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习历史仅需记记背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蔷 《甘肃教育》2011,(6):39-39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抱怨历史学习枯燥乏味,不是记年代就是背人名、地名,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也是以“干条条”为主,历史学习的乐趣无从谈起。历史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历史知识博大精深,学生本应学得有滋有味才对,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如果能在历史教学中加入几味“佐料”的话,其一定会变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3.
在多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习惯观念中,似乎有这样一些概念: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是“小”学科;学习这些学科只要记记、背背、读读就可以了;优秀的学生只有学数、理、化才算是有出路的;学不好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生才去学政治、历史、地理。尤其是历史学科,只要背背就行了。我认为这是值得商讨的。就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们和所谓的大学科一样,都是150分,  相似文献   

4.
文敏 《教学月刊》2008,(10):18-19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历史知识是“死”的,历史学习只能“记记背背”,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让历史教学成为一个“活”的过程,成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向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有各种机会“体验”过去,使学习充满活力,才能使他们习得必备的技能和品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具体采用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创设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学科有很强的过去性,客观的历史事实不能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加上历史知识本身实用性不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许多学生不愿学。初中的学生刚开始兴高采烈地接触历史,而进入初二后,历史知识的量大、理论性强、需要记背的东西多,一部分学生开始对学习历史失去了兴趣,没有了方法,甚至觉得厌烦、枯燥,成为了历史学习中的学困生。  相似文献   

6.
<正>一.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简单的说就是觉得历史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史学论集》中说:“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由此知之历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中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学科作为中考必考的学科,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在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有些学生包括其家长,就单纯地认为学历史,就是背背记记就可以了;还有些人认为历史课是副科,不应该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花费太多时间,上课听一听就没问题;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听教师讲故事,其实历史学科并不是像学生和很多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学习历史绝不是像之前那样的学习方法就能学好的。中学历史学科有着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历史学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预示了未来,认真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公民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8.
许多同学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就是记忆,与提高素质没有什么关系。须知,这是误解,背记历史知识点,只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还需运用“听、说、读”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能力、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年代.而学生感到年代最难记,因此也就最怕记年代,甚至于不爱学习历史。其实.只要我们对每一个历史年代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其内涵,便可做到多记、记活、记牢。这样既理清了历史的线索.也培养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浩 《中学文科》2009,(6):80-81
历史是文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有困难,原因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背那么简单,笔者把历史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文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有困难,原因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背那么简单,笔者把历史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简单,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得高分。但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觉得并非如此。我愈来愈发现学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存在“三难”:一是记忆难,二是理解难,三是答题难。只要解决了这“三难”,复习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陈旧的教学观禁锢着教师的思想,教师一味地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普遍认为历史学习“背背而已”,这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历史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那么,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记忆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好方法,并达到巧记的目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海健 《考试周刊》2010,(19):168-169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点成功。  相似文献   

16.
历史,作为凝固了的过去,叙述的是人类的昨天,历史的过去性使今天的学生很难仅凭教师的课堂讲解去了解或接近历史。再加上我们现存的历史教学更多的还是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学生对历史学习大都认为就是对识点的画画、背背,而教师的评价也更多的是认知目标的评价。因此,学生很难真正走进历史,甚至还出现为数不少的尖子生历史考试不及格,他们感觉现行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设置缺乏趣味性,很难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没有让学生接近历史,没有带他们走进历史的舞台。就如何让学生走进历史的舞台?笔者粗浅地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有许多同学认为提高成绩的办法只能是多背课本,于是付出了许多努力,耗费了宝贵的时间,结果却成效甚微。实际上,要想取得高三历史成绩的飞速提高,必须注意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简单说,就是要抓住三个问题:第一,记什么;第二,怎样记;第三,如何用,即会学、会记、会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我校九年级学生中进行的《你的历史课堂,你幸福了吗?》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认为"不幸福",42%的学生认为"比较幸福",10%的学生认为"幸福"。由此可知,学生对历史科学习缺乏幸福感。通过深入的谈话、讨论,我了解到学生的这种不幸福的感觉来自课堂,原因主要有:一是历史课堂中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原因分析)等没有吸引力;二是学历史就是背,辛苦、枯燥,难背易忘。由调查和讨论得知,100%的学生认为如果老师能讲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历史故事、历史小细节,能满足学习好奇心,增加课堂幸福感;97%的学生期待老师有妙法解决"背历史"这个痛苦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历史知识是"死"的,历史学习只能"记记背背",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让历史教学成为一个"活"的过程,成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向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有各种机会"体验"过去,使学习充满活力,才能使他们习得必备的技能和品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具体采用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创设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了和谐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为教学产生共振、提高效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