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一股春风,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扑面而来。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因此学生说:“我们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宛如一股春风,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扑面而来。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的“放”,意在打破教师的过度控制,改变教学过程始终由教师“牵着走”的封闭格局.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开放是解放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是,“放”绝不意味着一种无目的,无节制,无方向的“彻底解放”。恰恰相反,课堂的“放”是为了凝成一种新的课堂秩序和课堂生态,从而真正促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共鸣和智慧共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一股春风,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扑面而来。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彩。笔者充分感受到新课程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对新课程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生成性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容易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下面与同行探讨应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非预设生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放学生的学习心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创造性,让孩子们尽力跳出“框框”。一、让位还权,不封杀学生的“嘴巴”陶行知先生在“六个解放”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当前,课改中仍有部分教师为了“严肃课堂纪律”,要求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显然,这种做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参与教学双边…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教育场所中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高精尖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课堂的重 塑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进程。由以往的“翻转课堂”发展到今天 的“智慧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解放了自己的“生产力”,在 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强调教师利用现有的科技产品和教学技术进行智慧课堂 的打造将是一个极为适宜的主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学 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成效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不但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课堂。于是我们欣喜地发现,新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气氛活跃了。学生因此变得兴奋而充满活力,教师因此变得睿智而包含激情,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其关键是要把握“五要”。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对教育的冲击振聋发聩,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不但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课堂。于是我们欣喜地发现,新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气氛活跃了。学生因此变得兴奋而充满活力,教师因此变得睿智而饱含激情。但我们小语教师在参与课改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时候,时常容易出现“过度”现象,导致一些误解、偏见与盲举渗透进并侵害起我们的小语课堂,影响到它的健康发展,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滕宁宁 《教育文汇》2013,(13):33-34
课堂,于老师,是为了“教会”,于学生,是为了“学会”。可很多时候,对于教师艰辛的付出学生并不领情。为了让学生“乐学”及至“会学”,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和组织知识的能力,并透过形态各异的课堂表面,提醒一线教师解放小学英语课堂,促使英语教学的自立。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不但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课堂。我们小语教师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时候,还必须认真处理好以下四种辩证关系,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小学语课堂教学之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他说:“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而办好学校。培养好学生的关键就在于解放教师.没有教师的解放就没有学生的解放,也就没有学校的解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解放意味着教师束缚的解除并获得自由的发展。那么,哪些东西束缚了教师,怎样解放教师?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学生的“说”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众多学生的嘴巴很“紧”,在课堂上,很少张开说话,究其实,原因不少,有因为害羞的,有因为害怕的,有因为老师一言堂而没有机会的,有因为没有兴趣而无所谓的……由此可见,学生嘴巴上贴着两张封条:一张是教师的专制,一张是学生的自我封闭。可见,“解放学生的嘴巴”已成了当务之急。而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必须砸碎教师的专制,扫除学生的自我封闭,就必须让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说”坛。  相似文献   

14.
黄耀红 《湖南教育》2013,(12):32-33
这6年,我历任两所学校的校长,一直锲而不舍地做两件事情、、一是努力改造课堂,建构“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动力的课堂,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解放学生的身心,还学生以童年的活力;减轻教师无意义、无效度的劳动消耗,解放教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能实施“六解放”,就能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在张扬学生个性中,真正变课堂为灵动、优质、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让学”旨在把课堂的话语权、时间让给学生,使原本“被动”学习的学生解放束缚,让课堂教学向“学”的回归,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的语文课堂,学生应始终处在主体的地位,教师应该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让学”至少得做到让课堂更生动、让学生大胆尝试、让课堂合作分享、让评价更多元,让学生更出彩。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多基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往往忽视了教师群体的整体提高,致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个体行为。同时,学校教育往往聚焦于显性的学生课堂。其实,学校除了有显性的学生课堂,还存在隐性的“教师课堂”。“教师课堂”是支撑学生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支点。为此,我校通过构建“教师课堂”,努力把校本研修课程化。  相似文献   

18.
生成,让生命在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金春 《师道》2007,(1):32-32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即解放。教育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灵魂,解放学生的手脚,最后解放教育者——我们自己。我们提出的“怡美课堂”,正是为了怡悦性情、美化心灵,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形成一个蕴含美感、生动活泼、欢快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想学、善学、乐学,使教师也在创造这样的课堂的过程中享受到教育的愉快和美好。  相似文献   

20.
1“将课堂交给学生”的辩证思考 近来,很多同仁倡导“将课堂交给学生”,这提法一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赞同者认为,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能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只要教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相信学生和解放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