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微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学科与经济学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利用数学定量分析解决经济领域方面的问题已成为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经济学走向了定量化.微积分作为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习经济学的必备知识,本文着重讨论了微积分在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一些应用,即计算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利润并解释其经济意义,寻求最小生产成本或制定最大利润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2.
温少挺  李晓东 《考试周刊》2012,(14):162-163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本文试图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揭示教学中的诸多现象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据此提出对教学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边际效益,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边际学派,是西方经济学有影响的学派;边际分析方法,则是西方经济学经常运用的研究方法。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这种“边际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边际效益的思想,在西方近现代经济学中出现的比较早而且普遍。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生至今已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以后四个阶段。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李嘉图,最早提出“收益递减规律”命题。18世纪末叶,随  相似文献   

4.
"边际"与"弹性"是导数在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应用。本文主要是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针对"边际"与"弹性"的概念,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从绝对量变化和相对量变化的角度,探讨"边际"和"弹性"概念的经济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本文试图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石油工业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教学中的诸多现象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据此提出对教学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含义是对某种物品的消费达到一定量后,则随着消费量的增  相似文献   

6.
谈谈“边际”概念的教学□高秀彬应用定量分析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内的问题业已成为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专数学教学中,坚持“加强直观、降低理论、保证重点、加强应用”的教学原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有关数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十...  相似文献   

7.
甘宜沅 《高教论坛》2007,(6):126-129
效用概念是微观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而边际分析法的广泛运用使得经济学家对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在科学的意义上揭示各种经济现象和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显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效用概念和边际分析法,对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此外,论文还对效用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习、了解函数的导数知识,高中数学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三册(选修1))把企业的边际成本作为导数的背景知识.从历史角度来看,导数直接产生于牛顿的瞬时速度和费尔马的曲线的切线,边际成本理论只是导数在经济学中具体运用,同时导数被引进经济学后,使经济学研究更加深入,研究方法上由过去的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导数是求解经济问题的最常用的工具。利用导数求解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与掌握经济领域中的变化率问题。而其中最典型的是“边际”与“弹性”的概念。涉及“边际”与“弹性”的概念非常多,如边际成本函数、边际收益函数、边际需求函数、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等。要掌握它们在经济中的应用,必须深刻理解这些重要概念的经济意义。为此本文从以下四点来介绍。一、几个重要概念1、“边际”与“平均”“边际”这个概念是经济学中涉及到变化率的重要概念。它是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化身。它表示自变量x的某一个值的“边缘上”时…  相似文献   

10.
微积分的引入确立了边际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边际分析早在边沁时代就出现了,但引入数学微积分带来个人争取极大化经济均衡点的处理,才使得边际分析成为可能.边际分析的数学含义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化时,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这种分析正是用微积分来完成的.边际分析的产生确立了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为视角,分析了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收效不明显现象产生的原因,论证了听力教学的边际效益在于抓准教学时机,雪中送炭。从而得出只有在教学强度的施与及教学材料的选取都适中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在探索增加教学边际效益的方法这一过程中,为听力教学法改革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它是在研究经济增长从递减到递增的轨迹中,总结工业经济时代的经验规律和要素组合,构建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递增理论。开创经济增长永续可能性的理论研究,填补当代经济学增长理论的空白,为21世纪企业创造财富提供崭新的理论法宝。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理论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分析了当前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应用边际效益理论提高语法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并提出边际效益理论应用的关键在于语法教学内容的取舍,结合学习者特点选择合适的语法呈现及巩固方式。  相似文献   

14.
由黄宗智“过密化”假设引出两个问题。一是边际分析和超边际分析对研究中国小农经济的适用性,二是中国小农的双重性。传统的农业生产函数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边际分析就是用生产函数研究经济现象。新古典生产函数是建立在f(x)连续基础上,就劳动要素投入必须连续来说,边际分析对中国小农家庭种植业不适用。新古典分析框架把消费者和生产者绝对分离,新兴古典经济学假定消费者和生产者不分离.并用超边际分析简化角点解求解步骤。但超边际分析能否处理中国小农户生产的非连续函数,还需要继续讨论。离散时间下的小农生产者最大化问题可以建立拉格朗日函数,而拉格朗日方法又无法解决角点解问题中有一变量的取值为零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王国辉 《高教论坛》2008,(1):107-109
经济学教学适当应用比喻,把一些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原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丰富有趣的联想,使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在弹性的教学中巧用人物比喻,在讲授消费者均衡时巧用猪和狐狸的比喻,在讲授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中引入藤和猴子的比喻,在讲授利润最大化条件时引入猴子下山的比喻,讲授厂商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间时引入篮球队的比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中国经济的转型,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原理指导我们的经济实践,这是在理论、实践、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以历史的、辨证的观点,从经济学的历史作用,哲学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经济学的核心基础课地位,以此促进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更好地把握经济学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对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帝国主义兴起并不断扩张,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规律自然也要被借用,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多视角、全方位分析问题有助于认清问题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但拓展不能滥用,必须准确把握和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规律指向的对象需要拓展,规律成立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且规律表明的是最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帝国主义兴起并不断扩张,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规律自然也要被借用,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多视角、全方位分析问题有助于认清问题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但拓展不能滥用,必须准确把握和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规律指向的对象需要拓展,规律成立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且规律表明的是最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多具体的例子。掌握导数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学中常见函数的概念非常重要,从高等数学中的基本理论---导数概念出发,引出了经济学中的重要的边际和弹性问题,用数学思想方法在经济学上的应用,以阐明高等数学处理复杂经济问题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学派即历史学派和边际效用学派围绕着斯密的经济学理论的争论和对立.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解读,并试着结合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斯密对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的把握中,梳理出解决斯密问题的伦理学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