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顾黄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生前出版的语文教育论文集有两种:一是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论稿》。顾先生精挑细选70余篇文章,分编为"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现代语文教育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育书评书序"等四个专题,结集成《语文教育论稿》。一是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上、下册)。该套书是顾先生在《语文教育论稿》的体系上,结  相似文献   

2.
1996年,顾黄初先生在《关于语文教育研究》一文中,将自己多年关于语文教育的思考,概括为三个基本观点: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语文教育必须走民族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道路。2003年,顾黄初先生以70高龄退休后,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关心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顾先生的语文教育“三生观”即是他晚年对自己上述三个基本观点重新思考的结果。所谓语文教育“三生观”,  相似文献   

3.
顾黄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半个世纪以来,他致力于中国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顾先生语文教育性质观对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导向价值。综观顾先生的众多论著,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看  相似文献   

4.
顾黄初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是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界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 ,顾黄初先生不仅对五四以来的语文教育进行综合研究 ,而且着重探讨了一大批卓越的语文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蔡元培、刘半农、梁启超、胡适、王森然 ,黎锦熙、夏尊、朱自清、陈鹤琴等语文教育诸大家 ,特别是对叶圣陶先生有系统的精湛的研究。早在 1 982年顾先生就在《语文界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论学习和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一文中指出 :“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和总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从而全面地认识这位五四老人 ,…  相似文献   

5.
理论探索、历史研究、教材建设,这是顾黄初先生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他的语文教育性质观,又是理论探索的核心。在近年开展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顾先生针对讨论所围绕的本质问题(即语文教育的性质观),发表了《中国语文教育的讨论与改革思路》等论著,阐述了许多真知灼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之所以对语文教学有着不同的意见,主要“在于对语文学科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不同的理解,对解决语文教育存在问题的途径有不同的看法”。为此,他认为,由《北京文学》杂志引发的“语文教育的讨论,无论如何是必要的,积极的”。同时,他…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顾黄初先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志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备,今天,“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胜利开幕了。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对顾先生的70华诞,对此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与我们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和举办此次会议的扬州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陕西师大出版社、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  相似文献   

7.
我和顾先生是同行。在我看来,顾先生对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开拓现代语文学科教育史的研究领域。中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的起点在哪里?顾先生认为,就在前辈已经给我们提供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中.在1932年的乐山年会上,他提交了一篇史论《且看前辈留下的脚印——早期“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例析》,首次在研究会内评介了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20年代)、阮真的  相似文献   

8.
由全国师专教育研究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并组织编写的师专“语文教学论”课程的系列教材 ,由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主编 ,顾黄初主审 ,包括《语文教学概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三本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我们认为这套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在体系建构上 ,开创了“语文教学论”课程教材三足鼎立的新体系有识之士早就指出 :考虑到师范院校的“高教性”和“师范性” ,“中学语文教育”应视为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学科的总课程 ,其整个结构至少可包括“中学语文教育概论”、“中…  相似文献   

9.
顾黄初先生是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被语文教育界称为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的"三公"(另两位为朱绍禹、刘国正)之一。1953年,顾先生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开始在中学任教,担任过多年的中学教师,并从事过中学语文教师和在职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后来转入扬州师院中文系担任语文教学法专业的教授,专门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直到2003年退休,他从教的时间长达50年。  相似文献   

10.
送别顾黄初     
吴非 《语文新圃》2009,(4):35-36
昨天(3月11日)晚上,在办公室接到朱咏皴先生电话,告知下午在上海出席顾黄初先生追悼会的情况。咏焱先生也是我们江苏语文界的杰出人物,近年整理50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择出十分之一结集,顾黄初先生为之写了序。我们也一直期待着这本书的出版。朱咏皴和顾先生相知多年,对顾先生的离去也非常伤感。  相似文献   

11.
顾黄初先生是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在开拓语文教育研究领域,推动语文教育改革,发掘本民族语文教育遗产、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颐先生是我社的老朋友,我辈青年,也曾蒙先生赐稿、赐教。谈笑之声犹在耳,先生却乘黄鹤去。突然得悉,顾黄初先生因病2009年3月9日于沪去世。现摘登顾先生的一篇旧文,管中一窥先生学术之貌,更表深深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2.
顾黄初先生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一文中从“文”和“言”的分合、“文”和“道”的分合、“文”和“知”的分合、“教”和“学”的分合、“教”和“研”的分合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考察,这一思路为我们考察语文难教的原因提供了重要借  相似文献   

13.
我认识顾黄初老师是在33年前。1976年。几乎没有读书的我居然做了一名初中语文民办教师。暑期接受培训时,我第一次听顾老师讲课。那天。顾先生是步行到邗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授课的内容是“议论文教学”。时值“文革”后期,语文教材几乎还是政治教材。顾先生的讲座使我朦胧地意识到:语文课应当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就如何展开议论所举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4.
1绪论2000年,教育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2001年-2002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语文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两套:一套是由倪文锦主编的《语文》基础版共四册;一套是由顾黄初、谢海泉主编的《语文》提高版共四册(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语文教育界,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三公”的影响可谓深远。“三公”之一的顾黄初先生,作为著名语文教育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了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语文教育,他发起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对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开拓研究领域,推动语文教育改革,他率先进行了中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在发掘母语教育遗产、总结具有民族特色的语文教育历史经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方面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6.
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是相当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只要拜读过他的独著《语文教育论稿》和《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研读过他与同人的合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通读过他与李杏保合作主编的《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以及最近他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等大部头编著;总览过他主编或主审的六套语文教育论著和语文教材,我们就会心悦诚服地认定:顾先生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语文教材的编制和使用、对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的确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的确有系统…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为《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三十周年题词1978年《语文教学通讯》创刊,叶圣陶先生为《语文教学通讯》题写刊名1993年《语文教学通讯》荣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张志公先生为《语文教学通讯》题词2003年《语文教学通讯》分刊为高中刊(A刊)、初中刊(B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顾黄初先生在教育史分期小类上的时间节点1932年,选择为语文教育带来变革的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的时间节点,提出百年语文教育分为三个时期的观点。文章从语文课程标准角度研究语文教育,旨在拓展研究语文教育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1987年8月,陈钟棵在《语文学习》上发表了《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一文,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与广泛的共鸣。当时顾黄初先生就认为“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这个命题,是语文教育领域中“带有根本性的研究命题”。不过,陈先生为什么提出这种“带有根本性的研究命题”呢?那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正> 什么是“语文”?历来还是有争论的。一般认为,“语”好理解,就是语言。而争论的焦点好象在“文”怎样解释。是文字?是文学?还是文章?张志公同志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说“语文”》(载上海《语文学习》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文章说到这个课程的名称是全国解放前夕叶圣陶同志在华北一次教材会议上提出来的。后来,叶老的《教育书简》(中)在《教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上发表了。其中第十九条说到这件事。叶老说:“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 不可偏废,故合而言之。”这就明确地肯定了“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