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霉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绿色革命”使一年生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因此认识到赤霉素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也使赤霉素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在拟南芥、烟草、水稻等植物中被逐渐克隆出来.文章介绍了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拟南芥、南瓜等作物中的研究情况以及一些矮化突变体,着重概述了苹果中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为苹果矮化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赤霉素对SlYABBY2b基因调控番茄心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畸形果发生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创新点:首次明确了SlYABBY2b基因与赤霉素的关系,且筛选出SlYABBY2b调控赤霉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Gateway技术法构建SlYABBY2b基因超表达和沉默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转基因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qRT-PCR)赤霉素突变体中SlYABBY2b基因表达水平和SlYABBY2b转基因植株中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论:本实验中赤霉素突变体中SlYABBY2b基因表达量显示,赤霉素短缺导致番茄植株体内SlYABBY2b基因的升高。ELISA实验结果显示,SlYABBY2b基因也能够反馈调控赤霉素的合成。qRT-PCR结果显示,SlYABBY2b基因抑制GA20ox1和GA3ox2基因的表达,促进GA2ox1和GA2ox5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明确了SlYABBY2b基因位于赤霉素信号转导的途径上,反馈调节赤霉素的合成,感受外源赤霉素的信号,从而进一步调控番茄心室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ERF转录因子是AP2/ERF转录因子大家族的一个主要亚家族,ERF转录因子进一步分为包含B3(IX)在内的6~7个亚组.研究表明ERF B3亚组转录因子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在甜橙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了21个CsERF B3亚组转录因子。通过分析感染黄龙病的柑橘转录组数据发现,有9个ERF B3亚组转录因子在道县野橘、宜昌橙和/或甜橙中有差异表达。在外源激素诱导的表达分析中发现6个甜橙ERF B3亚组转录因子有差异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甜橙ERF B3亚组转录因子为核定位蛋白,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这为研究甜橙ERF B3亚组转录因子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功能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拟南芥中克隆到一个受到干旱、高盐诱导表达的NAC类转录因子基因At RD26,常规方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35S::At RD26,并以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了PCR及RT-PCR验证,以及经人工干旱、高盐胁迫后,测定植物抗逆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At RD26基因可成功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能够正常转录.与野生型植株比较,转基因植株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更高,增加幅度更大;而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更小.结果表明,At RD26基因能有效提高转基因烟草对干旱、高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从拟南芥中克隆到一个受到干旱、高盐诱导表达的NAC类转录因子基因At RD26,常规方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35S::At RD26,并以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了PCR及RT-PCR验证,以及经人工干旱、高盐胁迫后,测定植物抗逆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At RD26基因可成功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能够正常转录.与野生型植株比较,转基因植株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更高,增加幅度更大;而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更小.结果表明,At RD26基因能有效提高转基因烟草对干旱、高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NKx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TTF-1基因可能是调节哺乳动物初情期的关键基因.采取山羊的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大脑、卵巢等与青春期发育和繁殖性能有关的组织样,采用RT-PCR方法来检测TTF-1基因在以上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TTF-1基因在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大脑、卵巢中均有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山羊TTF-1基因及其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SIRT1是Sirtuin家族的一个成员,一种NAD+-依赖性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通过与p53、Ku70、FOXOs、PGC-1A、p300和H1、H3、H4等不同的非组蛋白和组蛋白相互作用来发挥不同的功能.SIRT1基因调控肝脏、脂肪、肌肉、胰岛和脑等器官中的糖脂代谢.SIRT1是脂类稳态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并且对脂肪酸的氧化也起作用.SIRT1自身的表达和活性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及翻译后水平都受到调控.