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作为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对传统数学课程观的一种超越.事实上,把课程窄化为"学科"、"教材"或"教科书"的传统理解将会使教师在思想层面上难以趋同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技术层面上也难以对新教材实施操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认识和理解进而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就成为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与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核心旨趣理解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改革传统课程的实践范式,只是关注、追求形式的新颖与变化。这样,不仅使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且还扭曲了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旨意。因而,新课程改革首先需要在指导思想层面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任何将新课程改革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与行为,都将会使新课程改革适得其反,并导致失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新课改在课程实施与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对“三维目标”的正确理解与实施,无疑成为新课程的重要课题。然而在实践中。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实施存在着很多偏差,以致走人误区,不纠正这些偏差,将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资源”是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它作为教材的必要补充,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参考资料。所谓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等”。理解数学课程资源、认识数学课程资源的有用性和可开发性,可有效地推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5.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文章就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学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充满信心;新课程实施中最困难的问题是教学评价问题;课程资源的匮乏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者问的关系;准确理解和把握“淡化概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树立数学文化观念,数学课堂上应该有一些“非数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周建仁 《甘肃教育》2007,(12X):43-43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在我国中小学全面展开。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场深刻变革,而且对现行的师范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各高师院校数学系都开设了“数学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使高师生理解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一种崭新的数学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和确立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升课程意识,学会使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意识到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但教师们一方面普遍感到课程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又对周围蕴涵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缺乏认识,忽视对身边的课程资源的挖掘。现行的课程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特殊的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之间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等领域都蕴涵着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有效运用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数学教师如果能挖掘、应用好各种课程资源,数学课堂教学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课程资源的概念突然间出现在广大教师的面前.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开发利用数学课堂资源的意义 1.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课程资源对于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显得十分重要,要实现新的课程目标,体现新的课程价值,贯彻新的课程理念,仅靠现成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同时,现行教师用书减少了以往对教材的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当中影响最大、最彻底、最难以把握、争议也最多的莫过于课程的“情境设计”问题.数学课程的情境设计思想主要受到当前人才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的影响.信息时代知识量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创新型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提出之后,它也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对教师的一项重要素养要求,如何帮助学校教师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当前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大家在理解和使用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基本上还停留在“顾名思义”的层面。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在新课程中要提出这个概念?应该如何理解才能更好地分析和指导教学活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还很少有认真的分析。概念的意义存在于叙述当中,而如何叙述的背后则是一套理念。事实上,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课程资源的不同理解折射出不同的课程理念,但既然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那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就应该以一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来叙述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浪潮正扑面而来。2003年4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出台,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也将进入实验区,高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即将在实践层面上拉开序幕。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新课程能否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关键取决于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目前,高中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教学的出发点仍以学科为本,而不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对课程资源的关注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要成为真正的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打造鲜明个案特色的“合作学习课堂” 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和课改的经验、理论文章后.认识到,当前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和学生需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对教师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加强和处理,既能让教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抽样调查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新课程实施不利因素的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困难、教师获得新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等情况,结果表明,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清晰,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不足,投入感不强;学生基础差,难以适应新课程;课程资源匮乏,评价改革滞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可以被看成世界范围内以“课程标准”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高峰时期,那么21世纪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就整体而言,已进入了“后课改时期”,即由积极推进改革转向了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认真总结与反思.作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为了更好地为新课程的实施服务,必须开发和充分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数学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生中的课程资源,教师中的课程资源,师生共有资源,校内能为数学课程服务的教育资源,校外能为数学课程资源服务的有效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不再是既定的,高高在上的“圣经”,对于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不再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教师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而成为“自己课程”的创造。即我们在兼顾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实践中对小学数学课程动态生成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然而新课程实施以采.教师虽然重视了对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对课堂上非预期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还不够关注或缺乏应对经验。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使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课堂教学更具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