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及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世界女子跳马两跳动作的编排特征与趋向。发现:2009年新规则下的世界女子跳马动作的编排与发展,将主要集中在第2、第4和第5三个动作组的高价值动作上。其中,以“向后推撑”并具有“5.8分以上”D分价值的第4组动作,分别结合“向前推撑”且具有“5.6分以上”D分价值的第5组、或第2组动作,是当今世界优秀跳马女选手搭配两跳动作类型所选择的主要倾向特征;完成“向前”和“向后”不同“推撑方向”上的两个“6.5分以上”的高价值动作,将是顶尖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而强化落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将是众多优秀女选手倍加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统计法及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参加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自由操决赛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发现:使用9个高难度的“空翻类”动作和1个C组难度的“非空翻类”动作构成一套10个D分价值的难度动作,并采用“空翻二连接”获取更多的连接价值,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编排发展的主要趋向;采用3个“空翻二连接”结合3个高难“单空翻”,并且在第3串、或第4串空翻动作之后完成“非空翻”动作,将成为自由体操顶尖选手D分价值动作编排的趋向特征;而合理取舍难度并促使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达到最优化,将成为众多优秀自由操选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依据第35~37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采用低难度动作为上法,使用高难度的单个体操、技巧动作及“三个以上动作”构成的技巧(或体操与技巧的混合)“多连接串”,再结合“二连接”的“体/技(或相反)”和“体操(或技巧)”,并运用D组以上难度的“单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选用腾空的“D D”以上高难度“技巧二连接”、发展C组难度以上“同一空翻”的“三连接”和开拓“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等,将是新奥运周期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使用单个低难度动作为上法,运用“三个以上技巧动作”构成的“多连接”结合具有高加分因素的“体操/技巧”(或相反)混合的“二连接”,并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腾空”的D+D技巧“二连接”和C组难度“同一个空翻”的“三连接”、及开发“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以及使用E组以上的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为下法,将是未来大赛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5.
论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及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运用“D组以上难度”的“单飞”或二个C组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的“E+D以上”难度的“多连飞”,再分别结合“大回环转体”和“掏类转体”等类动作构成的高难“单动作”(或“二连接”)、或“单动作”和“二连接”(或“三连接”),并采用E组的空翻为下法,是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E组或SE的“单飞”、发展“E+D”以上不同类型的高难动作“直接”,及运用SE的空翻为下法等,将是新奥运周期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第44届世锦赛和第12届全运会男子自由操比赛为研究对象,探究比赛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动作难度的比拼将是主宰男子自由体操比赛的绝对因素;国外优秀运动员善于采用难度较高的单个多周空翻类动作,我国运动员习惯于采用“多度转体类”动作及难度较低的“旋空翻”,动作类型“扎堆”;国外运动员多采用“空翻+转体”连接,我国运动员连接形式及动作较单一,且“D+D”连接串数极少;国外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模式多样,我国运动员主要采用成套难度较低的第四种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获得的E分较为接近,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建议加强动作落地稳定性和完善空中姿态,增加成套动作中单个E组动作数量及连接串数,注重开发“D+D”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对于新规则的变化所导致的健美操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2005-2008年新周期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为:1)艺术评分因素、分值调整,体现项目“独特性、艺术性”;2)“难度组合”的出现,体现了技术的“高难化、特色化”;3)难度动作总数减少,动作价值提高幅度大。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趋势为:1)提高动作的规格和质量;2)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新的难度连接动作;3)更加重视音乐的选择与编排;4)“难度组合”和“操化组合”的重点开发;5)成套编排的全面创新;6)成套动作的编排要突出艺术性,增强运动员的表现力并不断创新;7)重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8.
