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维民 《师道》2003,(10):25-2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高一年级第一册课本第一单元编入了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读来兴味盎然。试教下来,感到《教师教学用书》“课文说明”的分析有值得商榷之处。特写此文,为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出点力。课文5个自然段,明断实连,浑然一体,处处表达着作者一生品味杜鹃的生活体验,展示了作者雍容旷达的情怀。第1段的中心是个“缘”字,着笔于“瘦鹃”笔名的来历及含义。“鹃而啼瘦,其悲哀可知”,当时的周先生写哀情小说,悲哀自不待言。以鹃为名,是自况,也道出45年前与杜鹃的密切关系和对杜鹃的最初…  相似文献   

2.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现代著名作家周瘦鹃在散文《杜鹃枝上杜鹃啼》中,巧妙地将花、鸟、人融为一体,信手拈来许多诗词典故,给“杜鹃”这一特定的文化视点作了较好的注脚,让我们触摸到杜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独特内涵。杜鹃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产物,大约始于周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选用了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教材编者在课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通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东拉西扯’、貌似纯知识介绍中,含蓄婉转地表达的感情。”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这篇课文的“课文说明”第三段中,认为“这篇文章,就没有  相似文献   

4.
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的教学难点在于本文的多解读性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及思维定势的矛盾。在于本文的文体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矛盾,在于作者本人与时代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湘辉 《现代语文》2002,(2):50-51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第一册.收入了周瘦鹃的章《杜鹃枝上杜鹃啼》: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两个很尖锐的问题:一、这是一篇说明还是一篇小品;二、作是主张杜鹃的啼声悲切还是欢愉。显然,这两个问题困惑住了学生。其实,学生们能够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为师的应该感到很欣慰;因为能够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已经离真理不远了;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整篇章也就理解了,吃透了。  相似文献   

6.
周瘦鹃其人     
《杜鹃枝上杜鹃啼》是周瘦鹃先生的一篇小品,“短意长,要言不烦;笔底含情,涉笔成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是对于周瘦鹃先生,我们知之甚少。对周瘦鹃先生的重新认识,对我们反思中国坛的升降浮沉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是一篇别致的说明性、议论性、抒情性散文。它在结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上具有淡化文体的突出特色,值得仔细阅读、再三斟酌、反复鉴赏,以悟其平实中的宛转,微言中的深意,闲散中的匠心。  相似文献   

8.
明代张潮在其《幽梦影》一书中曾谈到外界事物感化人心的四种物象:"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乐莫若琴,在动物莫若鹃,在植物莫若柳。"的确,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杜鹃的句子比比皆是。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布谷等。杜鹃这一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曹风·  相似文献   

9.
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在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我以为杜鹃叫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这句话是值得深思的。想当年,作者以“瘦鹃”为名,钟情于花鸟风月,沉湎于哀情凄艳,潜心于“鸳鸯蝴蝶”派作品创作.为什么老来却一改初衷呢?如果作者仅仅想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情感上的超脱,那就未免有失风雅。因为文中总是不经意地流露着一股淡淡的凉意。所以,这句话的底蕴应该是作者对中国文化意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周瘦鹃(1895—1968),原名国贤。时人尊称“周瘦老”,江苏吴县人。20年代曾任《礼拜六》、《紫罗兰》、《半月》、《乐观》等有重大影响刊物的主编,两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的编辑,是20世纪中国现代学的“鸳鸯蝴蝶派”(后称作“礼拜六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亡国奴日记》、《亡国奴家里的燕子》、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瘦鹃是值得一提的人物。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其哀情小说曾畅销一时。而他的散文则吸取了魏晋南北朝散文的精髓,文笔清新恬淡,意境隽永含蓄,引经据典,学识渊博,情趣雅致,其成就远胜于小说。《杜鹃枝上杜鹃啼》堪称其晚年散文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李建邡 《学周刊C版》2011,(4):200-200
子规,俗称杜鹃,又称布谷鸟。在占代,子规染上了极为丰富的人文色彩。相传杜鹃为蜀帝杜字的魂魄所化,因而夜鸣不已,声音凄切。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杜鹃这一意象抒写悲苦哀怨之情。如杜甫《子规》诗言:“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宋代陈亮《水龙吟》词云:“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相似文献   

13.
除去文学、翻译和编辑方面的贡献,在盆景艺术方面,周瘦鹃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周瘦鹃的盆景造型中含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受吴文化滋养和熏陶。周瘦鹃的盆景艺术,推动了"苏派"盆景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对周瘦鹃盆景艺术的传承,开创了"苏派"盆景艺术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唐诗中杜鹃一词有多种内涵,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并没有“杜鹃啼血”之义,二者性质有异,一为古蜀神话传说,一为自然现象。李贺“杜鹃口血”也不含有杜鹃“不如归去”的唐后摹音之义。  相似文献   

15.
情哀周瘦鹃     
正周瘦鹃高高瘦瘦,颇有些浪漫文人弱不禁风的样子。他喜欢戴一顶帽子,一副墨镜,看不出墨镜后面的眼神蕴蓄着什么喜怒哀乐。也许是文人的缘故吧,不容易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他需要借助墨镜;也有人说墨镜只是为了保护他受损的视力,然而终于给人一种不易亲近的印象。周瘦鹃原名祖福,学名国贤,瘦鹃是他的笔名,一只泣血杜鹃的形象。望帝春心托杜鹃,啼出声声带血的哀鸣。一  相似文献   

16.
何梦桂,浙江淳安人,咸淳探花,宋元遗民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集《潜斋集》收入《四库全书》。《鹃啼曲》出自其作品集《潜斋集》,不仅借“杜鹃”来吟咏宋末皇帝,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遗民们的精神面貌。本文将从“杜鹃意象”以及“遗民”两个角度浅析《鹃啼曲》。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06,(4):15-15
<正>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属鹃形目,杜鹃属的鸟类,外形如鸽子。嘴稍微向下弯曲,没有嘴钩,也无蜡质,尾巴较长,呈凸形,翅膀略短,是一种中小型鸟类。春末夏初,每当火红的杜鹃花开遍山岗的时候,杜鹃那充满激情高亢的呜叫久久在山谷中回荡,昼夜不停。有的杜鹃因叫声类似"布谷—布谷",故又称布谷  相似文献   

18.
韩莹莹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85-86,89
享誉20世纪早期文坛的著名言情小说家周瘦鹃以其晚年的一篇小品文告诉人们,一切悲喜皆来源于人们的主观心态。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配有不同浓度Mn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比利时杜鹃.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Mn含量低于0.45mg/kg时比利时杜鹃黄化率比较高,且黄化率与营养液中锰含量成反比;而高于0.45mg/kg时为0.故要使比利时杜鹃不出现黄化营养液中Mn浓度应不低于0.45mg/kg.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比利时杜鹃正常和黄化叶片内Mn的含量,结果显示,当体内Mn含量低于49.04mg/kg时比利时杜鹃出现黄化现象,进而推断其体内Mn的临界值应在5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张祖华 《学语文》2002,(4):16-16
《杜鹃枝上杜鹃啼》(以下简称《杜鹃》,见教材高一册)与《螳螂》(见《语文读本》第一册),作为两篇风格非常接近的小品文,表面上看起来在写法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透过貌似相同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其本质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