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在近年来对三个平面的讨论中,各种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将三个平面分别看待,如施事与主语不对等,话题与主语也不对等(胡裕树、范晓1985);二是将语用与句法合一,把话题当作主语(朱德熙1985);三是将语义与句法合一,如把施事看作主语,把受事看作宾语(Chares. Li, Sandra. Thompson19)。这三种看法虽在理论上有些分歧,但对三个平面的存在都持认可态度。 从三个平面角度析句,句子分为语用的、语义的和语法的。语用成分指句子话题链里的构成部分,也指句子分析的成分。语义成分指语符链里语符间的意义联系。句法成分指语符链里语符在句中的功能。对于句法成分的分析,传统上分为六大成分,直接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2.
“把字句”中“把”的介引成分不是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的,它原本就在“把”后,介词“把”的介引成分不宜理解分析为动词的宾语提前;在语法研究中作具体分析时,把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结合起来分析,“把”的介引成分一般来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己知的人或事物。  相似文献   

3.
静态的语言单位一旦进入交际,便附加了各种语用因素。从语用平面研究“使”字句,可以超越句子静态的句法形式研究它的语用价值、语用结构以及句子的表达重心等动态特征和功能。“使”字句,可示为S~1 使 O_x VP,如“他的到来使人很高兴,”S~1为 A 段,使 O_x 为B 段,VP 为 C 段。1、“使”字句的语用价值语用价值是语用意义的体现。“使”字句的语用意义在于表示使动,确切地说是用虚词  相似文献   

4.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不是句子的分析方法,而是短语的分析方法,充其量也只是对抽象的句子所作的句法分析,这种传统的所谓句子分析方法注重句法兼及语义,但排斥语用,分析的“句子”实际上是排除句调 以及“挂在句子身上的语用零碎”以后剩下的词语组合。汉语的句子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具体的句子是形式、意义和 内容的三位一体,可以进行句法、语义分析,而不能进行语用分析。语义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分析抽象的句子,也可以分析具体的句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析句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惑问题,提出了其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的结构模式。特别对十分复杂的语义结构进行了详尽地描写,指出“把”字句补语的语义指向对其所以成为“把”字句起着选择和限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将“把”字句分为“不可转换式”、“条件转换式”和“自由转换式”三大类。三大类共包含十五种句式。通过对这三类、十五种句式的细致分析,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由此,采用三个阶段、五个步骤的教学方法,组织循环式教学,便可能使学生完成从语法化过程向语用化过程的转变,最终真正掌握“把”字句。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用语法中的三个平面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研究近代汉语中表情态的“得”字句。在句法上,这类“得”字句可以分为“V得C”式和“V得OC”式。在语义上,这类句子常由两个动核结构构成,补语的语义指向可指向主事、主事的一部分、客事、客事的一部分和述语。在语用上,这类“得”字句有主题句和非主题句之分。  相似文献   

7.
关于焦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看 ,表达中心、结构中心、语义中心分属语用平面、句法平面和语义平面三个平面。对比焦点和句尾焦点的不同表现在 :位置不同 ;预设不同 ;有无焦点标记 ;句尾焦点的数量只有一个 ,而对比焦点的数量有时会超过一个。句尾焦点的表现手段有 :省略非焦点成分 ;非焦点成分前移 ;“被”字句前移非焦点成分 ;非焦点成分主题化前移 ;焦点成分后移。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的研究要从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在句法上,介词“把”连同其宾语置于动词前,以避免动词后形成太多短语。在语义上,“把”的典型宾语是受事。在语用上,“把”字句用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印度尼西亚语中没有类似结构,所以学习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学生一般避免使用“把”字句,或者使用错误。  相似文献   

9.
“在+处所词+Vp”与“VD+在+处所词”是表达动作或状态发生处所时常用的句式,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句法上探讨了主语为受事时.这两类格式对动词句法形式的要求:两类句式是否都能在把字句中出现:动词带有附加成分时。两类句式的合法性。其次.语义上探讨了句式中动词和处所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义表达功能的差异。最后从语用上探讨了语用焦点、语用意义以及动作对象的定指性。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理论由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于1981年首次提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1982年胡裕树(胡附)、张斌(文炼)在《中国语文》发表了《句子分析漫谈》,除进一步讨论语序外,还论及虚词和句子成分,认为“虚词的作用也有语义的、句法的和语用的区别”;“必须区分一般主语(陈述对象)与话题主语(脱离句法控制的说话焦  相似文献   

11.
“把茶端给我喝”和“把粥熬给他喝”两个句子表面形式看似一致,但前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不是强制出现,后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须强制出现。本文从形式上把这种把字句分化为两类,并对两类句子进行了语义句法分折,指出它们内部主要成分语义特征及句法性质上的不同是造成它们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红楼梦》337条“比”字句在英译中使用的比较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对“比”字句的汉英对应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诸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非受事类把字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重要句式,根据“把”后名词性成分不同可分为受事类和非受事类。本集中讨论非受事类把字句,对“把+NP2”的语义范畴进行了划分,论证了其句法地位,最后分析了非受事类把字句的语义特性并作出语义解释。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对单句的分析常常采用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析句法都属于句法平面。句子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句法平面上,还应该进行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的分析。本文针对汉语语法教学的实际,介绍三个平面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三个平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实例分析来说明三个平面理论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为语法教学拓展新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句子的语用平面上 ,由于表达的需要 ,句法成分可以移动其静态位置 ,移位不改变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只改变语用功能。移位可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移位 ,其语用价值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法中存在“主谓倒装句”,从句法、韵律、语义、语用等几个方面把它和“常规话题句”比较后发现,这些句子中的“倒装成分”跟“常规话题句”中的“话题成分”相当,因此把这类句子称作“句末话题句”更为合适。汉语中的“句末话题结构”和“常规话题结构”之间有一种严格的对当关系,在这一点上修正了Gundel(1988)的观点。“常规话题句”和“句末话题句”是由说话人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不同的交际意图造成的,具备一定的语用功能,并不是孤立的、任意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句子的语用平面上,由于表达的需要,句法成分可以移动其静态位置,移位不改变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只改变语用功能。移位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移位,其语用价值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8.
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阐述"着"字句的用法。语义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语义指向;句法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句式变换和结构层次;语用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焦点、蕴涵和预设等。  相似文献   

19.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的传统课题 ,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把”字句的语用意义和构成条件 ;二是“把”字句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关系及“把”字介引的对象———“把”字宾语的语义类型。近几年来 ,不少语法学家还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对“把”字句作了考察。文章对“把”字句的语用价值———即“把”字句主语的施事性和事件的原因性 ,“把”字宾语的有定性及其谓语部分的复杂性作一点浅层面上的探讨 ,目的是让更多的语法爱好者及初学者认识到“把”字句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句式。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认为把话题看作“表述出发点”和“句子所说的事”这两种观点有可取之处,但才者却是异质。“出发点”是表述线性结构中的成分,与“说明”一起构成句段的语义连续性流畅性。“事”是若干表述组成的语义语以块,它使所辖的表述形成语义向心关联和统一性。为此我们以话元这个名称专指“表述出发点”,让话题专指“句子所说的事”。话元是表述的语有由,可用删除法看表述的语用缘由遭到破坏来确定。话题是表述的向心联系,可用从表述提取“事模”的方法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