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副词“都”有两个语用特征:表总括和强调;前者可以用“都1”来表示,后者可以用“都2”来表示。表总括的“都1”,其语义通常指向“都1”前面的成分。也有极少数指向后面的成分。表强调的“都2”,其语义指向或前或后。副词“都”的语用特征直接影响其语义指向。本文将讨论:一、“都1”“都2”的鉴别。二、“都1”“都2”的语义指向关系。三、“都”的语义指向歧义。  相似文献   

2.
“无时无刻不”和“时时刻刻都”在句法、语义、认知、语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句法上,当搭配对象为领有动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和否定词语时,一般只能用“时时刻刻都”,当前面为副词“都”时,只能用“无时无刻不”。在语义上,“无时无刻不”比“时时刻刻都”要丰富、复杂一些。在认知上,人们对“无时无刻不”的理解难于对“时时刻刻都”的理解。在语用上,“无时无刻不”比“时时刻刻都”语气更强烈,“无时无刻不”经常进行主观陈述,“时时刻刻都”则经常进行客观描写。从规范化的角度看,只有“无时无刻不”的用法,不存在“无时无刻都”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因对题意理解不正确,造成解题错误。如在解应用题时,将“黄豆发成豆芽后,重量可以增加7.5倍”中的“增加”和“增加到”混为一谈。在叙述“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末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的否定理时,说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相等,那末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是60°”。分不清“都不相等”“都不是60°”与“不都相等”“不都是60°”的意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一、“对”和“对于”这两个词的用法差不多,都引介动作的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但“对”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它的意思更广泛。一般地说,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而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当“对”  相似文献   

5.
高一新生学习了逻辑知识 ,利用反证法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 ,要涉及到对一些量词的否定 .如“都是”、“不都是”、“都不是”、“至多”、“至少”、“唯一”等等 ,学生往往感到困难 .有的书上总结为 :“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 ,而不是“都不是” ;“都不是”的否定既不是“都是” ,也不是“不都是” ,而“至少有一个是” .这样的口诀 ,绕口、不易记忆和理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了一张直观简便的量词表 ,现介绍如下 :0 0 0… 0 010 0… 0 0110… 0 0………………111… 10111… 11表 1  将“是”记为 1,“否”记为 0 ,如表 1,以横…  相似文献   

6.
徐洁 《今日教育》2010,(2):59-59
最近.有一个词比较走红:“被XX”.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关心”着.在学校“被教育”“被培养”“被希望”“被期待”.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都有人管理。放学后“被护送”“被接送”。在家里“被疼爱”“被检查”“被签字”.吃喝拉撒都有人照顾。节假日“被培优”“被爱好”“被特长”.方方面面都有人辅导。  相似文献   

7.
表示范围,表示强调的语气,这是现代汉语副词“都”字的两种基本用法。本文讨论“都”字的三种特殊用法:①疑问代词“谁”等,后边用上“都”与之呼应,就不表示疑问;②“和”“同”“跟”组成的短语往往会造成歧义,用上“都”可以消除歧义;③量词重叠作主语的定语,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表示何种语法意义,“都”起着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诗经·小雅·都人士》的文本中只有一个人物形象———都人士 ,而非两个或三个人物形象 ;全诗共五章而非四章 ,首章不是所谓的“逸诗” ,而是起扬全诗的关键篇章———点明都人士的去处 ;全诗表达了女子担心自己心爱之人(都人士)返回京城为官后而不得见面的失魂伤怀之情 ,而非“刺诗”、“怀旧”、“娶亲”和“怀念”之说 ;诗中“都人士”的“都人”指“都城人” ,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美人” ;诗中“君子女”的“女”并非指女子及其大家闺秀 ,而是指做官 ,“君子女”并非指男女 ,而是指都人士返回京城为官之意。  相似文献   

