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私有财产载入宪法作为新中国制宪和修宪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与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密不可分。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支持农村改革,保护个体工商业者;允许部分人先富,使私营经济合法化;突破左倾阻碍,消除私营企业主疑虑;为私产保护入宪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顺应国情民意,将私产保护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有财产发生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其法律地位的巨大变化,既渗透着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鲜明个性及对中国私产保护入宪的独特贡献,又反映了私产保护的大势所趋与大国兴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把备受各方关注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条款写进了宪法,从此公民拥有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得到了国家宪法的保障。私产入宪,被人们称为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综观每次宪法的修改历程可以发现,每次党代会提出的新观点、新主张和新看法都在宪法的修改中体现出来了,修改的内容也是党的代表大会精神的体现和反映,由此可见,十七大之后也很可能会修改现行宪法。由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提法、新表述和新观点来看,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生态文明"入宪;宪法第五条第二款"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和修改为"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等。  相似文献   

4.
此次修宪体现了人本精神。一是“三个代表”入宪,强化了宪法的民主精神,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二是“三个文明”入宪,突出了政治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三是“人权”入宪,强化了宪法的人权精神,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最大特点是围绕如何进一步保障人权来进行制度设计。“人权”概念的首次入宪将推动我国民主宪政事业的重大发展;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成为人权保障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障制度入宪则使人权更具制度化保障。  相似文献   

6.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把备受各方关注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条款写进了宪法,从此公民拥有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得到了国家宪法的保障.私产入宪,被人们称为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制定、颁布了四部。在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对宪法修改主要之处为:第十一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发展”;第十条第四新改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次会议对1982年宪法再一次修改,共八条,主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改革开放”正式写进宪法;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我国修宪简史…  相似文献   

8.
世界主要国家以宪法高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进行保护。我国宪法修改使人权保障入宪,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诉讼权利的沉默权并未规定。从人权保障的角度看,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对刑事诉讼法作出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9.
1988年2月,党中央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修改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在宪法第十一条原文之后,增加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  相似文献   

10.
修宪的原则: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实践发展,只对需要修改并已成熟的问题作出修改,可改可不改的问题不作修改。修改的内容:一共有六条。一是在宪法序言中,增加“邓小平理论”内容,相应地将“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修改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二是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是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相似文献   

11.
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第11条第二款“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修改为“非公有制经济”,国家的政策由“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宪法进行这样修改,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12.
保护私有财产是西方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的宪法中几乎都能找到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的条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社会富裕和生产力发展,应当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实行对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的同等保护.由于我国保护私有财产的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善,所以在私有财产保护入宪的同时必须在理论上对其进行阐释,对相关实体法与程序法加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祛治国家。”九届入大二次会议修改宪祛时也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这标志着我国在迈向二十一世纪时,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要依法治国,使我国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使人们知法、枉法、守法、用法,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个目标。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对于实现依法…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为了应对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其中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所提供的保障,构成了整个生态文明法律保障体系的基础。但是,我国现行宪法在制定和修改之时,都没真正涉及到生态文明,从而使其建设缺乏"高级法"的依据与保障。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展开,今后我国在修宪时,应当做到如下几点:第一,生态文明入宪;第二,环境权入宪;第三,完善宪法生态环境保护条款。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强调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宪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宪法第十三条的修改,提升了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突出了权利,也强调了义务,有利于鼓励多种成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私产入宪”,并规定国家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依法对土地及公民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但这一规定并未在社会实践中起到其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没有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为“公益”变“私益”埋下了隐患。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公共利益的标准对公共利益的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并作出相应的实体设计与程序安排。  相似文献   

18.
荷洁  闵竹 《大学时代》2004,(5):24-25
宪法作为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它的历次修改都引起国人高度关注。今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广泛征求民意历时1年的宪法修正案。这是中国第四次修改现行宪法,我们及时把焦点聚集于此,点击几条重要的关键词,听听专家学者们对本次修宪如何评说。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两者最人的不同就是其保护范围,前者仅限于生活资料,而后者却将生产资料纳入了保护范围。财产权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合理保障可以有效的激励人们追求和创造财富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张君劢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君劢是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通过的宪草修改12条原则的主要提出者和《中华民国宪法》的起草人。与“五五宪草”比较,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和色彩。这种民主性质和色彩是中共、民盟以及全国人民和国民党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