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战线》今年第二期《读者论坛》载有署名金晴太的《加强核对杜绝谬误》一文,批评浙江日报的“思想漫谈”《莫效齐桓公忌医》“把‘齐桓侯’错为‘齐桓公’”。它说:“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君齐襄公之庶弟公子小白”,“齐桓侯是齐君田午,战国时代的人”,“公与侯一字之差,用到忌医这个历史故事上,就差了几百年时间”。对此,我想谈几点意见: 第一,上述“忌医”的故事,一般都根据《史记·扁鹊传》,说战国时名医扁鹊及时看  相似文献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粱惠王上》,是有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中的一句话。孟子到齐国,齐宣王向他询问春秋吋霸主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 称霸诸侯的事,流露出钦羡之情。孟子以“王道”相对,避而不谈“霸道”。他在劝说齐宣王推恩保民实行“王道”(即儒家的仁政)时,说了下面几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句第一个“老”字用作动词,作“敬爱”讲,言敬爱自己的父母也应该敬爱别人的父母。下句第一个  相似文献   

3.
最近公布的上博藏战国楚竹书五中有《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競建内之》两篇,本文讨论有关事件的年代与背景,并对简文几处疑难文字的释读提出看法。简文记有齐桓公祭祖告庙后颁发的一道政令,时间在公元前650年至前645年间。相关内容又见于《管子》,对于考察《管子》一书有关资料的来源具有参考价值。此次祭祀,齐桓公“身命祭”,“毋内钱器”,旨在以自身为质祷  相似文献   

4.
“论说”     
《论说》是《文心雕龙》第十八篇。作者把论说分开来讲,认为“论”着重在发挥理论:“说”着重在打动人,要说得动听。这也由于论和说的来源不同,“论”是从诸子的学术文章来的,“说”是从战国策士游说之词来的,“论”偏重在学术,“说”更要讲究技巧。但这两者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的。此方《孟子》是“论”,但其中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引用齐宣王不  相似文献   

5.
易牙考     
郭丽 《兰台世界》2016,(23):146-148
易牙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厨师。他善于调和五味,能将食材完美地进行烹制。为获得齐桓公的信任,易牙将其长子烹煮,以作桓公的美味。易牙开始地位并不高,他借助桓公的妃子卫共姬的信任,又通过竖刁的推荐,最终得到齐桓公的赏识。为谋私利,易牙不顾当时齐桓公已经有世子的状况,使桓公答应立卫共姬的儿子无亏作君位继承人。管仲、鲍叔牙、隰朋发现易牙的奸佞,谏议齐桓公远离易牙。但在齐桓公的晚年,易牙逐渐掌握权力,最终导致齐国君位争夺的混乱和齐国的衰败。  相似文献   

6.
宁戚与平度     
宁戚 ,春 秋 时 齐 国 大 夫 。关 于 其 籍 贯 说 法 不 一,道光《 平 度 州 志 》认为:“ 宁 戚 ,莱 之 棠 邑 人 ”(古城在今平度门村镇唐田村)。《管子》、《吕氏春 秋 》、《 史 记 》则 认 为:“ 宁 戚 ,卫 人( 今 河 南 境 ” 内)。不管怎样,综观宁戚生前的事功和他身后的 归宿,都和以后的平度密切相关,他也因此成为 平度历史上第一位名人。 宁戚出身微贱,早年怀才不遇,曾为人挽车 喂牛。直到有一天得遇慧眼识英才、不拘一格选 人才的齐桓公和管仲,才被齐桓公举火授爵,拜 为 大 夫 ,后又官授大司田,分管齐国农业,成…  相似文献   

