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关注的重点,增强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是新时期的主流趋势。各地各院校逐渐意识到传统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改革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是各院校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之举,是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并参考文献资料分析了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下课程改革的方案,课程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的物流业,是继劳动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本课题在对物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物流专业教育发展中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思考,提出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和对应的人才培养方向,以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焦点,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正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基础上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根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院的专业设置,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发适合学院实际情况,既能体现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的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4.
李俊华 《内江科技》2013,(8):121-122
对于投资与理财专业而言,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投资与理财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总结了职业能力要求,再根据职业能力和"双证书"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并提出了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建设和实践既要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又要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因此,在纺织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建设中,要秉承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课程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评价与社会评价对接的教学理念,实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的不足,结合纺织专业的课程改革经验,提出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制造企业、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开展了专业调研,分析专业人才需求、岗位能力、课程设置,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具有极强的职业定向性,其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考虑职业具体岗位的需要,因此高职专业基础课内容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在理论知识上遵从"够用为度"的原则。本文以民航高职《航空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将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应用到高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评价方法当中,提供了一套对高职专业基础课是否符合"够用为度"原则的科学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丽颖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01-301,377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物流综合职业能力的作业人员。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工学结合,针对物流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并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系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职业教学中,"学徒制"教学为人津津乐道,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场景,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物流技能大赛不断完善,为学校与企业技能技术对接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物流专业实训课程中进行小班化教学实践的尝试与分析,结合物流技能大赛,探讨小班化在物流实训中的作用、实施步骤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贾苏绒 《内江科技》2011,32(6):158+164-158,164
物流人才是我国21世纪最紧缺的12大类人才之一,目前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较晚,课程建设尤为迫切。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定位和基本要求,最后提出了物流课程设置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