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的语序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具有鲜明的表意功能。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词语“易位”这种语言技巧也反映出言语者内在的思维技巧。在特定的语境下,言语者突破思维定势,有意将前一语句词语巧妙“易位”来表现观点,传情达意,不仅言简意赅、新颖别致,而且也会给语  相似文献   

2.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认为合作原则是语言交际的一条根本原则。幽默是人类语言与智慧高度发展的产物。H以一些英汉言语幽默为例,论述在实际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特殊的幽默效果,幽默语言发出者往往在总体遵守合作原则的前提下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一项准则。  相似文献   

3.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你看,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 “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5.
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易贬为褒.可以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它将信息复制的观点引入话语分析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模因论可以用于解释许多语言现象。文章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言语幽默中的“戏谑性变异”进行考察,认为,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是言语幽默制笑的模因理据。对幽默言语黼笑机制的模因学分析证明了语言模因的变异观不失为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要想让语文课更像语文课,课堂评价有“语文味儿”,教师必须咬定语言,使评价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巧用幽默.趣化语言。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巧用幽默来增添评价语言的趣味性。如课堂上听写词语时,小静把“一户人家”写成了“一尸人家”,  相似文献   

8.
幽默言语是日常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幽默言语的理解也是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的范畴之一。为了理解幽默交际中的语言,首先就关联理论中的主要论点对幽默言语的类型和幽默度进行分析,同时论证幽默言语的交际也是“明示-推理”过程。由于在理解幽默言语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交际者的合理的语境假设对言语形成最佳关联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假设理论对幽默言语的解释力只有当交际者在“互明”的语境假设下,幽默言语才能发挥作用,取得成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你看,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 魏巍《我的老师》情文并茂,韵味隽永,师生百读不厌。文中写道:“……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  相似文献   

10.
把教学内容整理成内部语言,再发送为言语者的言语行为与结果,这个过程即是思维的“言语化”过程。显然,这是一种思维的外化过程。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学思维的独特品性。教学语言是一种个性人文的、个体经验的、动态变化着的,在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学意义上的语言现象。以于漪、秋坪等知名教师的教学实践为例证,对教学思维中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在转换时的两个特性作了一定的探析。认为:教师在“言语化”过程中,语言观念至关重要,若取向于变革性的开拓,则其他思维形式向语言思维的言语化转换,将会最大限度地趋向于对等实现。  相似文献   

11.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同音或音近的条件.有意使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谐音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委婉含蓄,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启功先生“诗书画三绝”,以诗作脍炙人口而流传广远,其原因主要在于他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浅显性标准”的语言来创作满含幽默的诗词,言浅意深,妙语迭出,情趣皆备,其言语姑名之“浅出诗语”。这一种诗歌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语言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人们将各种祝福语、甜言蜜语、调侃挑逗语等等发往对方手机,转化成幽默的“空中语言”,通过它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放飞自己的心灵。它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也使我们感觉到了交流的无穷魅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习惯。它以其经济简洁、随意自由、隐秘快捷的特点,倍受手机一族的青睐。在手机短信语言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那就是专用词语的运用,它打破了专用词语固定的含义,改变了专用词语特定的范围,赋予专用词语新的意义。在笔者搜集到的上万条手机短信中有专业术语的移用;人名、地…  相似文献   

14.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你看,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蒋成侠 《海外英语》2012,(24):242-245
幽默,这个时时与笑料、快乐甚至个人魅力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常常成为人们语言交际中的谈论中心甚至作为一种个人能力为无数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因此,作为一种特别且具影响力的语言现象或者言语效果,幽默同时也是广大语言研究者的长久以来的热门研究对象。古今中外,关于幽默的研究不乏少数。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乖讹论、释放论以及优越/蔑视论,三者各有其长,从心理、哲学及修辞等方面解释了幽默。在中国,自80年代范畴老师的《幽默语言学》开始,陆续有了从词汇、语音、语用、语义、心理认知以及修辞文体这些角度出发的言语幽默的研究。而作为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关联理论是交际言语研究的常用理论。然而相比从心理、修辞以及语用理论中的合作原则等这些方面出发的研究,关联理论角度的幽默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该文将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一个特定的言语幽默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话在交际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言语幽默不仅体现了一种智慧,通过可以运用语言来体现人物特征,反映社会生活,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言语幽默,将会失去很多乐趣。言语幽默属于一种语言艺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说话技巧,对于人们的生活交际而言至关重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部科幻幽默小说,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言语对话技巧。本文基于会话合作原则,运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言语幽默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做“曲解”呢?曲解又称曲释、别解、谐解,是一种利用语言的多义性,将原表示某种意思的词语,巧换成另一种意思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新颖别致、风趣幽默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的活泼情趣。  相似文献   

18.
修辞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下,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取得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交际活动.在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短信的语言已成为修辞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它文短情深,言语新奇,轻松幽默,而这些都离不开词语在语言表达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马珲彬 《海外英语》2012,(17):243-244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言语幽默主要指运用趣味性较强的言语形式和内容来表达意味深长的内涵,从而取得特定的语言效果。该文以模因论为指导以201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为例研究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考试说明”将以往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细微的变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还以为是新生事物出现.有陌生感。其实熟语很熟,它会在人们交谈时随口而出,就是因为太熟悉了,以至大家不把它当作一种语言现象,“考试说明”提出来,倒觉有些“生分”。这一变化还意味着高考将扩大词语考测的范围,对学生的词语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试卷,笔者有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