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大语文观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趋势。开放式教学和封闭训练孰优孰劣?语文课是应该到广阔天地中去上,还是拘于讲台方寸之地?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自读,自得,自悟,还是教师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让学生去机械地记忆?我从两节阅读课例(低年级《影子》和高年级《激光》)中深受启发。现就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九册第27 ̄28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5.6÷716.8÷87.2÷0.92.4÷1.2二、创设情境,巧妙铺垫1.拍节奏游戏。师:刚才口算时同学们注意力非常集中,比较紧张,接下来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拍节奏的游戏好不好?出示:×××师:会拍吗?(学生齐拍。)师:为什么会拍得那么整齐?如果老师不喊“停”,一直这样不断地重复下去,你们要拍多少次?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板书:不断地重复出现有限无限)2.聊天。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师:是啊!如果天天是星期六该多好啊。这个愿望可能吗?为什么?几天重复一次?是…  相似文献   

3.
一、手脚动起来,引发探究的契机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教学中我经常创设各种各样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动起来.在游戏情境中,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趣、事半功倍. 在教学《我的影子》一课时,我为孩子们准备了有关影子的视频,我没有过多地讲解,只提示孩子们去观察认识影子的长短、大小以及一些漂亮的手影是怎样比划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一、游戏活动,导入新课。 (师生在操场上进行) 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筋骨热热身,一起来! 向前迈两步,向后退三步。向左弯弯腰,向右踢踢腿。双手向上拍拍拍,双手向下拍拍拍。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带劲儿!你们留心刚才的活动用到哪些方向词语了吗?  相似文献   

5.
一、在情境中导入我们都知道,人的思维活动不是随便产生的,必须借助于自然环境的刺激作用,如果教师能用游戏、小魔术、实验、讲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就会在观察到现象和事物时油然产生接近自然的心理。如:教学《影子》时,教师用投影仪投放出小狗、小猫、鸽子等手影,让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探究有关影子的“学问”;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做了一个热水小喷泉的实验,紧接着教师引导问:是什么原因使水如喷泉般的喷射出来的呢?这就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二、在实践中认识学生在情境之中产生的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6.
过去曾有“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装”的说法。新课改以来,这个筐似乎更大了。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画画、做游戏,还可以让学生表演、拍电视剧……教学内容过度开放,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读了吉春亚老师的《语文课,把根留住(》见本刊今年第5期)之后,心中豁然开朗,长期以来浮躁、迷茫的心也随之踏实了许多。是呀!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地教语文,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文,这不正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本色语文课吗?《田忌赛马》这篇课文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历史故事,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科…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要求: 1.学生跟着老师在伴奏下唱歌、表演,努力做到唱歌、跳舞时大家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让“布娃娃走步、跳舞”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二、教学过程: 1.全体幼儿听着《进行曲》,学做解放军走步进入大礼堂坐下,练习“拍拍小手,点点头”的动作。 2.复习唱《摇啊摇》: ①全体幼儿学老师抱布娃娃唱一次。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游戏情境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围小。在导入环节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创设一种游戏情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领悟数学知识的乐趣。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可设计如下游戏: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来做游戏,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教师拍手一次,拍肩两次,重复做三次,然后问“:谁知道接下去该怎么拍,为什么?”学生高兴极了,纷纷拍了起来,这时让同学们互相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样拍的,然…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27页)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又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毫无疑问,只有让学生进行自改作文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这种能力。我在指导学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提出的"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教法,突出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既要让学生学得主动,又要达到会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掌握其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呢?我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一、扣题引思,知"内容"  相似文献   

11.
拍手算数     
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 ,有目的地让他们做有趣的拍手游戏。在学生拍手作乐时 ,进行数学计算入门教学。例如 ,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内容 ,教师可边让学生拍手 ,边问 :你拍 1,我拍2 ,我们共拍多少 1?你拍 5 ,我拍 4,两人共拍多少 1?我拍8,你拍 5 ,他拍 3,我比他拍多多少 ?你比我拍少多少 ?这样 ,学生一边拍 ,一边数 ,数错再来拍 ,拍了又再数。在这样的游戏教学中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拍手算数$大化县实验小学@黄小红  相似文献   

