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8,29(9):41-41
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在现今中学物理教学和众多教学辅导书中都流行着这样一种提法,那就是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1)两物体相接触;(2)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存在相互挤压,即有正压力(或称弹力)存在,N≠0;(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并特别强调“相互挤压”是其他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形下,还必须再具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两个相接触的物体即使接触面粗糙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读了贵刊 2 0 0 1年第 4期“初中教学园地”栏目发表的“浅谈摩擦力的教学”一文后 ,笔者认为该文中有部分说法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 ,现略作分析如下 ,不当之处 ,敬请同行斧正 .一、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诚然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要学好它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原文中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这是不准确的 ,请看下面两个反例 .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物体 A向右运动 ,接触面光滑 ,物体 A与地面间存在摩擦力吗 ?解析 显然由题设知两物体已满足原文中要求的两个条件 ,但由于接触面光滑 ,所以这里并不存在摩擦力 .图 2例 2 如图 2所示 ,物体 A与墙壁刚好接触 ,在其自由下落过程中 ,物体 A与墙壁间有无摩擦力存在 ?(接触面粗糙 )解析 此题仍满足原文中的条件 ,且又满足接触面粗糙这个条件 ,但仍无摩擦力存在 ,原因是物体 A与墙壁间无挤压作用 ,即二者之间无弹力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 ,原文中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笔者在教学中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归纳为八个字 ,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收到...  相似文献   

3.
1.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要粗糙——μ≠0; (2)接触面间存在压力——N≠O;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这三条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例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也可能有摩擦力. (B)只要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就一定有摩擦力.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概念理解模糊,处理有关摩擦力问题时感到困难.为此,笔者认为摩擦力教学中应抓基础,抓根本,形成明显的思维线索,突出如下教学要点.一、要讲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学生尚能熟练地背诵什么叫摩擦力,但忽视对摩擦力产生条件的理解,而这恰恰是全面认识摩擦力的关键,我们只有将此讲清楚,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概念.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面粗糙;(3)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4)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一、对摩擦力是否存在的错误认识1.错误认识:只要接触就存在摩擦力,只要有挤压就产生摩擦力,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有摩擦力。2.错误原因: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不清。两个物体只有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才能产生摩擦力:1接触且接触面粗糙,即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0(μ≠0);2相互挤压,即两个物体间的压力不为0(N≠0);3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注意上述三个条件是产生摩擦力的充要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正>理解摩擦力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二是明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总与弹力垂直,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是明确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合力大小决定)。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三个关键点,就会出  相似文献   

7.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既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及对物体的作用比较复杂,再加上生活中对摩擦力所获得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一、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不光滑,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摩擦力·如有相对运动,则产生滑动摩擦力;只有相对运动趋势,则产生静摩擦力·不能简单的认为物体在运动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也不能只看物体不动就一定有静摩擦力·摩擦力是被动力,有时要根据物体运动规律来判断·如图1是一条…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因为确定某个教学内容是不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不能离开学习阶段是初中还是高中这个前提 ,而确定某个内容是不是难点 ,也不能离开学习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这个因素 .要搞清摩擦力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其次还必须弄清它的方向、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至于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因情况较为复杂 ,对初…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误区一: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静止的物体间没有摩擦力  相似文献   

10.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正确认识摩擦力 ,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摩擦力的学习历来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它 ,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两种 .一、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 ,接触面间便出…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摩擦力,便能在应用中正确处理摩擦力的相关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1明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产生条件:1 2个物体相互接触;2相互间存在挤压(即有弹力);3 2个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4 2个物体的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此时为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此时为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着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相似文献   

13.
李中原  朱敏 《物理教师》2010,31(8):51-53
大家知道要产生摩擦力应具备3个条件:(1)要有接触、有弹力;(2)接触面要粗糙;(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根据第3个条件摩擦力又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由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要有摩擦力的存在,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师生感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静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产生有两个必须条件:物体间必接触且有弹力;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假定接触物体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存在又未发生的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恰巧和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就是判别方法的关键所在。现举例说明之: 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B,在其上轻放一个物体A,A并没有相对B滑动,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粗糙,即:μ≠0;2.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的正压力不为零,即N≠0;3.物体有相对运动(或音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不满足,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16.
浅折摩擦力     
一、摩擦力存在的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是粗糙的;3.物体间要相互挤压;4.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说明:要发生相对运动是指物体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二、摩擦力的方向1.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也被高考所青睐 .由于摩擦力存在条件的复杂性、方向的隐蔽性、静摩擦力的被动性 ,同学们往往被大脑中潜在的错觉左右 ,遇到摩擦力的问题感到非常棘手 .为突破此难关 ,本文就摩擦力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 ,以帮助同学们跨过这道门槛 .1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的条件是 :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间有弹力、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 .以上 4条必须同时存在 ,缺一不可 . 图 1例 1 如图 1,水平放置的长木板AB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块 ,现以A为支点 ,将B端抬起 ,直至AB到竖…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是一种产生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在物理学中将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动摩擦力,将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是两个物体间必须要有挤压,即物体间存在压力  相似文献   

19.
静摩擦力的作用规律比较复杂,是同学们学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做到下面的“四要四不要”。一、要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不要认为产生静摩擦力一定有外力作用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有:①物体直接接触;②两接触面均粗糙;③接触面上有相互作用的弹力;④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中,前三个容易看出,后一个较难分析。因为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相对运动趋势。因此,许多同学认为:要使物体产生静摩擦力,必须有外力产生相对运动趋势。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相对运动趋势的产生既可由起外,力如引图起1,也…  相似文献   

20.
一、认为摩擦力为零,则两物体的接触面一定是光滑的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2)接触面上有压力存在;(3)接触面不光滑;(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产生摩擦力的这四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少了一个条件,则接触面上就没有摩擦力存在了.即摩擦力就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