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潇湘”意象群,包括潇湘、湘妃、斑竹、屈原、贾谊、渔父、桃花源等意象,这些词汇都潜藏着一种内涵,抒发着一种情感。结合文学史上的部分诗歌,分析"潇湘"意象群的内涵,对理解中国文学特别是潇湘文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吾友张胜先生亡故,转瞬十二年,古人所谓一纪矣。《白虎通义》有云:"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必至。所以慎终重丧也。"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古人言天,则其意不在天而在人;言古,则其意不在古而在今;言慎终追远,则其意不在以往,而在于当世之风俗。"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远者,人之所易忘也",终者远者尚能慎之追之,则民风势必归于淳厚,朱子称之为"厚之道"。余兹悼亡,亦以"厚道"期之。犹忆2003年冬,余时初至湘南,经衡阳往淮北,祭墓毕,海云女士引余至张胜书室,见其生前旧物一切安堵如故。及开书箧,忽见张胜先生墨迹一纸云:"西征忆南国,堂上画潇湘。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旧游心自省,信手笔都忘。会有衡阳客,来看意渺茫。"其诗乃是苏轼《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然而何故便言南国、何故便言潇湘?所云"衡阳客",适当余之往返乎?所云"意渺茫",乃谓余与张胜先生之生死悠隔乎?旦暮之间,有知其解者乎?张胜先生生前,余作《游淮散记》,张胜先生物故,余作悼词、祭联,作《在厄八讲上网说明》、作《怀念张胜先生》,张胜先生安葬之次年,余作《祭谿野先生文并诗》。诸文均由任文利先生confucius2000网站刊布。兹因触起哀思,遂收拾旧文,以为一纪之伤怀。  相似文献   

4.
《潇湘文学散论》是杨金砖先生于2008年出版的一部有关潇湘文学方面的论文集,全书共分为三辑:即“文学潇湘”、“潇湘情怀”、“在水一方”。尤其是在第一辑中对潇湘文学的源流、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潇湘工笔画艺术的概念,潇湘工笔画艺术的初始、形成与成熟阶段的论述,成熟阶段的画风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潇湘一词由地理走进了文学,从先秦到东晋完成了包含舜帝、二妃、屈原、渔父、桃源等众多元素的潇湘意象群的建构,成为文人"潇湘情结"的情感寄托,用以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幽怨和向往隐逸的情怀。"潇湘妃子"林黛玉的出现对潇湘意象群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继二妃之后她再度演绎了永恒的爱情传奇,与之前的文学作品共同表现出潇湘意象群所包含的贬谪、归隐、爱恋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7.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千古潇湘,令人畅想,令人神往。古往今来,华夏神州,以一个词汇冠戴不同地理和人文区域的有很多,如巴蜀、吴越、荆楚、江南、塞北等等,潇湘与它们比肩而立,其形胜之美,其内涵之丰,更令万千文人墨客、才子俊彦情有独钟,魂牵梦绕。人人都说潇湘好,潇湘难写是精神。蒋显礼、周鼎安、张卓琳三位文化人站在世纪的观景台上,出于对故园的无限热爱,用心与情铸就的《锦绣潇湘·走近永州》一书,尽道潇湘之美妙、永州之美好。捧读这本刚刚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我们感到大气、厚重、精美。?首先是大视角。《锦绣潇湘·走近永州》呈现出恢宏的历史空…  相似文献   

9.
蒋三立是一位潇湘诗人,在中国诗坛上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作家。二十余年来,他相继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刊物上推出数百首高水准的诗歌作品,并连续十余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选本。蒋三立的诗歌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和心灵的坚守,充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有一种浓厚的忧患意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追求,通过新奇的语言,传情达韵,可称为情、志、美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相似文献   

11.
潇湘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为深远,但在过去的文化界定中,“潇湘”一词大多有两种涵义,其一是广义上的称呼,即洞庭以南,五岭以北的整个湖南地域。其二是狭义上的称呼,即指湘江上游与潇水流域内的永州地区。由于广义上的“潇湘”已被“湖湘”所代之,湖湘文化早已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而狭义上的“潇湘”流域所孕育的“潇湘文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潇湘文化”,其研究者寥若晨星。但是,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永州地域内的文学艺术却是辉煌灿烂,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王船山的《潇湘怨词》分为《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及《潇湘十景词》三组,其山水文化一方面为山水与景观文化,体现船山对家乡湖南的情愫。另外一方面为山水与隐逸文化,即船山在面对国家灭亡时发出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13.
<正>"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孤舟渔灯五暗更,家客万梦里回,,是一离声人声几滴行人情心泪碎。。潇湘指湘水与潇水在湖南零陵汇合的地方,后来用来代指湖南。这首小令抒写了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曲子的前三句紧扣曲题,写潇湘夜雨及作者触景生情。"渔灯暗,客梦回"描写作者在水上过夜的情景。潇湘自古为鱼米之乡,"渔灯"抓住了"潇湘夜"的特点,"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感情基调。"客梦回"的"客"系作者自指,表  相似文献   

14.
自舜帝南巡,崩于苍梧,葬之九疑之后,九疑、零陵之名便进入史册,尔后,便有潇湘、永州等称。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贬谪永州,作《永州八记》,从此,永州之名远播域内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重镇。易先根先生受潇湘人文精神之熏陶,探舜迹古道,访柳、元遗踪,抒心中情怀。其最近结集出版的《潇湘夜雨》分6辑对永州的奇山异水、名人逸事进行了稽考与描摹,是一部讴歌潇湘大地的力作。  相似文献   

15.
潇湘,原是湘江的别称,最早见于《山海经·中山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罗含《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是纳潇湘之名矣。”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24日上午,在永州市电业局12楼会议室召开了《潇湘如画》一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党政领导、该书作者、评论界人士、文艺界代表、电业局领导及媒体成员等20余人。 《潇湘如画》一书由唐曾孝先生发起,历经一年,共遴选出了13位作家的57篇散文,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可谓是永州散文界的一次大检阅,并对宣传永州、推介永州必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周永亮先生率先发言,对《潇湘如画》一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潇湘如画》一书的出版,是永州文化界的一件喜事,它凝聚了永州市新老…  相似文献   

17.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潇湘工笔画艺术的概念,潇湘工笔画艺术的初始、形成与成熟阶段的论述,成熟阶段的画风特点。  相似文献   

19.
潇湘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潇湘”,它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名词,连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没把它放过,使他笔下的林妹妹,住在别有风味的“潇湘馆”。 潇湘一词,见《山海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东晋郭璞在《中山经》注中明确指出潇为水名,但他不知道潇水在何地,只是慨叹说:“所在未详也。”一百五十年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湘水注》中说:潇者,水清深也。把潇字当作形容词,因而将“潇湘”解作清深的湘水,这样潇湘实指湘江一水而言了。今天的潇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上,标明为“深水”,自九嶷山舜庙(秦汉时舜庙在今  相似文献   

20.
潇湘考     
谢眺诗:“洞庭张乐地,帝子潇湘游。”陆游诗:“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潇湘,笼罩着朦胧的神话色彩,它秀丽的风光,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歌咏,有些已经成了难得的艺术珍品。但是,在名家的诗词中,提及潇湘,往往各有所指,这就需要作一番小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