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教育中,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均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家庭和社会,二者对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如家教名言中所说的"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拓宽教育思路,在发挥教师和学校能力的同时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从而营造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正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在这种趋势下,学校、家庭、社会将构成个体成长的一体化环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发生重要影响。这一发展趋势决定了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  相似文献   

3.
谭虎 《江西教育》2007,(2):21-22
我们党历来高度关心重视下一代的成长,把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视为执政兴国的一大要务。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实践表明,教育事业只重视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数亿个家庭天天在进行的教子育女工作视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目标才可能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家庭参与学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家长委员会曾经在协调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能真正推动有效教育共同体的形成。学校议事会制度是一个新的探索,虽然在实际操作层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却能够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它为和谐教育生态环境的架构而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的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在一个由现代媒体组合而成的社会大教育环境中,无线电广播、闭路电视、微机网络、多媒体的组合等已广泛服务于社会、学校、家庭。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试图就此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的大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内容,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全体公民为对象,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大众化、终生化为目标的社会性、开放性、民主性和多样性的教育。由于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从而把教育从学校的课堂和校园解放出来,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全体公民,把教育时段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终生,把教育场所从学校校园扩大到社会乃至家庭,把教育手段从单一的课堂面授扩大到函授、自考乃至应用广播、电视、卫星节目及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的教育教学等等。这不能不说…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代家庭的性质与职能、家庭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家庭与学校的关系都有变化。在现代社会 ,家庭的教育职能趋向衰退。而学校不仅承担固有的教育职能 ,而且代替家庭承担附加的“照管 (未成年人 )”职能 ;另一方面 ,家庭接替学校承担它难以胜任的教育职能 ,使孩子不遗余力地充实在学校吃不饱的肠胃。这使得现代社会中家庭与学校双方的职能出现错位。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适应社会的发展 ,目前 ,发达国家以家长 (包括未来的家长 )为对象的双亲教育活动日趋活跃 ,这些活动将促进家庭教育从经济型向理智型转化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的问题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监护失位、亲情失位、教育失位等方面。根据目前现状并结合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学习和生活上的关爱,建立并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关爱网络。  相似文献   

9.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整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司其职而又相互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失误或者失职都会造成文化缺陷,形成社会发展障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应强调人性理性。只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力合作,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现代意识和人格特征,才能构筑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连接和联系、协同作用完成教育年轻一代任务,使之不仅能接受和继承优秀文化,并且能为文化改进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家庭、学校、社会和大众传播媒介四者合称教育机构群。它是一个现代教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教育机构地位的相对升降对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教育机构群的现代意义在于时代需要它的群体合力,即四者同心协力、互助互补,从而使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这对矛盾在这种合力的作用下得到新的调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当今社会 ,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谁也无法把人的全部教育任务承担起来 ,现代教育已发展成为一种开放性教育 ,“教育社会化 ,社会教育化”将成为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学校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思想 ,树立大教育观 ,和世界教育接轨 ,与社会生活同步 ,走出教材 ,迈出围墙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教育网络 ,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大力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 ,编好与世界教育接轨的宽…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学校教育的全面推进,谁也无法回避当前这么一个社会现实:过重的学业负担,正在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这种过重负担既来自学校,也来自于部分家庭,因此,减负是一个社会问题。江泽民主席在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社会各个方  相似文献   

13.
骆风 《甘肃教育》2011,(1):96-96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构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种教育的基本形式中,家庭教育是开展最早、范围最广泛、方法最为灵活的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伴随家庭生活而进行的教育,它更多地诉诸情感,伴有情感性特征,因而能够给孩子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萱 《上海教育》2016,(Z1):38-39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生活的一致,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管理的开放化、民主化和学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从封闭的学校自我管理,转向社会、家庭参与学校管理,这就决定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必然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只有坚持以人本思想构建和处理家校关系,才能最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基础教育转型以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都离不开家校合作,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机制已成为让家长进入学校、了解学校、评价学校、监督学校、参与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若要立足本质,拓展外延,就要认真开展多渠道的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工作,逐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并融入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才能真正让孩子们从中获得全方面的成长。不少家长对于自己的事业都能经营得井井有条,但面对教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双向活动。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学手段,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17.
周恩联 《考试周刊》2010,(23):44-4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正在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人的一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整个社会。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构成学生成长的一体化环境,整个社会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学校要向社会开放,而且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的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先生就曾经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好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是为了不教,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依托网络技术创建的"网上家长学校"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新跨越,架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联系的桥梁,方便、快捷、高效,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尤其是对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后,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的愿望更加迫切。可以这样说,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对一个家庭而言,孩子有了希望,这个家庭就有了希望。更多的家庭有了希望,社会才会安定和谐。教育公平涵盖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及未来发展机会公平,涉及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教育不公平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现象: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地区之间教育不公平、同类学校之间教育不公平、不同群体之间教育不公平。如何破解教育不公平这一难题?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无疑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努力开展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开展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且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三者的优化组合,以期实现成功的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无疑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发面的共同努力。传统教育观更重视学校教育,但现代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