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仁 《传媒观察》2006,(5):11-13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武汉。《知音》坚持把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发展自己的战略,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引起了广大读的共鸣,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知音》崇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自创办之日起首开湖北省报刊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先河,在风险中和压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竞争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其管理模式深为全国期刊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教育期刊如何走品牌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国期刊业培育了日益肥沃的竞争土壤,提供了日益成熟的竞争机制,积聚了日益丰富的竞争经验,但市场经济活跃多变的天性仍然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由此而来的国外同业资本的加速登陆、国内社会资本的不断进入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期刊业的发展,使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那些深受读者喜爱、又没有行业垄断和行政保护的刊物如《读者》、《知音》、《女友》、《家庭》等文化生活类刊物率先凭借自己鲜明的特色、堪称精品的栏目和文章、准确的市场定位而成为期刊界的名牌,成为市场竞争目前阶  相似文献   

3.
《报刊之友》2011,(2):72-72
1月18日,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知音期刊集团完成整体改制。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知音传媒)董事长胡勋璧介绍,知音传媒前身为知音杂志社,从1985年创办开始就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湖北最早实行这一经营体制的文化事业单位。2000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知音率先在全国报刊出版界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成立知音期刊集团。  相似文献   

4.
《知音》创刊于1985年,是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发行量超百万册的名刊之一。 《知音》的成功,是与其鲜明地突出人情美与人性美的特色,不断地升华“人情美、人性美”这一主题分不开的。《知音》人在升华刊物的主题中,博展其爱心。  相似文献   

5.
正刊与副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知名的畅销刊物在办好正刊之余,又开始创办副刊,如《知音》办《知音·海外版》,《家庭》办《家庭文摘》,《女友》办《文友》。故事类期刊如《中国故事》、《今古传奇》等,对副刊更是情有独钟。对副刊的重视程度大有和正刊并驾齐驱之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情感类新闻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媒介市场,并有蔓延的趋势。本文以报道情感类新闻为主的杂志《知音》为例,通过对它的具体分析,探讨情感类新闻受欢迎的原因,以及《知音》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7.
潘杏英 《传媒》2001,(2):24-26
知音杂志社副总编雷一大,从《知音》创刊到现在,整整15年了,心无旁骛,为《知音》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知音杂志社的同志亲切地称他为:勤奋耕耘在期刊事业上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8.
出版要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于2006年4月18日联合发出《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深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是: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近日,由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小说作品集——《知音女孩八年精选·最后的情书》及《知音女孩八年精选·那些忘不掉的纯爱时光》与广大读者见面。《知音女孩八年精选》是北京博采雅集与畅销杂志——《知音女孩》的首  相似文献   

10.
张佼 《新闻前哨》2004,(5):41-43
近年,市场经济引起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健康类专刊的竞争尤为明显。据《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报社开展的读者问卷调查,健康类专刊一直是各报最受欢迎的专刊。《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也看准了这个读者市场,于2003年11月创刊了《生命周刊》,以其雄厚的海外记者兵团的优势投入健康科普宣传,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1.
冯越 《今传媒》2005,(4):14-16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特别注意《知音》杂志。约有十年,我一直订阅《知音》杂志,以后我发现在报摊购买反而更方便,就改为在街头购买。知音杂志扩版,每月发行两期,我也都一期不少地购买,还有月末版等增刊,我都仔细阅读,妥善收藏。对于《知音》海外版,有时候我也是遇到就购买,不  相似文献   

12.
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组织的“全国重点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2002年9月15日至16日在长沙召开。《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中国青年》等期刊社以及有关单位的社长、总编辑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传媒》1999,(6)
“识广于学,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这是胡勋璧作为一个成功期刊人的真实写照。 胡勋璧原本不是学新闻的,然酷爱写作的嗜好却偏偏使他今生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胡勋璧先后在《湖北青年》驻黄冈记者站、黄冈地区团委、《湖北青年》编辑部工作,历任干事、记者、宣传部长、编辑组长,1985年调入湖北省妇联主办《知音》杂志,并长期担任杂志社总编、社长。从一名普通的区委通讯干事到创办全国名刊《知音》,25年来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胡勋璧在竞争激烈的期刊界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创业道路。抚今追昔,胡勋璧深有感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和进取,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相似文献   