先进、科学的训练理念与内容安排是排球运动员顺利成长成材的重要保障。功能训练由于其强调动作训练、关注动作完成质量与保护身体弱链的理念,以及对降低运动损伤、发挥和挖掘竞技潜能等方面的积极效果,越来越引起广大基层教练员的关注。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就少年女排专项基础阶段的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如何借鉴功能训练理念,实现专项基础阶段训练的“全面化”与“专项化”协调统一发展进行探讨。发现“以动作练习发展肌肉”的功能动作训练与功能力量训练,将单一化的专项技术练习转化为多样性的功能动作训练,尤其适合发展少年女排运动员专项所需的协调能力、灵敏素质与力量素质,为保证实现“规范基本技术、夯实基本功”的训练目标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及调研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13年新规则下的世界女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趋势.发现:超高难度下的高规格、高质量及强稳定性,将是未来大赛竞争的焦点;重视和强化舞蹈类D分难度价值的编排,并以高难度价值的4个技巧和4个舞蹈构成一套8个D分价值的难度动作,将成为新奥运周期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成套D分价值难度动作编排发展的新趋向;其中, “E组以上”的超高难度空翻及“E空翻+A舞蹈”的混合连接,将会更多出现在赛场,满足新规则要求的“D空翻+B舞蹈”及两个单腿转体动作的价值连接,也将会被较多的优秀女选手所开发;而以突出新规则要求的个性化舞蹈动作编排及音乐配制,来强化体现整套动作完成的个性化艺术观赏性,则还是女子自由体操突出新发展所应追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里约奥运周期高低杠成套动作的编排与伦敦奥运周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要保持我国的高低杠优势,编出符合国际潮流和有竞争力的高低杠成套动作,就必须了解当代国际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技术统计、录像观察、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选取伦敦和里约两个奥运周期中(2010年—2014年)的4届世锦赛和1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40套高低杠决赛动作为观察统计对象,对两个奥运周期成套动作的上法、下法、换杠动作、杠中动作、连接加分以及成套动作的数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当代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态势是:上法以A组低难度为主;换杠动作加难、加长,连续飞行换杠将成为潮流;杠中动作数量有所减少,成套动作的编排趋向于高难动作直接相连,成套动作数量将趋于减少;下法将朝着“旋空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75-1577
依据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实况录像及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杠间换杠动作继续向腾空和空翻方向发展;注重换杠动作与两杠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促使成套动作编排更加紧凑、完成更加流畅和"颇具感染力",是高低杠发展的重要趋向;而运用扭臂握完成"扭反掏"系列动作,还将是高低杠动作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深入分析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鞍马动作的选择与编排情况,探寻鞍马动作的编排规律,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提供科研服务,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等方法,分析了2009-2016年2个奥运会周期优秀运动员鞍马动作的选择与编排情况。研究表明:1)优秀运动员重点发展了交叉成倒立动作,动作编排呈现“立体化”发展的态势。2)全旋打滚360°的平稳发展、全旋起倒立和/或转体移位重点发展以及创新全旋打滚360°动作方法成为优秀运动员动作发展的特点。3)优秀运动员重视发展侧撑移位动作,并创新了该类动作的完成方法。4)优秀运动员对第Ⅳ组别动作的选择表现出直角转体动作的缓慢发展、挺身转体动作的稳定发展以及FLOPS及组合动作的重点发展的特点,并且运动员有通过单个高难度的FLOPS及组合动作来提高成套动作价值的趋向。5)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呈现出“同类相聚”、“同位优先”、“繁前简后”和“控制过渡”的编排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有关难度动作创新的条款分析,评价了“难度动作创新”条款出台后对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论述了难度动作创新将对创新群体提出的新的要求;介绍了进行难度动作创新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会单杠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统计.