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行政权是国家管理教育事务的日常性权利,是国家教育主权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它包括学校设置权、教师聘任权、招生权、学业评定权、课程设置权和教材编写权。其中学校设置权是核心权利,不可让渡,其余是非核心权利,可以适时适度地让渡。但其让渡应经得起民族心理、法律制度、让渡层次、文化保护和利益划分的价值审视,以防教育的异化和价值的迷失。  相似文献   

2.
教育主权让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主权的让渡,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为解决教育难题而采取的主权运作方式。让渡教育主权不会丧失教育主权,既可行也有必要。让渡教育主权应遵循平等性、互利共享性、发展性等原则,可采取有限让渡、有选择让渡、分阶段让渡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育主权的让渡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为解决教育问题而采取的主权运作方式.让渡教育主权有其必要,并不会丧失教育主权,我国在实践中也让渡了部分教育主权.但让渡教育主权有可能使教育主权弱化,因而在教育主权的让渡中应清楚认识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遵循平等性、互利共享性、发展性等原则,采取有限让渡、有选择让渡、分阶段让渡等策略,在防止教育主权流失的同时不断加大教育开放的力度,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医疗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患者"权利让渡"的现象."权利让渡"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落实,保证患者的健康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利益冲突产生的条件.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权利让渡"和"利益冲突",是一个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惩戒权的界定关于学校或教师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利,有的称之为教师惩戒权,有的称之为学校惩戒权,有的称之为教育惩戒权。笔者赞成第三种称谓,因为行使惩戒权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校,称之为教育惩戒权更为恰当。同时,教育惩戒权这一概念,更能体现教育学生这一惩戒的目的和本质。  相似文献   

6.
正享受教育是每个国民应有的权利,办教育是政府"不可让渡"的职责。这意味着,评价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准在于这个国家的教育在何种程度上保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才是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享受教育是每个国民应有的权利,办教育是政府"不可让渡"的职责。这意味着,评价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准在于这个国家的教育在何种程度上保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才是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食堂的投资者、管理者,其投资、管理食堂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高校只能促使食堂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获得学生对学校整体教育服务的认同,从而获得办学的美誉度。同时,由于高校对食堂具有垄断管理的部分条件,有些食堂同时具有地缘垄断和行政垄断。因此,外包模式下,学校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权利,适时适当地进行权力与利益的让渡,严格控制各种风险的扩大和发生。  相似文献   

9.
周翠彬 《培训与研究》2010,(10):73-75,89
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受教育权可以分解为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学习成功权三个子权利,从微观上看,教育公平表现为社会个体享有的三个子权利的公平;从宏观上看,教育公平则体现为社会群体在教育资源竞争过程中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
试述父母教育权的内容--从比较教育法制史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力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1):11-16
父母的教育权,不仅指父母在家庭中享有的对子女的教育权利,还包括父母对学校教育所享有的权利。在美国,以《亲权卡》为例,已通过实体法明确规定父母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多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父母的学校选择权和学校教育参加权。而目前在我国,父母在学校教育中的权利和地位都不是很明确。因而,为防止“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法律规范的空洞化,关键在于:既要从观念上打破或抛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应以法制度的形式建立由学生亲权者组成的父母组织,使父母通过父母组织这一合法的形式行使其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决策、管理权利。  相似文献   

11.
教育惩戒权的生成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和法律逻辑.管教权由家长向学校和教师转移是教育惩戒权生成的历史逻辑;教育权和受教育权间的相互制衡是教育惩戒权生成的法律逻辑.权力性格说、权利性格说和双重性格说是学术界对教育惩戒权本质属性辨析的三大主流观点,从教育惩戒权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的角度分析,教育惩戒权是一种具有伦理性质的"权力".基于教育惩戒权的生成逻辑和伦理性质并结合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应明晰其适格主体、维护教育惩戒权的权威性和秉持适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师惩戒立法的加快,教师惩戒权与父母惩戒权的法理关系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理论问题.历史上,根据代理父母地位说的观点,教师惩戒权来自于父母惩戒权的部分让渡,但随着家庭和学校关系的变迁,教师惩戒权开始直接来自于教育法律的规定,并与父母惩戒权共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根据权力来自于权利而权利根植于广泛社会认同的法理,教师惩戒权应定位于权力而不是权力与权利的复合形态,由此才可以用权利制约权力,实现父母惩戒权制约教师惩戒权的功能.今后在修订《教育法》时应明确教师惩戒权的权力挂质,并规定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原则和程序,通过制度化的家校合作保障父母参与学校权利,实现教师惩戒权和父母惩戒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公共教育体系中的家长教育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礼智  李小兰 《教育探索》2007,(11):60-60,130
一、家长教育权利的内涵与意义 家长教育权利应具有以下四个要素:(1)家长教育权利主体通过权利主张应该得到某种利益,能否实际获得利益或利益大小将直接影响主体行使权利的积极性.(2)家长教育权利主体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权利相对方为其提供一定条件,并有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申请救济的要求权,或称教育主张权.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惩戒权的界定 关于学校或教师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利,有的称之为教师惩戒权,有的称之为学校惩戒权,有的称之为教育惩戒权.笔者赞成第三种称谓,因为行使惩戒权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校,称之为教育惩戒权更为恰当.同时,教育惩戒权这一概念,更能体现教育学生这一惩戒的目的和本质.  相似文献   

15.
<正>受教育权利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的接受教育的能力或资格。从权利的属性来看,受教育权利应包括受教育的选择权、受教育的主张权和受教育的福利权。同时,从受教育权利的来源及存在形态看,受教育权利直接来源于法律的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在教育理念上,把思想品德与政治教育等同于公民教育;在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上,缺乏对公民知识教育的系统规划和设计;在教学方法上,现行学校公民教育对公民政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公民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加强权利意识教育上,同时科学、合理、系统规划和设置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未成年人”和“残疾儿童”双重身份的学生,其受教育权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教育权利的行使.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及其相关法律对残疾儿童家长的教育权利做出了明确、具体、详细的规定.美国残疾儿童家长的教育权利主要包括程序性保护及其知情权,教育记录获取、保护、销毁权,教育参与权,教育救济权,以及获得指导、咨询、培训、服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惩戒权是国家赋予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一种权利。家校合作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既有助于学校建立良性教育秩序、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保障教师职业权利,又有助于家长履行教育子女义务、监督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然而,在合作过程中,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受到家校合作下教师与家长惩戒观念不一致、沟通不到位、权责不明晰等制约。为了使家校合作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可以采取增强家校合作主体意识、建立家校对话协商机制、确保家校合作权责对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家校沟通是现实社会的新要求首先从教育来看,当制度化的、普及化的学校教育形式出现以后,更多的家庭将教育子女的责任让渡给了学校。如果是教育责任与内容的全部转移,则学校成为了“无限责任公司”。但是,这种转让是注定不彻底的,因为终究孩子是家庭拥有的对象,如果是部分转让,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数字化改变了公民参与教育的途径、内容与教育秩序,引发了系列权益争议,公民教育数字确权具备正当性、紧迫性与合理性土壤。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民在使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工具过程中自由、公平、普遍享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关于教育数字的其他权利。公民教育数字权本质上是一种受教育权,是教育事业在数字变革中生发出来的关于公民发展的新兴权利。基于公民教育数字权的教育内核以及虚拟数字所表现出的新特性,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权与私权的集合,具有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