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丁·路德(1483——1546)所处的时代正是德意志封建制度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勃兴的时代,也是罗马教廷加紧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促使德意志民族与教皇的矛盾日益加深,反罗马教皇的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路德成了德意志这一历史发展时代的骄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改革家,而且是一位热血的爱国者。本文试图对马丁·路德的爱国主义作点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一册第 69页 :“15 17年 ,马丁·路德起来反对免罪符 ,引发了宗教改革。”“出售免罪符”插图的左边的小字 :“15 17年 ,教皇借口筹款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又派人到德意志兜售免罪符。当这些人来到德意志维滕堡时 ,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 ,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戳穿免罪符的欺骗性。这一举动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可是 ,谁也不知道马丁·路德对宗教“改革”了什么 ,因为具体的内容 ,课本根本没有提及。马丁·路德对宗教“改革”了什么?$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中学@张国伦…  相似文献   

3.
试论马丁·路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最先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成为欧洲历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恩格斯认为德意志和欧洲其它国家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三次大的决战中的第一次。宗教改革运动是以市民阶级为领导的,以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力,在宗教外壳下所进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改革运动。由于马丁·路德代表的是市民阶级和刚产生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以在宗教改革的斗争过程中,随着运  相似文献   

4.
略论马丁_路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些年,我在《论欧洲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载《华南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一文中,曾对马丁·路德这位具有很大矛盾性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引起了一些同行的兴趣.明年将是马丁·路德诞生五百周年的日子,在其故乡将会举行规模巨大的纪念活动.为迎接这一盛会,本人不揣冒昧,拟对马丁·路德其人及其历史地位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大家,误谬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马丁·路德·金,1929年出生在亚特兰大。父亲致力于消除种族隔阂,这对马丁·路德·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宾夕法尼亚克隆泽神学院上学时,他知道了圣雄甘地,了解到甘地通过“非暴力革命”的斗争将印度人民从英国统治中解放出来。同时,马丁·路德·金也受到亨利·戴卫·梭罗“非暴力革命”的鼓舞。1948年获得学士学位后,马丁·路德·金又在宾夕法尼亚州克罗泽神学院继续学习,作为优秀毕业生,他获得了普莱福克奖励和J·路易斯·克罗泽奖学金。马丁·路德·金在1953年完成了博士学位所需的功课,两年后完成了毕业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像他父…  相似文献   

6.
马丁·路德·金是一位非洲裔美国牧师,因为以非暴力手段领导黑人民权运动而受到美国人民的尊重。自1968年4月3日遇刺身亡后,人们一直在每年1月15日他生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1984年8月27日,罗纳德·里根总统签署法令确定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全国性节日,纪念马丁·路德·金一生为争取民权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一册第 69页 :“15 17年 ,马丁·路德起来反对免罪符 ,引发了宗教改革。”“出售免罪符”插图的左边的小字 :“15 17年 ,教皇借口筹款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又派人到德意志兜售免罪符。当这些人来到德意志维滕堡时 ,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 ,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戳穿免罪符的欺骗性。这一举动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可是 ,谁也不知道马丁·路德对宗教“改革”了什么 ,因为具体的内容 ,课本根本没有提及。马丁·路德对宗教“改革”了什么?$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中学@张国伦  相似文献   

8.
怀念继父     
爱是一种力量,它可以化敌为友。——马丁·路德·金  相似文献   

9.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轫者,他的宗教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及强烈的为信仰而斗争的特点。他力主摆脱罗马教会对德意志教会的控制,建立廉俭教会的主张受到德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并为以后新教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表现出了软弱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0.
<正> 由马丁·路德发端的宗教改革,在其早期之所以很快成为席卷整个民族的运动,与德意志民族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宗教改革前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思潮为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深厚的往会基础。本文拟对此作一简略探讨,以求正于同仁。一德意志民族主义一开始就把主要矛头指向罗马教皇。最早明确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一批宗教人士。他们要求:教皇应停止对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教会与世俗事务的千涉。班贝克的  相似文献   

11.
十六世纪初,西欧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经济日渐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亦由此而日益腐朽和反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德意志爆发了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和伟大的农民战争。恩格斯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称之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本文试就此提出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牧师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这个美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演讲。后来一位新闻记者指出,金氏的演讲"充满了如林肯和甘地般崇高的精神和《圣经》般流畅的韵律"--既义正严辞又有节制;既侃侃陈词又雄壮有力,它公开宣扬了非暴力的改革途径。到了七十年代,美国国会、总统和法院终于解除了金氏在演讲中提到的各种法律障碍。马丁·路德·金也永远为世人所尊敬与怀念。  相似文献   

13.
思路花语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马丁·路德·金  相似文献   

14.
马丁·路德是基督新教的创始人,也是16世纪德国伟大的爱国者.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他创立了"三唯"理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了普通群众,否认教士阶层在人与上帝间的"中介"地位及种种特权,其坚定的立场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进步性.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是逐步形成的.经过终生不懈努力,他成了西方宗教界最为高产的作家,是至今被评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著述给了分裂的德意志以语言上的统一,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他的功绩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对他的总体评价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5.
I Have A Dream     
《大学时代》2002,(2):63-64
马丁·路德·金,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倡导非暴力民权运动。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遇刺身亡,年仅39岁。现在,美国将每年1月15日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是全国性的法定节假日。 《I Have A Dream》发表于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碑前25万人的游行集会上。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演讲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这条真理无需证明。1968年4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了,所有关心人权的人们,都为这一事件而悲愤,整个世界也为之震惊。马丁·路德·金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的黑人家庭。几乎从他记事之日起,就深刻地体会到了屈辱和不平。因为大城市里,黑人被禁止进入专为白人设的学校、戏院、餐馆、公园等场所。这种把人分成优劣、歧视黑人的行径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灵。马丁·路德·金聪敏过人,他中学没念完,15岁就进入大学学习。大学毕业,他成为了一名牧师。以后,他又取得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导读: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他被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41年前,马丁·路德·金站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发表了他最著名的演讲。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25万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8.
信念无敌     
闫金城 《师道》2002,(12):40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相似文献   

19.
名言集锦     
▲最终衡量一个人,不是看他在舒适和顺利的时刻站在哪儿,而是看他在受到非难和有争议的时刻站在哪儿。—马丁·路德·金 (摘自《文摘报》1994年3月15日)名言集锦 ~~  相似文献   

20.
马丁&#183;路德对待德国农民战争的态度,仅表明他强烈反对农民战争,而不能证明他背叛了农民战争或宗教改革.因为马丁&#183;路德从未支持或参与农民战争,也从未停止与罗马教会的斗争。马丁&#183;路德反对民众自发的暴力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他从来没有把普通民众视为宗教改革运动的依靠力量。在马丁&#183;路德看来,农民即使有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并杀死所有的王公贵胄。但他们的肉体和灵魂终将受到重创,他们必将一败涂地。马丁&#183;路德始终强烈主张德国各级封建主应该.也必须动用手中的暴力手段。以对抗罗马天主教会和镇压起义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