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面对孩子关注家庭的疑问,不少家长讳莫如深:“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别问。”面对学生因  相似文献   

2.
幼儿表现某幼儿在家里睡觉前,总是先把脱下的衣服全部整理、折叠好,才钻进被窝,哪怕天气再冷,也决不例外。家长要求他先钻进被窝再整理衣服,他却说老师是那样要求的,在幼儿园就是那样做的。而另外一名幼儿则在幼儿园表现得很独立,自己吃饭、睡觉,而在家里却表现得判若两人,事事都要依赖家长。妈妈的困惑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们非常困惑,有的说,我们家的这个小孩怎么就这么不灵活、“死脑筋”?有的说,我们家的小孩怎么这么“两面派”?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办呢?为妈妈答疑其实不是孩子们哪里做得不对,而是他们的表现与家长的要求不一…  相似文献   

3.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具备了阅读能力的孩子是优秀的”。每次与家长交流怎样使孩子学好语文时,我都会建议家长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家长却无可奈何地说:“家里的课外书买了不少,可孩子就是不愿意看,真是急死人了。”其实,家长们也深知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不惜血本为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从几元一本到几百元一本的,只要孩子开口总是尽量满足。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家里没那么几十本课外书呢?可是这些孩子就是不愿意读,难道真的书非借不能读也”?与此相反,在班级中却有这么一个孩子,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极佳,作文写得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4.
“官”的诱惑力究竟有多大?某市一小学前不久推行了一项校内体验教育实践,把校内工作岗位都拿出来供学生选择。结果,校长、校长助理得票高居榜首。早些年前,许多学生是不愿“从政”的,怕影响学习,而现在,一些孩子乃至家长对“官位”已是趋之若鹜。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当班干部可以管人,可神气了!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经常训他,“别的小孩都能混个一官半职,你怎么从小就这么没出息?”有的家长说,当过干部的学生在升学时可以优先录取。“当官”有那么多眼前的、长远的好处,孩子能不削尖脑袋去“当官”吗?然而,不管是在社会…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篓中的鱼送一半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那你想要什么?”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鱼竿。”老人问:“你要鱼竿做什么?”小孩说:“这半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鱼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亲爱的读者,我猜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吧?”那你就错了。如果只要钓鱼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有用的。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来说,孩子教育的失败将是无…  相似文献   

6.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听话,你怎么就这么闹?”“你怎么不跟别人家的孩子学学,成绩这么差!”……我就是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下长大的小孩。不幸的是,如今我已为人父母,却仍有很多小孩还在经历和我一样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河南教育》2005,(2):19
不少小孩不爱睡觉,一般家长和老师只会觉得孩子精力过于旺盛。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却表明,孩子小时候不好好睡觉,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  相似文献   

8.
幼儿说谎是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都说“童言无忌,童言无欺”,可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很多孩子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有时候老师根本分不清哪句是真哪旬是假。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有时“可信度”很低。据调查,我国约有50%的孩子从三岁开始说谎,9岁的孩子70%以上说过谎。所以,撒谎在幼...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热点”“兴奋点”是进行教育的好机会,不少家长无视孩子的热点,往往失去很多教育机会。孩子也有热门话题,结合孩子的热门话题和孩子聊天也是教育的好时机,如孩子爱下棋,家长就和他下棋,边下棋边教育他要克服马虎的毛病,一马虎全盘皆输,孩子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教育。孩子爱看电视,家长就可以结合电视节目的情节教育孩子,影视节目中有很多教育因素,家长要抓住机会和孩子讨论,深化教育。有的孩子爱玩,家长就可以结合玩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个孩子爱玩汽车玩具,家长就和孩子一块玩,孩子高兴极了,这时家长说:“这些汽车太落后。”孩子说:“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我这都有。”家长说:“那算什么先进哪,现在世界上的汽车事故那么多,要是能造出不出事故的车多好。”  相似文献   

10.
“多说”“多做”是我们在长期的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乍一看,好像有点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的,但它在我们与农村家长的沟通中,确实效果显著。 一、多说 “多说”即多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 由于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不少错误观念,容易形成“两极化”教育趋向,要么说孩子小不用管、树大自然直,要么望子成龙心切,一味给孩子灌输知识、培养技能,而轻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我们根据农村幼儿家长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开展以“说…  相似文献   

11.
不少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把家长也捎带上:“孩子成绩这么差,妈妈还涂脂抹粉的”;“你跟你爸爸小时候一样,贪玩厌学”;“作业本上,这么简单的错误,你父母都没发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暂且不论上述说法正确与否。我们必须正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12.
“我想让小孩多学些东西”,这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让孩子学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在幼儿园的家长中,老师们发现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的倾向:让孩子知识丰富,脑袋里“拥有”很多知识——实用的具体的知识,如识字、数数、说英语、操作电...  相似文献   

13.
家长有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通常家长容易进入这样几个误区:唠叨没壳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是不停地唠叨:“别玩了,快抓紧时间写作业吧!”……这种车轱辘话,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还有的家长总是数落孩子的不是:“你怎么这么笨!”、“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家长误以为多说说孩子的短处,也是在教育孩子,刺激一下孩子,会让他急起直追。其实错了,孩子听了这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只会感到屈辱和愤怒,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过这么一则新闻: 看到过这么一则新闻: 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正在闹市区过马路— 孩子突然说:“妈妈!有人拉开你的包!”  相似文献   

15.
问题与困惑 时常会有家长来与我交流关于学生语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说:“我的孩子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成绩怎么就是不见提高呢?”“我的孩子,读了不少书,作水平怎么上不去呢?”“我的孩子只要见到作就头痛,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到老师或家长发出这样的抱_怨:这孩子怎么这样“粗心”,不该错的运算也错了!偶尔也有些家长“谅解”地说:唉,孩子这么小,出点错也是在所难免,无论怎  相似文献   

17.
在平常和家长的交流中,听到不少这样的问话:“老师,你说我那孩子是怎么回事,让他去做点什么事,他总是说:‘我不行’或者说‘我不会’。”。其实这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到底怎样才能让他们自信起来呢?这些家长的共同点都是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而从来不曾想过:“孩子的不自信和我有没有关系呢”。现在的父母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孩子的不自信的根源是家长过分不信任或挑剔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么说:“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家长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干什么不像什么”。不知道这些父母在责怪自己孩子的同时,是否想到孩子在你的指责之后会失去自信心,失去自我价值。也许,父母这  相似文献   

19.
家长“软暴力”现象及其心理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长“软暴力”的表现类型1.过度否定型讽刺挖苦、数落训斥,乃至于辱骂,这是家长“软暴力”最常见、最典型的行为表现,是家长对孩子某方面或整个人持否定态度的体现。一些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孩子在哪个方面不和父母心意,就对孩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这么笨?”成了一些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了发泄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讥讽孩子说:“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上来,简直是个榆木脑袋!”“你连狗都不如,狗还可以看家护院,还可以宰了吃肉;你既不能看家护院,又不能宰了吃…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我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如在开展有关汽车的主题活动时,我会请家长帮助孩子查找有关资料,共同完成小制作,等等。不料,有些家长对此提出了意见。有的说:“我们工作忙,顾不了孩子这么多事。”有的说:“有些知识我们也不懂,所以有些事我们也完成不了。”有的说:“有些事超过了孩子的能力,不得不由我们包办。”面对家长的意见,我感到困惑:难道我的做法错了?怎样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既不给家长增添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发展?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