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广播电视报仍维持着较高的发行量,但随着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处地位下降,加上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在现代报业发展中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优势不优,劣势愈来愈明显,广播电视报发行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面临来自报刊市场的竞争。这个竞争不仅来自于广播电视报与综合性报纸的竞争,而且有广播电视报系统内的竞争。如今可供读者选择的报纸越来越多,综合性报纸可以刊载未来2天以内的电视节目预告,从而打破了广播电视报独家垄断电视预告的局面。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许多报纸不借用整版篇幅刊载大量的影视信息,使其报道面几乎…  相似文献   

2.
城市广播电视报的版式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播电视报是专业性极强的文化娱乐性报纸。作为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它是沟通广播、电视与听众、观众之间的桥梁。目前的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不仅在报道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且在版面设计美化方面也力求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都市风格。本文对此试作简要论述。一、版面语言是报纸的美化基础报纸、版面是各种稿件、标题、图片、线条、块面、色彩等元素的组合。版面也有自己的语言,即版面语言。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报的定位是服务于声屏的家庭报纸,可以说,服务,是广播电视报的宗旨。那么,广播电视报的服务又有什么特性呢?一、多方面的立体服务广播电视报的受众非常明了,多半是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他们买广播电视报的目的也非常简单明确:了解声屏播出的内容。随着报业的发展,声屏内容的丰富多彩,也随着读者眼界的开阔,他们又希望了解声屏后面东兄西。所以又有了声屏延伸的服务内容。而近些年.因其家庭报的特性,眼务的内容又拓展到生活眼务,报纸的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不断充实和更新,就目前状况而言,广播电视报的服务有以下…  相似文献   

4.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6,(22):48-49
在人们的回忆中,都市报曾经是最厉害的报种,从1995年开始出现,支撑了报业20年的繁荣;但实际上,还一个报种被很多人淡忘了.曾经,全国有几十家这种报纸的发行量超过百万,全国共有5000万份的发行量,那时候,城市中几乎家家户户都自费订阅了它,男女老少都读它,它足足繁荣了近十年,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它就是广播电视报. 极度繁荣的广播电视报 从媒介特性来看,广播电视报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报纸,它完全依赖于另一种媒介——广播、电视,以刊登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及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为职能.读者定位为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中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4)
浅谈广播电视类报纸的广告经营策略文/王捍东广播电视报是服务于广播电视事业的专业报纸。在报刊市场和广告市场上,它既具有报纸的特性,又因以广播电视节目预告、剧情介绍等为主要登载内容,而与两大电子传媒———广播、电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因为它有着与生俱来...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目前已遍布全国各地,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准确、及时、详尽地预告下周各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引导读者听好广播看好电视。从中央到地市所有广播电视报,都把这一预告功能将广播电视报与其它报纸区别开来。 广播电视报的预告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提供一张尽可能详细而且便于查找的节目表,这张节目表所预告的电台电视台已经多达几十家;第二,这些电台电视台尤其是其主要节目的内容介绍,其中读者最受欢迎的影视剧剧情介绍占了多数,另外便是即将播出的专题社教类、服务类节目的介绍;第三,关于各电台电视台以及国内…  相似文献   

7.
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广播电视报 ,迄今为止 ,全国已有200多家城市广播电视报 ,加上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报 ,它们已与广播、电视一起 ,形成了我国广播电视传播界“声、屏、报”三位一体的立体宣传格局。广播电视报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 ,究其原因 ,一是依附于广播、电视的这份报纸同时又是对广播、电视的延伸与补充 ,其导听、导看的职能 ,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是广播电视报是一份具有浓郁晚报风格的家庭文化报 ,人们在知识性、愉悦性和实用性的阅读中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于是 ,广播电视报在90年代中叶迎来了它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播电视报如何适应新的体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广播电视报导向功能的特点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和电视宣传的补充、发展和深化延伸,它既与党报和其它专业报一样,有党和政府喉舌和工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有深入千家万户,直接起到宣传群众、鼓动群众,并引导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导向作用.目前全国160多家广播电视报,期发量共达五千多万份,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读者面最广的一种专业性报刊.它深入家庭,适合于男女老少所有成员,而且报纸周期长,读者接触时间长,相对来说,对读者的影响也深一些.可以说,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生活,是广播电视报的特点.因此,宣传群众、鼓动群众、直接引导群众也是广播电视报的最主要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即”与“离”吴文 一般而言,凡报纸都有副刊,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副刊都姓“副”,但作用并不“副”。这就是说,从内容到形式,副刊版都有别于其他版面;但因为它是整个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有其特定的大量读者,因此说它的作用并不亚于其他版...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是伴随广播电视而产生的一张文化生活类专业性报纸。它的职能是围绕广播电视,当好读者看电视、听广播的向导和参谋,以较强的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服务于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红旗 《报刊之友》2012,(8):112-114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在自身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迫在眉睫。一些省级、城市广播电视报进行了大胆、激进的转型,业内人士和专家们也从理论上对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进行了探讨。广播电视报的转型应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在读者群体、报纸内容、报纸形态上实行转型,以中老年人群为目标读者,在报纸内容上与广电适度疏离,把握发展趋势,从而闯出一片新天地,在市场上得以长期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红旗 《今传媒》2012,(8):112-114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在自身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迫在眉睫。一些省级、城市广播电视报进行了大胆、激进的转型,业内人士和专家们也从理论上对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进行了探讨。广播电视报的转型应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在读者群体、报纸内容、报纸形态上实行转型,以中老年人群为目标读者,在报纸内容上与广电适度疏离,把握发展趋势,从而闯出一片新天地,在市场上得以长期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应如何增强可读性,真正办成读者“看电视少不了,不看电视也需要”的报纸?我认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读者的需求当作编者的追求。 以深入的调查了解读者。广播电视报是一张进入千家万户的影视文化报。报人面对的是广泛、复杂,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多层面的读者,如果报人只顾低头盲目办  相似文献   