9.
O 一般语法书,谈及“都”这个词儿,都只说它是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而且说得又都较笼统.其实,表示“总括”也只是其用法之一,此外,它还有表示时间过得快等用法.这些不同的用法又都与它读音的轻重不同及所在句式有关.本文便以“都”的读音和用法为“纬线”以与其相关的句式为“经线”来试着简说这各方面的情况兼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句式.[1]重读的“都”表示总括,记为“都1”,有两种情形.可分别记为“都la”,“都lb”.  相似文献   

10.
周晓琴 《小学语文》2009,(11):41-41
一次,在学习了生字“眷”之后,学生在默写中竟出现了“誊恋”和“誉恋”,而且出现这样错误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我不禁暗自责怪:“都六年级的学生了,认识生字还这么难吗?”可事后想想,“眷”“誊”“誉”这三个字的字形的确比较相似: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眷”和“誊”都是拳字头,而“誊”和“誉”又都有偏旁“言”,稍不留意,还真的易错易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都”字句的基本句式出发,考察了“都”的句法组合功能,并从中挖掘“都”的基本语义内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并分析了“都”的四个基本语义。随后又指出除表语气以外的其它三个义项都是由实词“都”的义项“汇集”、“总共”虚化而来。从而又为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都”与量化短语配合的问题。研究发现,“都”的使用除了受总括的数量条件限制外,与量化词搭配时还与量词的相对幅度有关。少数量量词如“少数”,一般不能与“都”搭配,有“量词的相对幅度效应”。具体量量词和非量化短语,如“光杆名词”不受此限制。“都”的语义特征仍是总括关联成分指涉对象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由表示“已经”意义的副词“都”组成的“都”字句。“都”一般读轻声,强调事情的已然性;句末有“了”。这种句子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富于表现力,口语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趣谈“O”     
“0”的含义“是什么都没有”,但是,如果世界上没有这个“什么都没有”的数码符号,也许人类的宏观文明至今还近乎“什么都没有”。因此,“0”的发现,被誉为伟大的发现之一。在数学史上,“0”作为一个数,出现得很晚。大约在公元  相似文献   

15.
“Wh+都+V(P)”与“Wh+也+V(P)”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各有特点.从情态来看,肯定类“也”式主要体现“必然情态”,肯定类“都”式主要体现“怨言情态”;从主客观角度来看,“也”式多用于主观断言句,常用在将来时和现在时,而“都”式多用于客观陈述句,常用在过去时;从认知方式来看,“也”式属“次第式扫描”,“都”式属“总括式扫描”.从篇章角度来看,后项句的优势句型是“也”式,“都”式倾向于出现在中项句.比较句、陈述句倾向于选“也”式,而递进句、描写句倾向于选“都”武.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世说》前后大量出现的“都+否定词”中的“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这种表语气的“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既可表总括又可表语气,二是纯粹表语气。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直接由《世说》时代“都”字用法发展而来,在其发展中有继承也有变更。  相似文献   

17.
周慰 《上海教育》2008,(22):30-35
从“帮助成功”到“尝试成功”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这“三个相信”是刘京海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18.
“向管理要质量”这是每一位校长都知晓并都在努力实践的一种办学思路。“管理”,我的理解就是“管一管”和“理一理”。那么,校长作为一校之魂,在“教学”这一学校中心工作中“管”什么?如何“管”?“理”什么?如何“理”?恐怕都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也都有自己的策略与实践。我是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  相似文献   

19.
我最讨厌的人是一个女孩子。她的名字是符××。可是,大家都叫她“白老虎”。因为她天天都板着那张“凶巴巴”的脸孔到学校来,而且脾气很坏,大家都不喜欢她。这只“白老虎”还有许多外号,例如“男人婆”“母老虎”“福倒楣”和  相似文献   

20.
固执的奶奶     
家庭成员都“反对”奶奶做鞋,而奶奶“仍然做个不停”——紧扣题中的“固执”。标题和行文中的“固执”二字应加上双引号。标题最好更换为“奶奶做鞋”——再现文章的个性。此文主旨多元:如果凸显“勤劳”主旨,应写家庭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效法”奶奶做鞋;如果凸显“关爱”主旨,应写家庭成员都用自己的方式“感恩”于奶奶做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