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漳台两地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渊源,台湾现有人口中1/3祖籍在漳州。而作为地处漳州的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建设高校,闽南师范大学在对台学术和教育交流方面具备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学校以闽台文化研究和交流为抓手,扎实做好闽台教育交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和经验(一)结合特色地缘优势,打造闽台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平台学校积极打造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成立闽南文化研究院,建立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创新团队,主办福建省唯一的闽台文化研究刊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严格控制方言节目的背景下,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正式批准创办的方言频道,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为频道宗旨,它的获准创办得益于自身对闽南文化的保护,也得益于国家对台传播沟通的重视,开播近一年,频道在弘扬闽南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对台沟通交流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积极通过网络传播、开展与台湾媒体互动来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闽台闽南方言“称赞词”是指闽南方言中对人的优点表达喜爱、表扬或赞美之情的一类词,即与闽南方言词“阿咾”表达的意思相同。这一类词体现出浓厚的闽台文化特征,很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称赞词的闽台文化特征的阐释、词类划分和语法特点来研究闺台闽南方言称赞词,以便对闽南方言文化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中华语区闽南语节目由闽南、台湾、潮汕三个层面的文化作为支撑。闽南语节目在传播上具有两种形态:把闽南节目作为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只单纯地把闽南语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闽南语节目按传播对象可分为对外、对台、对本地三种。大陆和台湾的闽南语播音主持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大陆力求走艺术化的路,但在相当的时间里没有走好;香港和台湾走的是自然化的路,并形成了相应的程式。  相似文献   

5.
弘一大师作为中国近现代新文化运动启蒙时期的先驱者之一,他与闽南因缘殊胜,影响深远。通过考察闽台数十年来弘一大师研究合作交流成果,探研弘一大师人格与艺术精神在闽台文化交流中的现代意义: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交流的道德内涵、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发扬文化包容优势、推进艺术创新等,期望引发对当下闽台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概况。全文分为三部分 :一、台湾境内闽、客方言分布概况 ;二、闽台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三、粤、闽、台客家方言声韵调系统比较  相似文献   

7.
城市台电视媒体已经到了网络化生存的关键节点,如何在融媒体生态中重构优势发展的电视节目迫在眼前。民生节目和网络化民生服务是城市台着力的核心产品,通过有效的民生服务,发展用户占领舆论阵地,抛开传统电视中心逻辑打造有实力的网络平台,提升全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当前城市电视媒体面对的转型发展机遇。城市台通过制播电视民生节目和互联网民生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贴近、贴切、贴心的服务活动,一定能黏住用户再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一系列针对闽南文化和闽台交流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海峡两岸经济和文化教育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机和发展机遇。闽台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以此为契机,在闽南文化语境下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发挥闽南文化优势,开展特色教育,共同找到一种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孟姜女”调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小调之一,其在闽台地区的传播与变异的过程中,与闽台民歌、戏曲相互融合、消化,成为闽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闽南民间小调.本文通过闽台民歌“五更鼓”与“孟姜女”的渊源关系,研究其与闽台民歌和戏曲音乐相互交融中发展变异的特点,进而认识闽台音乐的文化地域特色和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为世界六千万人使用的闽南语,是闽南与台湾两岸同胞主要的共同语育。被誉为“闽南语诗经”的闽台民谣,经过几千年的渊传、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丰富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本本通过阐述闽台民谣来自生活反映民间生活面面观,闸述其内涵丰富,语言生动等特点,并追溯其渊源及演变,说明闽台文化同根同愿,两岸亲缘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闽台家谱交流是指涵盖闽台家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除了政府主办的交流活动外,民间的家谱交流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多样。闽台家谱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从理论化为实践,通过网络向民众提供便捷的利用途径。闽台家谱交流为闽台百姓寻亲提供依据,为闽台关系研究提供史料,为两岸和平发展提供支撑。当前家谱交流仍存在着不足.应改进交流活动的组织形式、重视家谱收集和提供利用、克服家谱对接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12.
洪彩真 《南平师专学报》2011,30(1):58-62,65
福建与台湾同文同种,有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和民族情结,两岸的教育交流历史悠久。文章从五个时期论述了闽台教育交流的状况。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呈现断断续续的状态,明郑政权时期、清朝统治时期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十分频繁,前者以福建对台湾的单向输入为主,后者呈现双向交流态势;而殖民地时期、日据时期和20世纪50-80年代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则十分困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台两岸教育呈现双向交流且有不断繁荣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籍移民传入台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为了维持和强化这种联系,闽台宗教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往来关系,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关系更加密切,大批台湾善男信女来福建祖庙进行谒祖,客观上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发展,升华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促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闽台家族文化源远流长并对世代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主要讨论大陆内地的家族文化自福建传播到台湾后,台湾家族文化与福建家族文化所发生的互动与变异情况,试图阐释同一文化区的不同地域之间同一文化类型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5.
略论孔庙与闽台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庙是儒学文化的载体,闽台地区孔庙的建置过程,反映了儒学在闽台地区的传播过程。泉州府文庙是福建省最早创建的文庙之一。明清以降,泉州府文庙与台湾孔庙之间的文化交流,沟通了两岸人民的情谊,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闽台经济发展阶段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利用闽台相关统计资料分析显示 ,从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等指标看 ,台湾经济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 ,而福建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通过对闽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统计分析表明 ,1978~ 2 0 0 2年间闽台经济发展进程是受不同驱动变量影响、性质上差异明显的两个发展阶段。虽然台湾经济发展道路并不完全适用于福建 ,但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其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社会经济指标 ,对福建经济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共同的文化区——闽台区域文化背景下,信息时代的闽台青少年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态势,基于此,本文客观描述、系统梳理比较闽台青少年价值观之异同,以期两地青少年能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营造应付全球化挑战的闽台区域优势文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建传统文化资源及创意产业相关资源的分析与梳理,探讨利用福建民间工艺品等传统文化资源为闽台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新思路;阐明将现代设计与福建传统工艺技艺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途径,从而构建闽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运用台湾较为成熟的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牵手福建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必将形成双赢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是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增强福建省的软实力。当前福建文化创意产业已步入快车道,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战略角度出发,可以从城市规划统筹布局,突出文化个性与差异,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加强对台交流与合作,加大政策扶持和创意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等几方面着手来发展福建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