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义”小学语文教材将整个小学作文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为初步训练阶段,重点进行词句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三年级)为过渡训练阶段,重点进行片断训练;第三阶段(四至六年级)为综合训练阶段,重点进行成篇作文的训练。因此,如何扎扎实实地抓好三年级的作文训练至关重要。它既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养成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第九 册共有24 篇课文。看图 学文2篇,讲 读课文16篇, 阅读课文6 篇:《卢沟桥的 狮子》、《鱼游 到了纸上》、 《黄河是怎样 变化的》、《高粱情》、《圆明园的毁灭》。教材按组编排,共编为7组。教材编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以篇的训练为重点,继续编排读写训练项目。 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开始进行篇的训练。围绕篇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6个读写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注意积累材料”、“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3.
紧扣训练重点。教材在听说训练方面,各有侧重点。听力训练方面,一年级结合拼音识字教学训练听的辨析能力,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听音辨字”、“争当小小播音员”、“绕口令”等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发音要领的基础上,读准字音;二、三年级结合句段教学,训练听的记忆能力。我们主要开展了“传悄悄话”、“听句子判正误”等活动,强化学生记的速度和听的准确度。 抓住教材延伸。小语听说训练教材向外延伸的深度和力度较强,对开阔思维、展开想象、扩大视野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根据故事开头续编故事》这课后,以《贪玩的小蚂…  相似文献   

4.
“读写例话”从小学语文第七册开始。它是在三年级对学生进行“观察事物、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抓事物的重点、抓事物的特点”这五个读写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侧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训练教材。第七册四个侧重“写”的重点训练以《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为中心,解决文章的内容问题。文章内容从哪里来?《怎样才会喜欢作文》已经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5.
从1985年秋开始,我县在纯侗区开展了“(侗汉)双语教学教改实验”。实验教材在1989年上期前是用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课本,对应加注侗文,编译成有汉语拼音、汉字、侗文三种记音符号的试用教材;从1989年下期起,改用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按一至四册句译为主、五册以上段译或篇译为主的原则改编成双语教材,继续试用。实验学校仍采取“学前班加全日制六年制”的学制。实验步骤大致分三大步:一是“母语启蒙”,在学前班教会侗文的声韵调,初步接触汉语拼音;二是“双语过渡”,采用双语教学法,让一年级的侗族儿童熟练地掌握侗文及汉语拼音的读写;三是“双语文教学”,从二年级起进行由浅入深的双语文阅读、写作训练,到高年级逐步学习记录、编译侗族口头文艺。  相似文献   

6.
扩段为篇指的是在连句成段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方法把一段话扩展为首尾完整的“篇”的一种训练方式。在中年级(第二学段)成篇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段外扩充法;段内扩充法;段内外结合扩充法。一、段外扩充法段外扩充法指的是,把一段话添加上开头和结尾,使之成为首尾完整的“三段式”的篇。在中年级实验教材中,开头与结尾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开头、三种结尾。(一)五种开头1.开门见山式:文章一下笔就先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物,然后再叙述主要内容。例:《绝招》(三年级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下同)“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处在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也就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要求,将整个小学作文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年级):初步训练阶段。重点进行词句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3年级):过渡训练阶段,重点进行片断训练,第三阶段(4—6年级):综合训练阶段。重点进行成篇作文的训练。由此看来,三年级的片段训练是连接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从词句到篇章的“过渡”桥梁。这就是  相似文献   

8.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以二、三年级为实验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写作要数量、质量双发展,为提高阶段(四、五年级)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起步阶段(一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兴趣中提高作文水平。一、从内容入手,进行兴趣作文二、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观察能力较低,一提起作文往往感到无物可写,有为难情绪。怎样打破这种僵局呢?《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各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本着读写结合的原则,配合教材中的安排,结合我区情况,安排了一个“四步驟八阶段”的作文训练序列。第一步:说话训练训练内容:①说一句、几句完整、连贯的话。②说一段连贯的话。训练年级;一、二年级训练要求: 1.能说一句、几句完整、连贯的活,到一段连贯的话。 2.能说普通话。要求吐字清晰,速度适当,语气得当,态度自然大方,有一定感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大面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近几年来,我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凭借《小学作文》实验教材,认真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成效较为明显。我的做法是:一、找准仿效范例,引导学生作文每个学期,《小学作文》均安排了30次训练。每次训练一般都安排了一、两篇范文,有的还有三、四篇。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训练的“内容”、“要求”,面向多数同学,去找准最切合实际的“范文”,使学生有例可仿,有话可讲。如做五年级上学期《小学作文》训练4,供学习的例文有两篇,我选用了范文(一):读《落花生》。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他们便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作文教学也一直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北师大教材的作文安排更是伤透了老师们的脑筋.三年级上、下册的教材各安排了1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笔下生花”的内容,一学期下来一共要求写12篇作文.而在这之前的一、二年级对孩子的写话又是怎样要求的呢?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有了写话的要求,但是只需写一句话对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交代清楚即可,二年级上期教材的要求是5篇日记和1个留言条,二年级下册教参要求重视写话的“量”,而写话训练也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经过再三的思索,我把三年级的作文训练进行了规划,分四步走,每周都按照这个规划去做.  相似文献   

