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锣鼓声声响青山山花开放满山崖贫下中农送我上大学村头话别情满怀老支书手捧宝书送给我要我此去心更红、劲更大老大娘送我一双长征鞋要我在新的征途上大步跨小弟弟摘来一束向阳花  相似文献   

2.
邱兴玉 《师道》2006,(8):56-57
印象之中,给父亲写信最多的时候,是上大学的四年。那时,几乎一个礼拜就要写一封。记忆中的星期日实际上就是“写信日”。去年,带妻子女儿回家看望父亲。回来后,妻子慧萍告诉我,她在老家翻看了我上大学时写给父亲的许多信。她挖苦我说:“你还真能写,不是三四页,就是七八页。每封信上都不提‘钱’字,可每封信实际上就两个字:‘要钱’!”我无言以对。因为她的话不能说不对。她的一番奚落,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父母,一共生养了我们六个儿女。父母在我身上操心最多,花费也最多。印象之中,父亲是非常开朗乐观的。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捎着我去…  相似文献   

3.
女儿就要离开家,到遥远的城市去了。接到女儿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这当妈妈的心中不知是喜是忧……女儿18岁了,还一刻不曾离开过我的身边,就在昨晚她还和爸爸妈妈挤在一个床上撒娇,可现在她要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城市去上大学了。一想到这儿,就止不住泪如泉涌。朋友们看着不理解,在一边不停地劝:“孩子上大学是喜事,哭什么?”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孩子不是去上大学,而是去老山前线一样……  相似文献   

4.
奇枕     
2335年的一天,我的星际电话响了,里面传出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哈哈,原来是我在星际大学的同学一泰坦特尔,他邀我去他的新家一火星新村去做客。我马上就答应了。要知道,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可不多了,大家都响应号召去火星建设新的家园。要不是我刚刚调任星际研究中心主任,必须得  相似文献   

5.
"……终于结束了高中的生活,在大学我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并且全心全意的去谈一次恋爱……"这是在来上大学之前的笔迹.  相似文献   

6.
一页崭新的日历,一个飞跃而来的新年! 小草说,我要长得更繁茂,给大地织一片辽阔的绿毯。我要邀请牛和马,还有羊儿来玩耍,听它们赞美花朵的美丽和嫩草的甜香。老熊伸了个懒腰说,我还要睡一会儿,我想等我醒来.我会有力量去捉鱼,去爬树,去偷吃野蜂蜜……  相似文献   

7.
回顾一年来做科研助手的前前后后,我惊奇地发现,现在的自己和初入大学时相比,无论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实践能力上,都已经有了一个质的变化。1988年9月,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迈入了大学校园。一个星期的课下来,深感大学和中学的确不一样。大学的老师一上讲台,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90分钟下来,一本书哗哗翻过了几十页。要想在课上把这些东西都弄懂确实不易。完成作业、对付考试也全靠自己的课外功夫。另外,在大学里,除了上课外,大部分是课余时间,怎样安排和  相似文献   

8.
邻居家的大哥哥考上了大学,我的女儿也为他高兴。她凑在我耳边悄悄说:“将来我也要上大学,还要考研究生。”我听了当然很高兴,但是回过头来一想,又似乎有点儿担忧。邻居家的那位大哥哥,是没有时间去体谅父母的,有时候对饭桌上的菜不满意,皱  相似文献   

9.
上大学去     
又可以考大学了吗?好像是真的!上大学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做的一件事,但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然后就没有了高考这回事,一直到1977年。那年夏末,我从插队的村子回到县城去看望中学时的老师,老师告诉我:也许,可能,听说,要恢复高考了,可以通过考试上大学了!  相似文献   

10.
哥哥对我说:我开了间小工厂,我要拼一次,免得老来后悔。行了就挣点钱发点小财,失败了大不了就再去打工。离儿子上大学还有8年,为了他,我也得试一  相似文献   

11.
自上大学以来,我就开始陆陆续续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湖南还没有我的足迹。如果有机会去湖南,我一定要去《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去看看,看看这是怎样一个工作团队,能征服这么多读者和作者,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相似文献   

12.
姐姐     
小某 《当代职校生》2011,(11):42-42
最近习惯做好多好多的梦,梦里你骑着单车风风火火,要去麦田走走,脸上全是高兴的神情。最近习惯写一页一页的信,信纸的玫瑰花香快要消失殆尽,我还在窗台等着蝴蝶。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去年上小学一年级。一次语文测验后他将试卷带回家给我看。在一道填空题“我们也去___”后面他填的是“帮助大人扫雪”,结果老师打了“×”。我看不出错在哪里。孩子把教科书翻到105页,说老师要他们照书上的句子填“(我们也去)帮忙”,否则就算错。这是为什么?孩子瞪着一双  相似文献   

14.
四年级暑假的时候,妈妈说要给我报一个新概念英语补习班,我坚决反对,可是妈妈并不理会我的意见,硬是给我报了名。我没有办法,只好乖乖地去上课。第一节课,我感觉课程并不难。但老师留作业的时候,我吃了一惊:我居然得把练习册上满满五页的习题做完,再把所有学过的  相似文献   

15.
从小学课本上学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开始,到初中高中每一次的考试和升学,我都抱着一颗坚定无比的决心,那就是"我要去北京上大学"。并且因为想保留对北京的新鲜感和兴趣,在初中毕业时坚定地拒绝了姑姑带我去北京七天旅游的机会。可是十年寒窗,因为自己一直弥补不了的偏科缺陷,最后的高考成绩却难以成全我去往北京任何一所一本的理想大学。辗转反侧几个夜晚之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大学     
赵丽宏 《大学时代》2003,(11):26-27
1978年初春,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提着简单的行李,从家里出来。父亲执意要送我,他很兴奋,因为,他的在乡下“插队”多年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今天要到华东师范大学去报到了。1977年秋天,无数像我一样超龄的考生走进考场,在飘着油墨清香的考卷上,追寻那耽误了十多年的宝贵时光。上大学,对我来说,就像做梦一样。我没让父亲送我去学校,他站在弄堂口向我挥手。我发现,白发苍苍的父亲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相似文献   

17.
又把《成长教育》这部电影翻出来看了两遍。 伴随着电影的结尾曲,我脑海里依旧在回放着珍妮一脸真诚地对着校长说:“我要的生活,是没有捷径的。现在我知道,我得去上大学。”  相似文献   

18.
大约两周前,我应邀去一所大学为一场比赛做裁判。我注意到参赛者每人得到一张纸片,他们要就某个话题在上面写上三言两语,然后再用3分钟陈述自己的观点。大家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先后次序.  相似文献   

19.
去德国福克旺艺术大学看我的戏排练演出,在教授的家宴上结识了一位中学校长,聊起各国教育体制的异同,我吃惊地得知,德国近半个世纪来有个趋势,与美国和中国都相反——中学毕业生上大学的比例不升反降.上世纪60年代末期,想上大学的德国高中毕业生几乎都上了,而现在却差不多只有30%升入大学,多数人不是直接开始工作就是去职业训练学校.乍一听,他们大学毛入学率降低的幅度大得太惊人了;但再仔细一问,那里的不少职业学校在中国也可以算大学了,因为多数要在高中毕业后学上3年——德国的高中还特严,必须修满9个科目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我的寒假之旅,是一本用15页纸装订在一起的书。 当我和好朋友放下背了一学期的书包,一起玩耍的时候,寒假之旅就悄悄地开始了。我对我们中华的文化精华——汉字情有独钟,我要让妈妈帮我报名参加书法班,去接触这门神奇的艺术,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