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改革与中国特色──略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叶衷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深刻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非常重视反对党内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提出了关于反对错误倾向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党的十四大精神,正确开展反倾向斗争,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科学方法论初探胡涵锦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伟大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曲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  相似文献   

4.
准确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李合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的科学命题。1982年9月,他在为党的十二大所作的开幕词中深刻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  相似文献   

5.
正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品格,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组织系列活动,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举办"广西高校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右江革命根据地反腐倡廉历史经验"、"邓小平治腐理论"、"邓小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活的灵魂。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回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战略思想、科学论断和决策原则,无不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次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又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飞跃的驱动力:对反面教训的哲学思考1949年10月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我们做完了中国革命大文  相似文献   

8.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体会田建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继续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是很丰富的,教训也是不少的,需要我们高教战线的同志认真地进行总结。我认为,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凝结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全部实践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伟大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导航灯塔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与黄花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很看重黄花岗烈士墓,关心它的建设,百忙中多次致祭,或亲自去,或派人去。这是他重视自己开创的革命事业的表现,也有振奋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同志和民众的目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政党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留法勤工俭学对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法勤工俭学使邓小平放弃“实业救国”的幻想,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救国的道路;使邓小平得到了革命实践的锤炼,结识了一批革命同仁,为日后的革命活动奠定了基础;使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且眼界开阔,思想开放,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从中国现实出发,提出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思路,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创了我国政策性的开放模式,构建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开放格局,给予了科学的指导,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The anarchist‐inspired pedagogy of Henri Roorda van Eysinga (1870‐1925) had an important, and critical, influence on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education libertaire” ‐ a theory Inextricable from practice, and illuminated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Ecole Ferrer de Lausanne”, with which he was associated.. Roorda's role in promoting the “modern school’ principles of Francisco Ferrer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His reputation as “the soundest revolutionary of our age’ o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however, is largely unknown or forgotten.

Dutch by birth, Roorda grew up and remained in the “Suisse romande”, where his early exposure to the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 idealism of post‐Commune exiles like Kropotkin and (notably) Elisée Reclus had lasting consequences. Cited in “libertarian” and “new” education circles alike, his writing effectively addressed the twin “scientific” and “revolutionary” facets of Rousseau's pedagogical‐critical discourse. The dichotomies engendered by this Juxtaposition of a child‐centred ‘education intégrate” with a revolutionary‐fraternal ‘mentalité anarchiste” richly nuanced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pedagogy and the idiom of “education libertaire”.  相似文献   

16.
陕甘两地的革命领导人很早就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陕甘边革命时期以照金和南梁为中心领导和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他们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注意结合本地实际,紧密联系和依靠广大群众开展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建设。广大根据地军民的有益尝试和实践探索留给当代的现实启示是:必须保持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以群众标准检验工作,将群众工作路线方针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张新 《教学与研究》2007,1(7):17-22
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考察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是被无产阶级的实践证明了的科学体系.恩格斯晚年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没有抛弃共产主义目标,没有绝对放弃暴力革命的思想.恩格斯始终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而不是什么民主社会主义者.必须实事求是地理解和评价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我们构建大德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毛泽东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的经验和当时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发表了一批军事哲学著作。文中,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客观分析了敌我双方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力量对比,得出了科学的概括———军事辩证法,并成功的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从而揭示了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了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科学结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0.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对这一理论作出了突出而又独特的贡献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首探中国革命新道路 ;通过对革命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及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