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哈频道     
网虫一农民父亲在儿子信中看到“网虫”一词,感觉新鲜,想开开眼界,便立即回信:“儿啊,你爹这一辈子就只见过瓢虫、蝗虫、菜青虫什么的,却不知‘网虫’长什么样?见信后,务必带一公一母回家,活的不行,死的也可。”  相似文献   

2.
[阅读提示] 这是一封感人肺腑的信,是一位善良而慈爱的母亲写给她那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儿子的。信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拳拳的母爱。这位母亲为了激发“网虫”儿子的阅读兴趣,使他不至于对自己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竟别具匠心,运用了大量网络名词连缀成文,在幽默诙谐的调侃中耐心规劝。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肯定会被她的儿子所接受。因为这种深沉而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所有读过这封信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致网虫儿子 亲爱的儿子: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个商人的儿子外出谋生,一年多没回家。这天,商人夫妇收到儿子的一封信。商人读了信,急得大哭起来,忙叫妻子给儿子寄钱去。信上写的啥?妻子接过信一看,大笑起来,说:“你哭什么呀?孩子在外面发大财了,快给儿子写信要些钱来!”一封信两个人读,一个哭来一个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商人夫妇收到的是一封未加标点符号的信。内容如下:“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是给儿子寄钱,还是向儿子要钱?两人谁也说不服谁。同学们,你知道商人夫妇各是怎样断句的吗?一封难读的信@兰兰  相似文献   

5.
致网虫儿子赵芹亲爱的儿子: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  相似文献   

6.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6,(11)
太贵了上大学的儿子给父亲寄了一封信,上面只有一句话:“见信速寄下月生活费一千元,别无事。”父亲随即给儿子回了一封信,上面也只写了一句话:“一句话就要一千元,太贵了,再议。”问法不同考试前,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学习好的学生通常会问:“有附加题吗?”学习中等的则会问:“试题难度大吗?”学习最差的学生会问:“监考严吗?”(江苏东海县李涛摘荐)1936年秋,西方盛传斯大林重病不治,溘然长逝。美国合众社驻莫斯科记者查尔斯·尼特想获得最权威的消息,就来到克里姆林宫门口,请秘书辟谣把他的信转交给斯大林。信中恳求斯大林对上述谣…  相似文献   

7.
尚巾 《家教指南》2005,(1):38-39
《北京青年报》报道,11月1日,南京大学校园内张贴了一封“辛酸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这位未署本名的“辛酸父亲”在信中抱怨儿子写信少要钱多,甚至还偷改入学通知虚报学费。不体谅下岗父母的难处,却“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该信引发了师生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
儿子的笔友     
像所有母亲一样 ,隔段时间我要收拾整理儿子的书桌。也像所有孩子一样 ,儿子每每大声咆哮说由于我的多事 ,让他找不到“学生须知”或“卫生守则”。抱怨归抱怨 ,如果我真的撒手不管 ,有一天 ,儿子可能需要一支长耙 ,在满地的书本练习册里乱刨 ,房间将狼藉得踩不进一只脚 ,他只好坐在门槛上默写英语单词。大概儿子上初二时 ,从他平时提着上补习课的塑料袋里 ,掉出几张信笺来。我打开一看 ,是给儿子的信。既然已经打开 ,一不做二不休 ,我就坐下来读信。儿子回家 ,我坦白告诉他 ,我不经意读了他的信 ,非常抱歉。儿子竖起眉毛 ,想了想又摆平 ,估…  相似文献   