14.
对广播电视报而言,报刊名称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单一媒体的封闭经营,而必须是与广播、电视的多媒体合作,并通过提供与广播、电视节目有关的内容,解答与节目有关的问题,从而正确地引导观众、听众收看收听节目,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最终形成报纸离不开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也离不开报纸的良性循环。不过,“合作”还只是传媒之间相互融  相似文献   

15.
在历次省级及全国的广播电视报的优稿评选中,人物通讯的优稿多且质量高,竞争尤为激烈,人物通讯之所以成为广播电视报的拳头产品,因为它具有容量大、范围广、写法活的特点,能够挖掘出人物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满足读者对影视名人的好奇心。广播电视报人物通讯的采写不同于广播电视,它可充分发挥报纸周期长、容量大的特点,灵活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手法,尽可能将采访对象由于声屏信息转瞬即逝的特点而来不及表现或读者从广播电视中难以体会到的内容叙述出来,给读者全新的感受;广播电视报的采访对象大多是公众人物,具有良…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种类性市场的萎缩、媒体竞争激烈及自身弱势等因素,作为有特定局限的非主流媒体的城市广播电视报,它的受众群体会日益减缩。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城市广播电视报的优势与局限,如何大胆而又不失审慎地调整和创新经营理念,努力构建特定商品的品牌效应,成了城市广播电视报走出困境和在未来的市场大潮中保住生存和发展空间所必需面对的问题。创新经营理念媒体经营的共性之一,是受众量带动广告收入。报纸发行量的多少,其首要条件是内容以及印刷质量等是否能赢得读者。我们有半垄断性的电视节目表资源,再辅之所发行地区读者所需要的内容和好的印刷,争取到一定的读者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里主要的问题不足坚守节目主阵地或向某类报纸(如都市报)靠拢,而是应注重经常地深入调查和监测,根据实际适时地调整所办报纸。近几年来,《淄博声屏报》多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广播电视报人一直是在不安与困惑中走过的。不安的是,报纸的发行量日渐下滑,难以遏止,广告创收日益艰难;困惑的是,广播电视报将来还有没有出路,出路在哪里?实事求是地讲,广播电视报人从事的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广播电视报无疑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产物,但它却随着广播电视的繁荣走着相反的路。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报从来未成过气候,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未形成独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作为广播电视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一环,在计划经济年代,一直强调要突出报纸的广电特性,即广播电视报一定要姓“电”,报纸的所有版面都要紧紧围绕广播、电视来带“电”作业。倘若刊登了与广播电视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即所谓“不带电”的内容纳入广播电视报版面,就会被认为违反了“行规”,是必须迅速加以纠正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广播电视报处于垄断地位,不存在发行问题,办得好点、差点,都不至于引发报纸的生存危机。循规蹈矩,抱守残缺尚能说得过去。拿《山东广播电视报》来说,当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凡商品都必须进入市场参与竟争。扬长避短是竞争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报纸如林的报业市场上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谁没有自家的特色,谁就没有地位。广播电视报来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力度强化“依附性”,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又必须善于借鉴,优化“超脱性”,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也许真正操作起来,前者较易行,后者却更难办。超脱性对于广播电视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广播电视报特性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不仅可以拓宽读者…  相似文献   

20.
《江西广播电视报》宛如一份精美的文化快餐。它色、香、味俱全,彩色套版,图文并茂,集文艺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它贴近生活,贴近人生,从中可以吸取丰富的营养素;信息反映快,文章短而有味,适应大众快节奏的生活需求,深受读者欢迎。它已成为城乡家庭的必读之物。在同行业的报纸中,《江西广播电视报》是较有特色的。一、栏目众多,内容丰富多彩《江西广播电视报》每周一出版,共16个版面,大小栏目20余个。大栏目有电视节目、荧屏导视、江西广播、文化看台、缤纷娱乐、星光灿烂、百姓广场、医疗保健、家庭·生活、文摘博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