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期刊编辑在稿件编校中仍较多依赖人工纸笔的现状以及远程协同办公的需求,尝试使用一种新的稿件编校方式。在操作中采用xodo软件对稿件进行实时交互和远程协同办公编校。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稿件编校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的优点,可实现实时交互和远程协同办公且数据共享共存,具有切实可行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刘韬  韦轶 《编辑学报》2018,30(4):404-405
针对期刊编辑部门在稿件编校过程中仍较多依赖人工编校、纸笔办公的现状,尝试使用一种新的稿件校对方式。在操作中采用OneNote软件+“手写笔”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了编校过程中的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为期刊编校工作全程无纸化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期刊编辑校对电子稿件几点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利玲  何碧霞 《今传媒》2011,(11):124-125
随着电子稿件的增多,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减少期刊的差错率。分析电子稿件在期刊编辑中容易产生错误的环节,探索电子稿件的出错规律,提出了针对电子稿件编辑校对的技巧。使校对工作从单纯的、机械的简单工作走向科学性、文字性、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崔玉洁 《编辑学报》2023,(4):429-433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以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首先,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并分析了其在提高期刊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其次,本文指出,尽管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编校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在期刊出版中仍需要结合编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对文章进行修正和校对,以提高文章质量。最后,本文提供了一些实践案例,包括将人工编校与ChatGPT相结合进行初编稿件的修改和校对,以及使用VBA宏和ChatGPT相结合,快速高效完成排版和格式化工作。总之,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可以为期刊编辑带来更高效的编校流程和更高质量的文章,但在技术应用中还需注意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期刊编辑对稿件的审读和编校,既是对文章涉及学科整体发展状况和趋势再认识与反思的过程,也是对文章内部逻辑体系和论证结构的认识与把握过程,更是编辑基于期刊宗旨和民族与人类文化理解条件下对论文文化价值的评判过程。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期刊编辑工作创新的基础。否则,编辑就是懵懵懂懂干活,糊里糊涂工作。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编辑审读中要注重比较思维的科学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编辑工作中的实例,阐述科技期刊编辑审读中比较思维的科学运用。强调科学运用比较思维,对稿件进行多角度的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将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交叉使用,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降低差错率,编辑出高质量的稿件,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7.
姚丽 《新闻窗》2014,(6):90-90
期刊编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收到稿件到出刊一般要历时三个月左右,之所以要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和留意的问题,下面就本人的编校感受做一总结,借以抛砖引玉,与编辑同人共勉。 一、收稿要注意的细节 在每本期刊的网上的用稿须知上都会注明对所收稿件的要求,包括稿件的字数,作者个人信息,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的格式等。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辑的初审意见是稿件修改、评审、录用的前提,奠定了作者稿件修改的水平,对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心得、经验、失误,总结在科技期刊发展阶段中编辑应该具备的素养,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给出的编辑初审意见,提出能够提升科技期刊编辑在创新性、工作效率、学术不端、角色转换方面的建议,期望对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期刊影响力起到促进作用,供编辑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晓翠  于杰 《编辑学报》2020,32(4):461-464
以《生物资源》为例,介绍编辑利用方正云服务平台实现协同排版、在线编校和多格式文件输出等期刊数字出版流程实践,分析其在提高编校质量和效率、应急响应等方面的优势,总结排版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有助于编辑同行了解方正云服务平台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编校工作中"宏观"与"微观"的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革新,当今大多数图书、杂志的出版都趋向于采用"编校合一"的体制.相对于传统的"编校分离",在"编校合一"形势下,已经淡化了编辑和校对的区别,编校人员无论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还是在稿件的"三校一读"过程中,都需要用审稿的眼光审视手中的稿件.  相似文献   

11.
余瑞萍  李姗姗 《编辑学报》2012,24(6):551-553
编辑加工及校对是保证科技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完整、规范的编辑工作制度对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执行《硅酸盐学报》编辑工作制度中的经验,总结出"一纵一横"的编辑工作方法,提出了提高编辑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完善编辑工作制度的措施,以资同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多技术手段联合使用: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飞鸣 《编辑学报》2007,19(2):108-110
介绍在期刊编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经验,包括纸质原稿与电子原稿相结合、多种软件联合使用、编辑人员与技术人员相结合、机校与人工校对相结合.探讨编校对象不同时的具体编辑方法.认为只有联合使用多种新技术及传统方法,才能有效提高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部为例,说明编校或编校排是否合一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学术期刊,由于稿件中图表及公式较多,在编辑的专业知识及计算机使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宜采用编校合一,而排版则应专设录入员。在编辑与录入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即编辑负责文字的修改,录入员负责录入图、表、公式及版面调整可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并做到办公少纸化。  相似文献   

14.
程红 《编辑学报》2015,27(3):269-272
NoteFirst 3.1.0是一款可针对Word自由文档(参考文献没有采用专业参考文献软件来形成)参考文献进行编校的系统.通过对该款软件的应用总结了其在编校参考文献中的优势与盲点,并针对编校盲点给出了相应的补查方法,为同人应用该软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书刊出版的编校分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汪碧蓉  杜玉环 《编辑学报》2002,14(5):365-367
从界定编辑与校对的职责出发,阐述编校分开的出版工作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版成本,是书刊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由于书刊出版单位管理体制和市场方面的原因,部分期刊出版单位采取编校合一的出版工作模式仍具有合理性.从长远看,编校分工将不局限在书刊出版单位内部,而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武英耀 《编辑学报》2015,27(2):149-151
在论文编辑实践中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数据错误,常见的有有悖常理型、自相矛盾型、张冠李戴型、概念不清型、逻辑混乱型、单位错误型、运算错误型,等等.文章就各类型数据错误进行实例分析,并对审、编、校人员如何发现数据错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物理学报》编辑部采取的缩短论文出版周期的举措,包括细化投稿要求,提高送审准确性,增加编辑审查流程,采用电子版编辑加工,改进编校分离模式,加强排版和编辑工作的互动。通过这些措施,该刊的论文出版周期大幅度缩短。  相似文献   

18.
王殿佑 《编辑学报》2010,22(6):525-526
介绍NoteExpress的特点和主要功能,分析它在参考文献编辑加工中的应用.NoteExpress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支持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快捷、高效,可以极大地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稿件编辑的质量,降低参考文献著录编辑中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