜欢随意地撕纸,许多家长可能都会注重孩子绘画才艺方面的培养,却对孩子的撕纸行为认为是在捣乱、把地上弄得一团糟,往往忽视撕纸活动,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群还处于发育中,而撕贴活动又正好可以帮助小朋友锻炼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正好可以投其所好,而且可以培养幼儿做事耐心、细致的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一声声"老师,我不会撕……""老师,我撕破了……"我就知道,孩子们在撕纸活动中遇到了困难。中班学期初,孩子们初次接触撕纸活动,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动手能力、主动力都被调动了起来,但效果并不乐观,起初几次撕纸活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让我感到很困惑,看着孩子们对撕纸活动欲罢不能的样子,我认为对撕纸活动的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认清几个误区1.撕纸活动不是单纯的玩纸,拿纸撕着玩,而是要用手撕出物体的简单形状和轮廓,是一种手的精细活动  相似文献   

14.
撕纸画是一种选用各色彩纸,通过手撕、粘贴的办法而完成的画。撕纸画装饰性强,新颖别致,能表现出诸如剪纸、剪贴所不可及的独特风格。撕纸画很适宜幼儿制作。一方面,幼儿喜欢手工,喜欢撕撕贴贴。另一方面,撕纸画简单易学,操作时不需动用小刀、剪刀,没有任何危险性。“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通过撕纸、粘贴过程,可以锻炼手指肌肉的灵活性,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当他们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电脑多媒体,对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引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和愿望幼儿的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易受情感支配,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小班的孩子刚进入幼儿园,什么都是以激发兴趣为主,教他们画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实现幼儿绘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对色彩反应敏锐等特点,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本人经过实践探索,发现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添趣"为生长点,以"护趣"为稳定剂,是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策略。一、以"绘画语言"激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内容主要以单一线条、简单图形和块面涂色为主。怎样使简单内容的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看到一些很喜欢画画的幼儿,在作画时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甚至"手舞足蹈",如果我们多为幼儿创设"绘画语言",或许能对激发孩子绘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儿歌语言明方法。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看似  相似文献   

17.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在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天性,在音乐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孩子未来智力的开发很有好处。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幼儿,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展开想象力,投入音乐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8.
在小班音乐活动中,一些抽象的音乐内容很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有必要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幼儿好游戏的天性,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只有  相似文献   

19.
兴趣能促使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在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运用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  相似文献   

20.
前阅读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将对幼儿今后书面语言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小班幼儿的前阅读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熟悉图书构造、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师幼互动、亲子互动、家园配合等形式“自制”适合小班幼儿的有趣图书,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书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小班幼儿“自制”图书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