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已知方程(2a+1)x=1995无解,则a=2.已知|a|=2,|b|=5,则a+b=(A)7;(B)-3;(C)3;(D)±7或±3;3.如果单项式-1995a2b2n+1和1996am+1b7是同类项,则(2m-n)1997=4.求证:3+32+33+…+31996.初二年级1.已知2a-3b-12c=0,a—2b-4c=0(c≠0),则2.若x2-3x=-9,则x3=3已知a为整数,试求的最大整数值和最小整数值.4.三个人单独做某一件工作分别需a、b、c天,如果他们一起做,则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天数是初一年级1.当2a+1=0,即时原方程无解2.因为|a|=2,|b|=5,故a=±2,b=±5,选…  相似文献   

2.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若a、b、c都是有理数,且,则的值为2.若a=x-4和b=2x-5都是有理数,且数轴上表示a、b两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x的值是3.若|a|=5,|b|=2,且a、b异号,则|a+b|=4.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和()(A)可能是负数;(B)必为正数;(C)为正数或零;(D)必为零.初二年级1.分解因式:2.已知x+y=2,求x3+6xy+y3的值.3.已知a+b=7,a3+b3=133,求ab的值.4已知a、b、c是凸ABC三边的长.求证:a’+bZ-c’+Zab>0你会解答吗?@边冼…  相似文献   

3.
初一年级1.方法1先分别求出A、B的值,然后再求A+B的值.很明显,A=1994,B=-1996∴A+B=1994-1996=-2.方法:2在求A+B的过程中,巧用加法结合律进行适当的组合.2.巧用加法结合律进行适当的组合.原式=1+(2-3-4+5)+(6-7-8+9)+…+(1990-1991-1992+1993)+1994=1+0+…+0+1994=1995.3.因为1995=3×5×7×19,所以3a·5b·7c·19d=3×5×7×19.初二年级∴M=N.故选(C).2巧拆项.3.先求各项的分母的值,再将其分解因式,转化为上一题的形式.4.应用转化思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ac+bd…  相似文献   

4.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已知求x+y+z的值.2.9个纸盒装乒乓球的个数分别是12、17、18、24、29、33、36、45、52,甲拿走若干盒,乙也拿走若干盒,且甲、乙共拿走8盒.若甲拿走的球数是乙的3倍,则乘下的一盒内装乒乓球只.3.已知a、b、c都是自然数,且b>c,a+29=b2,a-60=c2.求a、b、c的值.4.在解方程组时,王彬同学求得其解是李琳同学由于将c看成d,求得的解是求a、b、c、d的值.初二年级1.已知x、y、z都是正整数,求x、y、z的值.2.已知a、b、c都最正数,且a(b+c)一27,b(c+a)一32,c(a+b)一35.求证;以a、b、c为三边长的三角…  相似文献   

5.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解方程2解方程组3.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相同,求a、b的值.4.已知a、b互为倒数,a、c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a(2a+b)+c(b-c)+ac+5的值.初二年级3.在ABC中,已知分别是三边ab、c上的高,且求证:4.在ABC中,D是AB的中点,E是AC上一点,且AE=2CE,BE与CD相交于F.求证:BE=4EF.你会解答吗?@边冼  相似文献   

6.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试比较1412与716的大小.3.已知,求1995x3+3990x2+5的值.4.求的最小值.初二年级1.已知Z、y、Z满足关系式试确定Z、y、Z的值.2.已知a、b、c都是正数,且b>c.求证:4.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关系式a2+b2+c2+50≤6a+8b+10c,试判断△ABC的形状.你会解答吗?  相似文献   

7.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求4+5-6-7+8+9-10-11-12+…+1997-1998-1999-2000的值.2.若a<0,b>0,c<0,d>0.且的大小关系是3.若a>b>c,x>y>z,则下列四个代数式中.其值最大的一个是()(A)ax+by+cz;(B)ax+cy+bz;(C)bx+ay+cz;(D)bx+cy+az.4.某市举行中学生乒乓球选拔赛,有1024名中学生参赛,采用输一场即淘汰的淘汰制.为了决出第一名,共需安排多少场比赛?初二年级1.皆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用A、B、C的对边.且∠A=60°.则的值为2.已知于548-1能被120~13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求这两个整数…  相似文献   