12.
一、集束型活动作文教学的提出 现实的作文教学现状并不容人乐观。现用教材中虽有作文训练安排,但是,有的训练内容与本单元阅读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关联,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七《记一件打动我们心灵的事》、五年级上册习作五《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的训练内容情感、兴趣指向单一,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不感兴趣,无话可说,有的甚至会使儿童受伤的情感雪上加霜,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二的“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以及习作四的“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等等。  相似文献   

13.
句群读写训练在小学二、三年级阅读教学中占有异乎寻常的地位,它是由读写句子向读写段篇过渡的桥梁,也是作文教学启蒙的必然过程.此段教学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影响学生的作文习惯和思维轨迹.  相似文献   

14.
现行全国通用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对作文教学作了精心的安排,提供了一系列的训练教材。我们在使用这套课本,根据每册教材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必须对全套课本中的作文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每册乃至每次作文训练的地位和作用。现就全套课本的作文教材作一个粗浅的分析。一、教材编排的特点作文教材的编排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各类教材,融为一体。作文教材主要有“习作例文”、“读写例话”、“说写练习”三类。全套课本共安排了20篇“习作例文”,16篇侧重于写的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是以“训练组”为单位编排的。每组突出一个“读”和“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目的是为了加强中高年级读写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我们教学时必须认准每个训练组的教学目标,在进行一组教学的过程中把训练重点有层次分步落实到每篇的课例中去,对知识点的训练要做到课课扎实,步步到位。下面以五年制第九册第3组为例谈谈在进行一组教学的过程中怎样落实重点训练项目。本组有三篇课文《古诗三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胡萝卜》和一篇读写例话《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6.
四年级下学期,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明显地向前跨进了一步,这从阅读教材第一篇读写例话《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个学期,将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一步,十分必要又相当艰巨。否则,许多学生直至毕业,仍然写不出“中心明确”的作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不少地方参照苏联作文教学程序,进行探讨研究的“课内素描”,确是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基本功训练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使“课内素描”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紧扣重点训练项目。因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在三年级就安排了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特别是四、五年级,编者按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安排了读写两根链条,环环紧扣,循序渐进地  相似文献   

18.
一、体例、内容《语文世界·作文教程》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分级编写的作文教材。它按“写作训练”与“写作基础”双线并进系统和逐级达标的构架来设计体例,下面以第四学段(7-9年级)为例加以说明。(一)写作训练体例:第一步,写什么;第二步,找材料;第三步,怎么写;第四步,写得妙。按照这四步,教师引导学生分层训练。最后,“我来试一试”和“我们都来练一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习作,以掌握习作的技能、技巧。例如,第七级第三讲:说说老师。导入新课:以《好大一棵树》的歌词开头,引出话题:“老师是人类的工…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l—2年级)启蒙训练阶段,重点进行词句训练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3—4年级上学期)过渡训练阶段,由词训练逐步过渡到片断训练.第三阶段(4年级下学期—6年级)篇章综合训练阶段,要求学生达到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四年级上学期的作文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体系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在片断训练中,要继续巩固低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的词句训练,要求学生在写一个片断时,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2)四年级上学期与三年级下学期都要求学生写片断,但训练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年级下学期只是提出“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片断”.(3)四年级上学期的片段训练是中年级连句成段训练向高年级篇章过渡的桥梁,因此,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要紧扣“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这个读写训练重点,有目的地渗透有关篇的知识,为学生进入高年级的篇章训练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五年七月三十日——八月四日,我们赴京参加了《作文三级训练联合体》会议,系统地聆听了高原、刘(月出)(月出)老师“作文三级训练体系”讲学,受到很大启发.当时我订购了作文三级训练《实验课本》一百多册,回宁后,于一九八五年秋开始,在我校高一(两个班)初一(三个班)中进行实验.下面是我们一年来的实验体会.1.摆好作文三级训练与教统编教材的关系:有人担心,教统编教材,又要进行系统的作文训练,时间可能不够用.实际不然,如初一每册统编课本为30课,每课平均2.5课时,为75课时,占全学期三分之(?)教学时数,剩下的时间可用于教《实验课本》.当然为适应作文三级训练,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三段制”,即:第一节课介绍作者,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