本文综述SIRT1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该文就农杆菌介导的vbp基因遗传转化调控机理进行研究。方法一:分析vpb1基因启动子序列;方法二:对探测载体中vpb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进行验证;方法三:设计vbpl基因启动子序列突变位点。结果:(1)基于荧光蛋白表达情况来看,在pRSET-A质粒中的vbpl基因启动子能够将荧光基因的表达予以正常启动。(2)能够正确构建pRSET-m1突变质粒,vbp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会随着SigmaA结合位点的去除而降低。(3)能够正确构建p RSET-m2突变质粒,vbp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会随着转录因子Fnr结合位点中-65位碱基的突变而增强。(4)能够正确构建pRSET-m3突变质粒,vbp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会随着转录因子Fnr结合位点中-66位和-68位碱基的突变而消失。结论:深入研究农杆菌介导的vbp基因遗传转化调控机理,能够找出影响农杆菌的VBP蛋白表达的相关因素,有可能使所获得的农杆菌菌株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以便能够有效提高植物转基因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BR1基因启动子在猪子宫内膜细胞的表达调控机制。创新点:发现CBR1基因启动子在猪子宫内膜受到炎性因子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成员p65调控。p65对该启动子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对于CBR1基因的表达并不是必需的。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确定CBR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区,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技术确定p65能够结合CBR1基因启动子,通过超表达和干扰表达实验证实p65对CBR1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论:猪CBR1基因启动子-1640/-647区对于其转录活性是必需的,在-1545/-1531区存在p65的结合位点。p65在猪子宫内膜细胞中促进了CBR1基因mRNA的表达,但是干扰p65则不会造成CBR1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推断p65不是CBR1基因表达的必需因素。  相似文献   

10.
缺氧诱导因子-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Semenza和Wang[1]首先发现的,随后确立了HIF-1的结构,并证明了其cDNA的编码顺序.HIF-1普遍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常氧下(21%O2)也有表达,但合成的HIF-1蛋白很快即被细胞内氧依赖性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所降解,只有在缺氧条件下HIF-1才可稳定表达[2].HIF-1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具有相当广泛的靶基因谱,其中包括与缺氧适应、炎症发展及肿瘤生长等相关的近100种靶基因[3,4].当其与靶基因结合后,通过转录和转录后调控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有些反应尽管带有适应代偿性质,但也常给机体带来病理性损害,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肿瘤加速生长等.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9,(3):61-69
NF-Y是在植物、动物和酵母细胞均存在的转录调节因子,由NF-YA、NF-YB以及NY-YC组成异源三聚体,在细胞核内结合在下游基因启动子上调节基因转录活性,或通过与核内其它蛋白的互作调节细胞生命活动.NF-YA(核因子Y,亚基A)是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植物转录调控因子,其与NF-YB、NF-YC组成异源三聚体,结合下游基因的CCAAT顺式元件,从而激活或抑制一些基因的表达. NF-YA、NF-YB和NF-YC参与植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种子发育及萌发、花的发育、根和根瘤发育以及各种逆境反应等重要的生理过程.本文就植物中转录调控因子NF-YA、NF-YB和NF-YC的基本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们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植物转基因沉默的机制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 ,转基因沉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三种 :位置效应、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 .实验表明 ,MAR不仅能提高植物中转基因的整体表达水平 ,同时还可以降低不同转化体之间的差异 ,有效消除植物转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证明p21是抑制细胞生长所必须的因子,我们用p21融合基因载体转染NIH3T3细胞,观察它的形态变化和生长周期,免疫印迹检测p21的表达和其下游蛋白PRb的磷酸化情况.结果显示NIH3T3细胞出现了衰老样变化,生长周期延长,生长速度缓慢;在转染了p21基因的NIH3T3细胞中PRb磷酸化程度降低.实验表明,过量表达的p21基因是通过降低PRb磷酸化水平抑制DNA的转录来抑制细胞生长的.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Gibberellins,简称GAs)作为一种调节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调控植物发育和各种生理过程,包括茎的伸长、根的生长、叶片伸展、种子萌发、花和果实的发育以及表皮毛发育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赤霉素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BAF是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改构复合物,通过重构核小体的结构来促进基因的转录活动·NF1/CTF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可以和CCAAT-box结合,参与基因转录活动.