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娟  沈飞 《教育》2008,(5):54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感动?词典上这样说——感动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得同情或向慕。心理学认为: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其实,感动最望文生义、最平直的解释就是——感情动起来了。感动时,你的眼睛会蒸腾出温热的霞光,你的听觉会察觉到远古的微响,你的内心会激荡起闪光的涟漪……感动是一种历程、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幸福。我们做教师的,应该与孩子们一起,珍惜感动的历程、体验感动的快乐,在无数次的感动中,享受着这最美好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彼此的情感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  相似文献   

4.
张云波 《中国德育》2013,(23):65-67
心理学认为,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更是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通常意义上来说,感动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我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给感动一个最简单易懂的解释:"感动就是感情动起来了。"品德教学中的感动,是指通过回忆、活动、体验等一系列教学手段,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和触动,从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产生真实的道德情感,促进有效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  相似文献   

6.
体悟感动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师生互动的积极成果。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因为感动,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有了感动,教师的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有了感动,学生就不再觉得课堂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浅谈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网络教学是一种师生远离的远程教学方式。教学中的情感互动对于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积极、肯定的学习情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康发展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出发,阐述了情感互动在网络教学中的特征及其作用,并提出如何促进网络教学中情感互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牛洪春  杨柳 《现代教育》2011,(Z3):52-52
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渗透在师生的点滴互动之间,它可能就在你的一个想法、一丝牵挂、一次点拨与启示、一点信任与感动之中。笔者用真挚的情感讲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几个片段。  相似文献   

12.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情感投入,是教师和学生针对教材的信息生成的情感互动过程。语文教师是这一互动过程的主要激活者和把握者,在教学中其心态的调整,作品情感的“破译”。学生脉动的读懂,各种有声表达技巧的介入,是为酿造情感互动气氛的要件。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8,(13)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感动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灵感受,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创设充满激情的教学情感氛围寻找文本与情感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再将其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情感投入,是教师和学生针对教材的信息生成的情感互动过程.语文教师是这一互动过程的主要激活者和把握者,在教学中其心态的调整,作品情感的"破译",学生脉动的读懂,各种有声表达技巧的介入,是为酿造情感互动气氛的要件.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艺术表现的目的是感动人,是传达思想、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无论是哪一门艺术。艺术表现的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是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和接受.需要相对一致的思想情感基础才能够达到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感动。  相似文献   

18.
许加平 《现代语文》2010,(10):28-29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外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带有认知性的内心感受,是师生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9.
高品位的语文教学在于其构筑一种和谐的教学意境,创设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实现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目的。在此,可以认为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情感教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语文教学方法是一门研究情感互动的艺术。教学中要达到情感共鸣,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教师情感表达是透过语言与非语言来清楚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感受的一种能力。情感表达是理解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窗口,从情感体制理论的视角看,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多种调适机制的影响,相应聚焦于三个关键领域,即教育教学工作领域的整饰机制、人际互动领域的表演机制和教师身份构建领域的认同机制。教师情感表达在这三种调适机制之间穿梭,由此衍生出多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内容和方式,其共同点可能与教师赋予工作的意义有关,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情感规则的制约,而教师身份认同和人际互动情境又重塑教师对情感规则的感知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