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考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中考地理复习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中考也发生了变化。虽然中考的最终结果还是以成绩的形式呈现,但是中考内容越来越偏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核。面对这一变化,中考地理的复习工作也应该有所调整,走出以成绩为中心的复习套路。具体该如何做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的复习是一个浩瀚的系统工程,由于地理知识包罗万千,内容丰富,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在进行地理复习时往往有厌学情绪,积极性不高,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不佳,这反过来将导致学生对地理复习提不起兴趣,在复习的关键时刻浪费了大把的时间。本文将分析当前高中地理复习出现的问题,并浅析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地理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很多同学会感到知识杂乱无章,翻开课本什么都会,合上课本却什么也回忆不起来,这是没有掌握复习方法的表现。因而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经验,笔者认为抓住如下“四要领”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区域地理是传统地理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在近几年的全国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区域地理在高考中成为学科内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考查的平台;是开放性研究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平台;是体现知识与能力辩证关系的平台。区域地理在初中开设,学生基础很差,考生普遍感到难度大,总体得分率比较低。因此,重视区域地理复习,是考生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复习区域地理最基本的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确定区域位置,学会空间定位是区域地理复习的出发点和基本点在阅读区域地图时,利用图中的经纬度是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手段。如欧…  相似文献   

5.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繁多,这让辅导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师感到时间紧、压力大。而大多数学生提到地理复习也常感到束手无策、没有头绪,随之复习兴趣和劲头就会减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尝试把日常的生活现象、社会热点焦点、时事新闻作为地理教学的新鲜“血液”注入地理复习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出来与大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是考生最易感到困惑,也是失分较多的部分,如何提高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效率,更好地衔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调动学生复习高中区域地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成了老师们共同思考的重要话题。文章对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策略进行刍议,希望给其他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理课复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每个地理老师所要探索研究的问题.我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摸索,觉得在复习阶段重视比较法的应用和各类图表的使用,效果比较好,同学们比较满意.(一)重视比较法的应用.运用比较法复习,不仅可以帮助同学加强记忆地理知识,理清头绪,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比较,可以区别一个区域和另一个区域的异同点,一个国家和另—个国家的异同点.中国和世界地理许多内容都可使用分析比较法复习.例如青藏高原和巴西高原二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通过列表一目了然,学生记忆时感到轻松。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老师,深刻认识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还没有很明确的方向,就是不知道怎么学好地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正确,这也是大多数学科都存在的一个教育问题。本文结合初中生地理学习的现状以及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充分分析了地理教学中导致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策略指导,希望学生能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中考的复习阶段,做到不骄不躁,稳步扎实,理清思路。在地理复习策略的指导方面,本文也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探讨,希望对广大地理学习感到迷茫的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掌握字词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期末时,认真引导学生搞好字词复习,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般的复习方法,不外乎死记硬背,重复抄写。但这种机械、单调的复习,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也会出现辨其形而不知其解,识其字而不知其用的现象,因此收效不佳。本期期末已到,进入了复习阶段,在引导四年级学生进行字词复习时,我想到字词复习也要讲求趣味性,于是,我作了这样一种尝试。我说:“请同学们从课本中任何一课里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毕业复习中,解析几何是学生感到困难的一科,其困难点主要是:(1)抓不住规律,不会用解析的思想去分析、研究问题;(2)掌握不好标准,对复习应到什么程度感到心里没数。本文结合这几年解析几何的复习谈几点体会。一、全面复习、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是搞好复习的基础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结构这很重要。但这点还比较容易做到,而要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就不太容易了。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复习,才能达到深刻理解。如复习双曲线切线这一内容,开始时可以采用目录式引导学生回忆:对双曲线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考的改革,文科综合试卷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会有新的变化。为此,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应该立足单科、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拟出专题、加强渗透、联系热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复习有的放矢,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落实好复习过程与环节(一)精心策划,重组教材,夯实基础。高三地理复习是对中学地理内容进行全面复习,但由于此时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生疏,还要学习选修内容,这就使得高三地理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决定各章节的用力程度,并精心策划,重组教材,严格按计划科学地安排和组织复习,以打…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虽然内容较简单,但它属于地理科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夯基内容,对于提升公民的地理常识和地理素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地理高考是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地理素养的一种考查形式,一轮复习在地理高考复习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板图、板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起到的作用。而且学生乐于接受地理信息,易于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应用板图和板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教育部规定:新高考地理只考必修课内容,如果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花较大的精力去复习区域地理,只会加重学生负担,与高考改革的初衷相违背.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复习中国地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高三地理复习课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课堂效率不高的缺点,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战"之中。笔者在近年的高三地理复习课中尝试"一题复习法",效果较好。"一题复习法"是指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上,对于某一主题内容、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围绕复习目标,创设一个情景,通过对情景素材的不断挖掘,从而设置一组问题,让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和问答中不断复习知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会考是高中学生地理课的水平过关考试。既是考核学生掌握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标志,也是检查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地理会考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尤其在最后综合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点和图表,都有手足无措,不知从何抓起的感觉,如何抓好高中地理会考的总复习,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应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地理复习中,区域地理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熟练掌握区域地理知识,才能为复习地理打下扎实基础。如何搞好区域地理的复习,以下便是我在复习区域地理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一、整合课标,因材施教高三复习区域地理这一块时,需要把高中"必须3"与初中教材有机结合,结合的这个度需要教师把握。如果侧重于初中教材,就会造成学生的浅层次复习,能力提高不足,如果侧重高中"必修3"就会造成知识体系不全面。区域地理复习的总体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试点,“3+综合”高考科目方案明年将在浙江等省实行。这对振兴中学地理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时隔5年才恢复高考地理考试,且又明确强调测试“政史地综合”和“能力”等新内容,许多老师感到心中无数,不知如何复习,甚至有点“忧心忡忡”。我们不妨采取先易后难的复习方针。浙江省出台报告说,鉴于目前中学教学现状,“综合科目”的试题首先是学科内容的综合,其次是跨学科的综合。对于跨学科的能力测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一个逐渐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当务之急且可行性的步骤是首先发挥地理教师惯有特长,在提高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18.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头绪多而分散,每到会考前夕,学生感到时间紧、任务重,什么都想记,却什么也记不住,因此,如何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进行复习,成为地理会考的关键问题。一、依据会考大纲,提出要求,明确复习目标在“会考说明”中,把教材各知...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区时计算是一个难点,也是高考备考复习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的一类知识.许多学生感到难掌握,有些学生碰到这类问题干脆放弃.  相似文献   

20.
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由于这部分内容跨度大,涉及的知识多而广,学生常常感到难于掌握。笔者认为:在进行离子反应总复习课的教学时,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复习,会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