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新生入学心理适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入学之初普遍存在适应不良的情况,这与学习、生活环境的快速变化密切相关。教师帮助新生从心理上适应新生活,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二是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三是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校新生入学经历、学习特点、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因素骤变后出现的心理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院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三个方面的心理适应性总体较好。但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各种身心症状的困扰,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90后"大学生初入校门,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难免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现象,如对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心理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由自我认知偏差、角色转换、性格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如何解决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帮助新生顺利渡过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融入到大学生活中,需要新生个体、辅导员、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中步入大学,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大学新生适应方面的诸多问题。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产生的心理原因包括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失调、自我评价偏差及心理的成熟与不成熟并存等。采取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何敏 《华章》2011,(32)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文章结合目前高校招生的新变化以及传统解决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方法的不足,试图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手段,以"新生辅导员"为主要力量,以人际关系为突破点,通过尽早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把全体新生都纳入团体辅导的范围等方式,努力在时间上、规模上和内容上预防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进入大学是人生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指导,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开展心理辅导,学会自我调适,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走好大学生活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方必基  刘彩霞 《考试周刊》2014,(89):151-151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任务,大学新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文章逐一剖析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解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满载憧憬跨入大学,但由于初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于陌生的环境,必然会产生诸多心理反应;环境适应不良的思乡心理、角色扮演的困域心理,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心理,异性交往中的恋爱心理等等。这些困惑确实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但只要学校、教师和新生积极疏导和调适,则会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生进入大学后,在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理想目标、角色定位上要经历一系列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适应性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两个大方面,具体表现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心理适应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大学是个体人生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会使大学新生面临自身和环境关系的多方面改变,这种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压力和挑战,引发入学适应问题。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主要是对自然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适应,这个适应过程受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和完善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并积极主动利用其中的资源,是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适应、自我评定、人际协调、情感定位等方面存有困惑,只有主动从各个层面加以调适,才能顺利通过“心理高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有1266所,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个不可忽视的新生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在入学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包括对地域环境的适应、学习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校园管理环境的适应、心理环境的适应等。分析和了解这些原因对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管理者和新生入学教育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与普通高校大一新生相比,民办高校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强,他们在人际敏感、强迫性、焦虑、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问题上表现较为突出。本研究在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入校后的心理适应能力的基础上,探究其原因,总结出大一新生心理管理的着力点之所在,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大一新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具有相应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满载憧憬跨入大学,但由于初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于陌生的环境,必然会产生诸多心理反应;环境适应不良的思乡心理、角色扮演的困惑心理,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心理,异性交往中的恋爱心理等等。这些困惑确实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但只要学校、教师和新生积极疏导和调适,则会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15.
娄淑娟 《家教世界》2012,(10):65-66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分支,高职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从高中进入高职院校,人际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与中学发生了明显地改变。本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新生适应的问题,分析新生适应的现状,为缩短高职新生适应期及增强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迷失,在学习、生活和价值观念领域都有所表现.他们心理迷失的原因可能是不能正确认识"实际我",不敢面对"社会我",难以实现"理想我"以及缺乏自我人格的统合.要走出心理迷失,大学新生应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适应,在适应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与适应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心理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等适应问题,部分大学新生产生了适应障碍。造成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因素既有高校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大学新生认识和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以促进大学新生列好地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并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编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对H大学2013级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的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水平最好,学习适应水平、人际关系适应水平次之,心理适应水平最低;不同性别在四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类别在"学习适应性"和"生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在生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新生在"生活适应性"和"人际关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一新生入学后,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都发生量著变化的时候,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迈好独立人生的第一步,我校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此方法对其它高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障碍分析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障碍的表现、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调适对策,以帮助大学新生掌握相应的人际适应技能和技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