8.
因式分解是初中代数恒等变形的重要方法,它在数学恒等变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因式分解在解题中的初步应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用于化简求值例1已知有理数a、b满足a2+b3+a2b。ah’+a+b一0,求awb的值.解将原式左边因式分解,得(ca+b)(a’-abchb’)+cab(a+b)+(a+b)—0.再提公因式,得(a+b)(a’+b‘+1)=0.a’+b‘+1学0,“.a+b=0.例2已知x一如一2,求x’-4xs+4y’一3xWe6ywel的值.解原式一件一Zy)’-3(X一如)+I一2’-3X2+1—-1.例3已知a-b—2,b-c—1,求a’+b’…  相似文献   

9.
学习等比性质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一、等比性质的证明方法九义课本《几何》第二册P202关于等比性质的证明方法叫做参数法,即通过引进参数k,以它为桥梁建立已知与未知或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解题或证题的目的.这种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典型性,求解与等比(或连比)有关的问题都可采用这种方法.请看下例.=24,求a、b、c的值,解设,则将上述三式代人3a+2b-c=24,得故a=6,b=10,c=14.例2已知a:b:a=3:4:6,且2a-b+3c=20,求4a+3b-2c的值.解因a:b:c=3:4:6,故可设a=3k,b=4k,C=6k.将上述三式代入2…  相似文献   

10.
初中部分1.1如图,已知CO⊥AE,BO⊥DO,O为垂足,则分别与∠BOC互余和互补的角的个数是()(A)l,0;(B)2,0;(C)1,l;(D)2,1.l.2已知:z=ct,(x2+y2+z2)(a2+b2+c2)=(ax+by+cz)2.求:a/x和b/y的值(用t表示).2.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DF=b,EB=c,EF=DF+EB,设正方形面积为S,求证:S=ab+bc+ca.3.1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条边长,方程4x2-4a2x+b4+c4-b2c2=0有相等的实数根,且sin2A(bcosB-ccosC)=acosA(sin2B-Sin2C),试判断△ABC的形状.3.2如图,已知…  相似文献   

11.
初一年级1.若逐次相加减,则计算是相当麻烦的.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分组计算,运算就简单了.原式=4+(5-6-7+8)+(9-10-11+12)+…+(1997-1998-1999+2000)=4+0+0+…+0=4.2.利用数轴求解,既直观形象又简单明了,根据已知条件,先在数轴上标出a、b、c、d四个数,然后再际出一a、-b、一c、-d四个数(如图),在数轴上可清楚地看出,一a、-b、一c、-d的大小关系是一d<-b<一a<-c.3.在符合题设条件的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四个代数式中哪一个的值最大,但我们知道,在符合题设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成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题目已知(b-c)‘=(a-b)卜一a),””—”-4”—-”一”—-”””一”’。。。,b+c且a一0,则——一这是9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中的一道填空题.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将已知等式变形,找到b+c与a之间的关系.下面介绍它的几种解法.一、因式分解法解已知等式化为4[a‘-(b+c)a+be〕+(b-c)’=0.4a‘-4(b+c)a+(b+c)‘=O.(2-b-c)’=0ZC·b·C=0,ZC=b+C.故i:u一达一2aa二、换元转化法解设a-b=x,c-a=yju三、积化和差法四、巧设比值法解已知等式化为两式相加,得五、添项拼凑法解不难发现b一一…  相似文献   

13.
1.计算下列各式①x“-b·xb-C·xc-a.@(abc)“”’”“,(a“”,·b’”“·c“”x);③(x’-l)(x’+x-,l)(x’-x+l);④(a-b)(a’+a’b+ah’+b’)2.设。’专(。‘+。+l)的商式为A,金式为B,贝uA+B=3.设a’+b’=c’,求证(a+b+c)(a+b-c)(a-b+c)(-a+b+c)=4a’b’.4确定m的值,使x3+x+m能被x+3整除.5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若长增加b,觉增加a,那么面积增加多少?xto斤n回1则恰4工人H人2h.DThX+=j,刁Kx十一7wI目.xx_Ch十回1叫o八h2__巨人、3回J.匕抽x-—…  相似文献   