12.
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把“拍字游戏”带入课堂,取得较好效果,在河北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优质教学观摩活动”中得到专家和同仁们的肯定。一、游戏准备:学新课前让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制成卡片,一方面让学生对要认的字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生做的卡片有五星卡、苹果卡、花儿卡……二、游戏方法:在识字教学后,一般以四人为一组,把字卡摆放在桌上,由其中一个学生读字,其他学生拍所读的字,谁最先拍到,卡片则归谁。一轮过后,得到最多卡片的同学主持进行第二轮的拍卡游戏,玩的时间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三…  相似文献   

13.
一、游戏在新课导入当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新歌教学之前,运用儿童日常喜爱的游戏导入,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打花巴掌》一课,先组织学生玩一个熟悉的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游戏之后向学生介绍,北京的小朋友把这种游戏叫《打花巴掌》,学生们可以边拍手边按季节数花名,而且念着合辙压韵的顺口溜,不但能说,而且会唱。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阅读》,与原《语文》课本相比,篇目多。多了近三分之一,还多出一本《作文·汉语》来。内容广。且每周只能上四课时。若沿用旧方法教学,显然不行。怎么办? 我在初一两学期的语文教学中,对“自读课文”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将课文中“阅读练习”设计细,且随自然段在右边设计安排了小问题的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尽可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二是对其它自读课文采取“学生预习、自读、提问、讨论,教师答疑”的方法进行教学。一般都利用一课时时间完成。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以来虽然小学语言教学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步取得了较大的变化,但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还是教师独掌一面,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考试前还是划着所谓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去背诵和记忆。确认关键语言部分,总结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归纳写作教学的种种方法,让学生做笔记,盲目地去背诵整篇课文内容,在考试中虽然获得了高分,但是这种过度依赖于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日常的生活脱离了重要的关系。语文的教学一旦离开了教室,就不会在日常生活中看见它的影子;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一旦离开了生活,语文就失去了色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语文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看见语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一、寓自然教学与游戏中  自然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做游戏。游戏能提高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提高学习兴趣。义务教育小学低年级自然(试用)教材中有很多游戏的内容,十分吸引小学生,如《磁铁游戏》中的巧取别针,《摩擦起电》中的会飞的鱼;《“土”电话》中的打电话游戏,《影子》中的手影游戏等等。这些都是将自然中的科学活动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的范例,在其他课中也可以创编出游戏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安排游戏,有的课需要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揭示新课,引入新知,如《影子》、《摩擦…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第二册《影子》一课 ,主要要求学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影子的方向及长短变化。在讲授这节课时 ,我的作法是 :一、游戏激趣创情境 ,引出疑问导入新课为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首先打开投影机 ,给学生表演了几种手影 ,学生看后 ,都争着要前来表演 ,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影子”这一自然现象上来。出示课题后 ,引导学生思考 :影子有很多秘密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将本课仅有两个问题 ,“怎样才有影子 ?”“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这样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求新知。二、以实验启发思维 ,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自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做:一、让学生自主决定预习方式,激发阅读兴趣预习是阅读教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要求:1.学生跟着老师在伴奏下唱歌、表演,努力做到唱歌、跳舞时大家一起开始和结束。2.通过让“布娃娃走步、跳舞”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二、教学过程: 1.全体幼儿听着《进行曲》,学做解放军走步进入大礼堂坐下,练习“拍拍小手,点点头”的动作。2.复习唱《摇啊摇》: ①全体幼儿学老师抱布娃娃唱一次。②分组让幼儿上来,练习抱布娃娃演唱一次。③请个别演唱好的幼儿示范一次。3.老师用布娃娃走步、跳舞,训练幼儿  相似文献   

20.
在 3 0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 ,我不断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遵循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变灌输式为启发式 ,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 ,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  要提高课堂效益 ,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灵活地、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有人曾用精妙的比喻对教与学谁为主体作过生动的表述 :老师带领学生过河 ,河上没有桥 :是将学生一个个背过去呢 ,还是教他们学会搭桥的本领 ;让他们自己动手搭桥过河呢 ?我的观点是 :教学生学会搭桥本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