有研究表明,BAF复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共同作用可以增加NF1/CTF转录活性[1,2].另有文献报道在CSF-1启动子上,BAF复合物激活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miRNA的核心启动子和顺式作用元件为进一步解析大豆(Glycine max)miRNAs表达调控及其功能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创新要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全面解析了大豆降解组文库miRNA的启动子特征,并依据顺式作用元件及靶基因构建了miRNA的表达与生长素响应因子、赤霉素响应因子之间存在潜在的负反馈调控网络。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TSSP程序和PlantCARE数据库预测了来自大豆降解组文库的440个miRNA的核心启动子以及369个miRNAs的顺式作用元件,并依据顺式作用元件及靶基因构建miRNA调控网络。重要结论:83.86%的miRNA在其上游序列中含有启动子,8.64%的miRNA在其下游序列中含有启动子,21.59%的miRNA包含增强子。核心启动子的TATA盒与转录起始位点(TSSs)的分布相似。此外,对转录起始位点5'端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为miRNAs的可能功能和表达的时空性提供了线索。miRNAs的顺式作用元件和靶基因的分析显示,部分miRNA的表达与生长素响应因子、赤霉素响应因子之间存在潜在的负反馈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肿瘤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创新点:首次证明了PTP1B能够增加非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水平,而非磷酸化STAT3与核转录因子(NF-κB)形成新的转录因子介导C-C型趋化因子配体5(CCL5)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肿瘤恶性程度增加。方法:收集67名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并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TP1B含量;研究PTP1B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制作PTP1B基因敲除MCF-7细胞系,分别使用细胞生长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划痕活力实验检测基因敲出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磷酸化与非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和CCL5表达水平。结论:大约70%乳腺癌患者高表达PTP1B,并且随着患者TNM分期增加,患者PTP1B表达水平不断增加,同时PTP1B高表达与ER-、PR-和HER2+相关(表1和2);与对照组相比,PTP1B基因敲除组中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图2和3),同时PTP1B可以通过上调STAT3非磷酸化水平来提高CCL5的表达,从而加快乳腺癌发生及发展(图4)。总之,PTP1B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水稻低植酸基因OsLpa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特别是深化对其可变剪切和表达的时空和组织特征,以及蛋白亚细胞定位的认识。创新点:确定了OsLpa1存在的三种剪切方式,明确了三种转录本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丰度的变化;揭示了OsLpa1表达的组织和时空差异,确定其在根、种子糊粉层细胞和花丝中高度表达;明确了三种转录本编码的蛋白均定位于亚叶绿体。方法:通过培育OsLpa1启动子与β-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杂合基因的转基因植株,通过不同组织的GUS组织化学染色确定OsLpa1表达的组织特异性;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确定OsLpa1存在的转录方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三种转录本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丰度;采用OsLpa1三种转录本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构建杂合基因并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瞬时表达,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论:OsLpa1在根、茎、叶和花丝有强烈的表达。它存在三种可变剪切方式,产生的三种转录本存在明显的时空和组织差异,但其编码的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  相似文献   

19.
在验证转录因子与靶基因启动子互作的科技实践中,以双荧光素酶瞬时表达体系为载体,在成功建立烟草双荧光素酶瞬时表达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MYB转录因子与其靶基因的互作关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判断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生命的精巧并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0.
生肌决定因子 MyoD 是生肌调节因子 MRFs 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基因转录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 RT-PCR 和3’-RACE 等方法,以松江鲈肌肉总 RNA 为模板,扩增出957 bp 的 MyoD 基因部分序列,包含部分编码区长567 bp,编码翻译188个氨基酸残基,3’-UTR 区长390 b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松江鲈 MyoD 与奥尼罗非鱼亲缘关系最近.不同组织半定量分析显示,松江鲈 MyoD 在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心脏中表达量最高,预示着在不同组织中该基因的功能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