14.
在整式运算中,若能善于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不仅能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还能减少运算中因多次变号而出现的错误.下面举几例说明.例1计算:3(a+b+c)+8(a-b-c)-7(a+b-c)-4(a-b-c).分析此题常规解法是先去括号,然后含并同类项,运算比较繁琐.若将a+b-c,a-b-c各看作一个整体,可得如下简便解法:例2计算:分析此题若视小括号内的代数式为一个整体,先去中括号,再去小括号,这样不仅计算简便,而且还能减少运算中多次变号而出现的错误.例3已知a+b=5,求7(a+b)-9a-9b+11的值.分…  相似文献   

15.
代数式的求值问题能用构造方程法获得优解,其关键是如何根据题目的特点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本文举例介绍几种方法.一、主无法从多个未知数中选一个为主元,把已知等式整理成关于主元的二次方程.例1已知a、入c、d为非零实数,且满足n2/上0/。1\。。2。oA{n。。\/_n卞LVV-+O\O+1)+C十二otD+C)C=V.爿r——批的值.解由已知得(。‘+b’)d’+Zb(。+c)d+bZ+cZ=0a、b‘c、d为非零实数,凸一4b’(a+c)’-4(a‘+b’)(b’+c’)>0,即(b’-ac)’<0而(b‘ac)‘3O,_炉b“.ac=0·二一lac二、利用…  相似文献   

16.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如果当x一5时,ax’+bx+3的值是8,那么当x—-5时,ax’+bx+9的值是多少?.2.若a、b都是有理数,且al>W,则a与b谁大?3.若la+3内(b-2)’互为相反数,则a‘一_.。。。abah,。。。。4看abrto,则In十元十广大的值等于~””————”mlal怕卜fah”“————‘——”初二年级1.分解因式:2·解方程却。’+。+、一48,3·(X+1)(X+2)(X+3)(X+4)+36的最小值是、.4已知X+/灭I不一4,求/死7习的值.你会解答吗?@边冼  相似文献   

17.
初一年级1.由已知条件可知,a、b、c都不为的值为1或-1;由已知等式可知.中必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并且a、b、c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是负数.不妨设a<0,则b>0,C>0.abc<0.abc>0,2.因为数轴上表示a、b两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a=b或a+b=0.若a=b,则x-4=2X—5.X=1.若a+b=0,则(x-4)+(2X-5)=0.X=3.故X的值为1或3.3.用分类思想来处理问题.因为卜,,且a、b异号.所以或4设这个有理数为a,则此题实际上是要确定al-a的符号。用分类思想来处理问题.因为a是有理数,所以可分为a>O、。一O、a<O三种…  相似文献   

18.
中考几何题常巧妙地与韦达定理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些别开生面的好试题.现以1995年中考题为例.分析如下:一、求方程中的字母系数例1已知RtthABC7中/C—goo,斜边长为5.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l‘一(2nl一N。+4(nl-1)一o的根.求I。I的值.(1995年宁夏区九义教材考题)分析设两直角边为a、b,a’十八一25.由韦达定理知l十八一2,’L-I,fo一1(”l一I),由(l+b/一(2,,l一1、、.消去l、b,未得m一4·二、求三角形内角度数例2凸ABC”中,a—c.bDe。,旦方程_。一八bx+c=O两根的差的绝对值等于/丁,求凸ABC中最大…  相似文献   

19.
1题5法8解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本文通过一例的八种解法说明解这类题的五种一般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题已知抛物线y=。’+ta+c(a/0)的顶点为(-2,9),且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6,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方法—一般法,即按照题意布列关于a。b、C的方程组,再解之.解1由已知,得解之,得a二一l,b=-4,c=5·故所求解析式为y=-x‘-4x+5·解2依题意得点评这里把顶点(-2,9)作为普通的点使用,所得方程③比方程②简单,为方程组的求解创造了有利条件.解3令西一b’-4ac,则仿解1得解得a=-l…  相似文献   

20.
应用如下运算定律可简化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过程.1.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分配律a(b+c)=ab+ac现以九年制义务教材《代数》第一册(上)的部分习题为例说明如下.一、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1.将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解原式=(5+3+9)+[(-6)+(-4)+(-7)]=17+(-17)=0.2.将相加得零的数(尤其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起来相加3.将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加数先行相加例3计算:4.将同分母先加减5.将带分数拆开相加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