14.
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后简称《规则》)从1997年元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原制度中没有“资产”这一概念,后来,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的一些客观需要,为了有效加强资产的管理,引入了“资产”这一概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初夏,一首在网络上流传的歌逐渐浮出水面被媒体注意到,它就是《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写于1995年的老歌借助网络找到了知音,歌曲以诙谐幽默的叙事建立起了一个憨厚、直爽、乐于助人的东北人形象,并提出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口号。  相似文献   

16.
1985年,白云黄鹤的故乡诞生了一本名叫《知音》的刊物。记得创刊之初,它就以一次发行40万册,令期刊界刮目相看。10年耕耘,它的期发行量已达160多万册,早已由楚天走向全国,飞向世界。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这一项项荣誉,更是记载着它的艰辛和奉献,它的追求与攀升。 “抚琴遇知音”,这一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知音》缘此定名,其良苦用心殷殷可鉴。然而,高山流水遇知音,又谈何容易?可以说,每一个刊物都在企盼自己能成为读者的知音,但让众多读者视之为知音者为数并不多。有人说,《知音》的成功在于刊名取得好。此话仅说对了一小半,没有真功夫和真货色,反倒枉负了好名称。那么,《知音》成功的“秘诀”又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报刊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日趋实行,加之“入世”在即,期刊界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什么样的期刊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每个期刊人必须面临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参考一些专家的意见,认为以下几点应引起大家注意: 规模:集团化转变目前期刊出版单位分散、规模小、实力单薄的局面,形成可以大力度开拓、大幅度流动的期刊集团组织,以求迅速扩大市场直径,产生“滚雪球效应”来推动期刊发展,这已成为我国期刊界的共识。具体办法是:一些质量高、实力强的品牌期刊将出版更多的子刊,或兼并办得不力的刊物,形成期刊梯队、期刊群体。如,素以改革创新领先于期刊界的《知音》杂志在推出上半月、下半月刊之后,不甘寂寞,继续推进,先后创办《打工仔》、《好日子》等姐妹刊物,以进一步塑造知音集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是在兼并的基础上组建的,她目前除办有5种少儿报纸外,还办了《中国少年儿童》、《中国少年文摘》、《中国卡通》、《中学生》、《儿童文学》、《幼儿画报》、《婴儿画报》和《我们爱科学》8种少年儿童刊物,形成了少儿出版的规模化经营。又据新闻出版总署介绍,我国计划在2001  相似文献   

18.
《知音》在办刊过程中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政治家办刊,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逐步形成了“把握导向、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风格。在报道内容上,《知音》注重实事求是、昂扬向上和指导性、思想性强的文章、坚决不发华而不实、趋时媚俗和走调、变调、反调的东西;在栏目设置上,《知音》精心安排以正面宣传为主,能充分反映社会“真、善、美”内容的报道,尤其致力于经营这一方面的重点专栏(如“爱心行动”等等);在刊物形式上,《知音》追求高格调、高品位,力求使刊物凝重大方、高雅清新的特色与刊物的内容和谐统一,相映生辉。十几年来,《知音》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浅谈媒介定位策略——以知音传媒集团三大刊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新闻爱好者》2011,(21):36-37
知音传媒集团下属10份期刊2份报纸,其中有3份百万报刊(月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报刊):《知音》月发行量达600余万份,《知音漫客》和《新周报》月发行量均超过240万份,而且知音传媒集团下属所有报刊均实现盈利。知音传媒集团的媒介定位策略对期刊界有哪些启示,本文进行了初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知音集团旗下的《知音漫客》强强联手,全方位地密集出版“知音漫客”丛书,经过短短一年半的努力,累计销售逾200万册,成为国内原创漫画的第一品牌。今年年初,该社又与台湾东立出版社合作,共同整合两岸第一流漫画家携手打造《星少女》漫画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