指出:当今世界体操单杠项目的竞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单个难度动作以D、E组动作为基础,并向着F、G、H组等高难动作发展,特卡切夫、马尔凯洛夫、科瓦克斯等飞行类动作是成套难度动作构成的核心,中穿转体(阿德勒类)动作连接飞行动作是连接的首选,下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二连接动作仍然是主流,而"杠上+飞行+杠上"或"杠上+飞行+飞行"的三连接动作将成为连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法及分析归纳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第30届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网上单人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发现:在“奇数”和“偶数”动作位,分别以5种前空翻和5种后空翻来组成一套具有最高难度价值的成套动作,是当今世界蹦床优秀女子个人运动员布置成套前、后两类空翻动作的主要特征;而以最高难度2.0分的前空翻动作为“开始”,以3(或2)个“1.5分以上”和1(或2)个1.3分的“前空翻”动作、及2(或3)个“1.4分以上”和2(或1)个1.2分(或“1个1.0分和1个1.2分”)的后空翻动作为“中间”,并采用相对“开始”难度稍低而又不失与成套“高难度”相匹配,且有利于“稳定完成”的1.6分高难度“后空翻”为“结束”,则是伦敦奥运会众多优秀蹦床女单选手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江汉大学16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不同运动负荷的“反应时”和“动作时”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发现安静状态和不同运动负荷状态下大学生的“反应时”和“动作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安静状态和小、中、大3种运动负荷状态对“反应时”影响有显著差异,而对“动作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3种运动状态的反应时明显小于安静状态的反应时,而且随着运动负荷的提高,“反应时”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但不同运动负荷状态间“反应时”的差异不显著;大负荷状态“反应时”和“动作时”出错次数最多。体育专业学生的“反应时”、“动作时”及“出错次数”均明显比非体育专业学生小。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从竞技蹦床的规则变化为出发点,归纳分析不同周期竞技蹦床规则中对技术动作要求的变化,从中探究技术动作的发展动向,结果表明:(1)不同奥运周期比赛规则对动作难度要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同一难度动作难度分值的增加和难度动作储备数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2)蹦床器材的变化,网面弹性变大,有利于腾空高度的发展,但对身体的控制、成套动作的编排及动作之间的衔接提出更高的要求;(3)新规则加入“高度时间”评定因素,打破原有规则难度和完成质量双重因素决定竞技能力的格局,这就要求处理好三维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在稳定的前提下,更高腾空高度完成更难的难度动作,对完成质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以便取得成绩的最大化;(4)落网位移、部位技术动作规格要求的提高、半决赛赛制的增加对蹦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5)训练中把握项目制胜规律,掌握先进训练方法,“稳”中求进,注重创新才可以保持项目优势,便于形成有利格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录像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对中、外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认为:采用“正、反掏转体”、“扭跳转体成扭”和“向后大回环跳转成扭臂”等类动作及其连接为加分主体、及使用“飞行”类动作及其连接为加分主体,分别是中、外优秀选手单杠成套加分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中国单杠的差距主要是缺少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及连接。在保持目前成套动作编排特色的基础上,调整成套动作的完成难度及增加飞行动作的连接完成数量等,应是中国男子单杠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伦敦奥运周期优秀运动员自由体操决赛成套动作的动作组别、难度选择和连接加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难度选择系列包括“前直540°”、“前直720°”、“后直900°”、“后直1080°”和“后跳180°接前团两周”等为主干难度动作;“马纳2秒-起倒立2秒”、“前直900°”、“前屈两周”、“后团720°旋”和“直体托马斯”等为优势难度动作;“前直两周”、“后直1440°”、“后团1080°旋”等为精品难度动作。难度连接主要以“C+D或D+C”为主流的“回笼”串,向前空翻转体与向后空翻转体的难度动作的连接占主导。成套动作的编排结构主要以“向后的技巧优势模式”、“向前的技巧优势模式”为主流编排,而“混合模式”模式具有一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摘要:鉴于当前世界竞技体育项目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变化,针对表现难美性项群中自由体操、单跳、蹦床、跳水和空中技巧五个项目中,身体动作的主因子“空中身体翻转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通过该研究,能够对项目间的相互借鉴、以及项目技术的相互支撑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并对项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空中身体翻转动作是运动员身体在空中围绕运动轴完成单向或多向翻腾和转动的技术动作,是五个表现难美性项目的核心技术。2)依时间的递进进行观察和描述,一个完整的身体翻转动作包含起动加速、起跳、空中翻转、落停4个相互连接的技术环节。3)自由体操和单跳的空中身体翻转动作常以多式样的空中身体翻腾转体难度动作直接连接另一个空中身体翻转难度动作。4)空中身体翻转技术动作的递进式发展历程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单一翻腾阶段;单一的翻腾或旋转阶段;复合翻转阶段;多翻多转及“叠加”翻转阶段和自由体操与单跳进入突出平面挂串连接阶段。5)发展表现难美性项群空中身体翻转动作的对策设计为:及时研究、积极适应国际评分规则的变化,科学把握空中身体翻转动作的有序性发展规律, 主动发掘空中身体翻转技术动作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