9.
一天有些阴冷,可李奕秋在他奶奶家玩了一天也没穿羽绒服,偏偏我又上了一天课没空给他送去。所以,傍晚去接他,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他冷不冷。“我不说。”没想到回答我的是这么句话。这孩子,难道是在怨我不关心他?“为什么?”“我说不冷吧,你又不相信;说冷吧,我又真不冷。你呀,只信自己的判断,不信你儿子的感觉。”说着这话的时候,儿子的[睛“写满”了感慨。我愣了。继而想起了我和儿子因为穿衣服打的几次“嘴仗”。每次我见天气有变就让他加衣服,但他总一口八个理由说“不”。“我不怕冷!”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最终总是见我声音提了十…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青少年“网虫”心理透析与疏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网虫”的心理透析当前青少年中“网虫”的心理情况怎样?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以下几类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三则     
《初中生》2002,(36)
军事秘密父亲叫儿子去发一封信,这封信是写给在部队的朋友的。“爸爸,我已经把信发出去了。”儿子告诉父亲。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爱上QQ的小“网虫”。 可是,我妈妈是一只更爱上网看股票的老“网虫”。因为这个.两代“网虫”之间发生了无数次抢夺战。这不,我们的电脑抢夺战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我常常带儿子一起去邮局投寄信件,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踮起脚尖,把信塞入绿色邮筒。因此,儿子对那些和寄信有关的事物很感兴趣———邮递员叔叔、花花绿绿的邮票、各种各样的信纸、大大小小的信封。一天,他把我的邮票和信封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旁边放上一个绿色的纸箱,兴奋地说:“我的小邮局开张了,妈妈,你可以来这里寄信了。”看着儿子的“小邮局”,我灵机一动,就利用“小邮局”和儿子做一些游戏。我扮演来寄信的人,一本正经地拿着三封写好地址的信,走近他的“小邮局”。“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儿子大声问。“我要买三张邮票,多少钱?”(事…  相似文献   

14.
下了班,我带着4岁的儿子去邮局寄信。在邮局里,儿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买邮票,在信封上贴上邮票然后把信投进邮筒。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要寄信呀?”我告诉他:“妈妈有个朋友住在很远的地方,妈妈很想念她,就把要对她说的话都写在信里,邮递员就会把信送  相似文献   

15.
前些天,我的一位日本朋友中村浩田向我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事情。他儿子泽秀今年10岁,收到一封来自东京的同学的信。同学在信里要求泽秀帮他买一个“便便卡”———一种儿童玩具,并随信寄了60日元。因为是以前的同桌,所以泽秀欣然应允了。泽秀很快就买到了“便便卡”,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1日,南京大学一公告栏上不知何时被贴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给上大学儿子的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一个新兴的群体——“网虫”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目前尚缺乏严格、统一而规范的评判标准,许多本身不具备“网虫”条件的人也滥竽充数,纷纷扯起了“网虫”的旗号,致使“网虫”界出现了良莠不齐甚至鱼目混珠的现象。为此,特制定如下评判标准(草案),供大家广泛讨论、酝酿,为最终出台“网虫”资格的评判标准打下基础。1.停电两小时还没有恢复,此时你浑身颤栗,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拨通了I S P(INTERNETSERVICEPROVIDER,因特网服务商)的号码,嘴里不间歇地发出“瞿,瞿……”模仿拨号上网时Modem发出的声音,以试…  相似文献   

18.
丈夫出差回来,给儿子买了一辆可拆装的电动玩具车,色彩、造型都很好看。丈夫把它组装好后美滋滋地说:“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见了一定会大呼‘爸爸万岁’”。 傍晚,儿子回家后眼就看见了玩具盒。打开,见盒子里配有小螺丝刀、小钳子等工具,还有一张汽车组装步骤说明图,就满心欢喜地问:“爸爸,这是给我的礼物吗?汽车的零件呢?”当丈夫拿出装好的小汽车时,儿子的小脸顿时没了笑容:“我不要装好的汽车,我要零件,装好的没意思……”见儿子泪水满面,丈夫一下慌了神,连忙说:“我拆了它,我拆了它……”丈夫把零件一件件装回了原来的塑料袋。 儿子接过零件袋很自信地摆弄起来,只见  相似文献   

19.
儿子去年上大学去了北京,电话虽隔几星期打一个,信却只写了一封:贺年,而且还是在元旦之后收到的。知道他忙,心里却还是隐隐有些不快。谁知邻居的儿子晓迪(儿子中学的同学)见面对我说:“伯伯!骥志给我来过几封信了。有一封提到您,写得特好,特有感情,还带有哲理呢。“是吗,能把信借我看看吗?”“行。”过了几天,他送来了,保存得很好,看得出他很珍惜这封信。我和妻子看完后真的  相似文献   

20.
曾有一位李姓家长写来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自从8年前儿子落地后,我生怕孩子染上独生子女惯有的毛病——自私、待人缺乏宽容,因此平时十分注意家教,尤其是教育儿子“打架不是好孩子”,严禁孩子在外“寻衅滋事”。“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带孩子到公园玩,儿子很快与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玩了起来,片刻后,不知何故,两个男孩发生了口角。我看见对方男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