7.
宁戚是齐桓公时期的卿大夫,他本是卫国人,出身贫贱,通过饭牛而歌,以干齐桓公。桓公识人,管仲善任,在政治上得到重用。宁戚不蔽贤,不隐恶,使齐国政治走向辉煌。然宁戚做事没有节制,故没有能够为相,失去全面管理齐国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备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擅长以简短的篇幅,精当的笔法,撰写错综复杂的重大历史事件。描写古代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一样,不但来龙去脉清晰明了,而且时而委婉曲折地叙写战前、战中人们的各种微妙活动,时而又雄伟壮阔地描绘战场上兵来车往、战马驰骋的壮观场面,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本文谈到的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战例之一。作战的双方,主要是当时两个大诸侯国——晋国和楚国。时间在鲁僖公二十八年,即公元前六三二年。城濮是地名,约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逐渐强盛,周王朝十分衰弱,无法控制整个局势,以往“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被打破了。诸侯国之间为争当霸主,不断发生战争。最先创立霸业的是齐国的齐桓公。齐桓公死后,被视作南蛮的楚国打败了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历史上,齐桓公拜管仲为相,最终称霸中原:越王勾践多亏范蠡、文仲二将相鼎力相助,方能一霄前耻;刘备三顾茅庐,觅得诸葛亮才得以三分天下。汉高祖刘邦,一介布衣.手提三尺宝剑,率领一群能人异士,斩蛇起义,灭秦挫项.五年问鼎.创建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依笔者看来,刘邦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高超的领导艺术。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人才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领导者,能否识得准人才、用的准人才、驾驭住人才、容得下人才,乃成败之关键。扬长避短.知人善任。“知人”、“善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说“茅”     
《左传·僖公四年》记齐桓公率诸侯联军伐楚之事,被誉为传世名篇,多为大学的古代汉语和文学史课程所选用。其中有几句话记管仲为齐国伐楚找了许多借口,有一条是:“尔贡苞茅不入,王签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管仲为什么拿这一件事作为讨伐的借口,为什么对“苞茅”如此重视?这对于缺乏古代文化知识的青年学生来说,是不大好理解的,如果从文化视角对茅在古代文化中涵义的源流变化略作流通,将会对这句话,乃至全文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这对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也是有帮助的。茅本来是一种很平常的野草,但由于它根茎柔韧,…  相似文献   

11.
学会欣赏     
欣赏别人是一种姿态,欣赏风景是一种心境,而欣赏自己则是一种自信。欣赏是一种智慧。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善于欣赏别人。齐桓公不计前嫌,欣赏并重用了原属敌对阵营的管仲,才使齐国国力空前强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唐太宗说得好:"用人如用器,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趋势科技比作齐桓公,或许算得上贴切.齐国当年起家就靠不懈整顿政治,发挥自身优势,国力逐渐强盛,而齐桓公更把齐国变成了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而且还多次大会诸侯,建立了牢固的同盟,抵抗夷狄,召陵之盟……最后终于建立了霸业顶峰.趋势科技也是如此,一方面坚守纯粹安全领域阵地,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趋势的企业级产品在业界有口皆碑,其以"服务"定位安全的思路,更是把眼界从"软件"本身扩大开来,人家买的是服务,不是软件,微软集成又耐我何?  相似文献   

13.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历代名臣亲谋妙计全书》是一本胡编乱造之书,贻害读者之作。是文化市场上又一劣质产品,特借贵刊一席之地,予以爆光,让更多读者擦亮眼睛,谨防上当。第一、书名与内容脱节:书名虽“历代名臣”的亲谋妙计。可内容呢?齐桓公、勾践、周公(姬旦)、晋文公、齐威王、刘邦、汉昭帝、王莽、刘秀、曹操、刘备、晋明帝、魏孝文帝、隋高祖、李世民、李渊、武则天、唐中宗、李隆基、唐德宗、赵匡胤、朱元璋、朱棣、袁世凯、孙中山等人事迹均被收入,估算其篇幅约占一半左右。以上25位古人是哪一  相似文献   

14.
张利  林天  宋丹 《出版参考》2007,(7):26-26
管仲这个人不得了.管仲是懂战略的人。他帮助齐桓公将齐国做到春秋五霸.九次把全中国的诸侯划到了一块儿开会.而不用一兵一卒。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诸侯争雄,齐桓公利用祖宗奠定的基业,吸纳大批优秀人才,对齐国内政外交进行一系列改革,还以各种手段在不同战线上开展争霸斗争.在称雄天下的过程中,粮食战争被他巧妙地加以运用,对其建立霸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修辞手法     
齐桓公名叫姜小白。公元前643年,姜小白生病了,而且沉重,易牙与竖刁等同志在他寝宫四周筑起围墙,隔绝内外,姜小白活活饿死在床上。  相似文献   

17.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语出《管子·形势解》。辞:拒绝。成:成就。大:深广。厌:厌恶、排斥。圣:本义为“通”,此指学问技术有特殊成就。这里,管仲用连类取譬的论述方法。从高山大海形成的原因,推及为政为学者博采众取、礼士勤学对成就事业的重要作用。管仲是春秋前期齐国贤相,曾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后来,李斯在给秦始皇的奏章《谏逐客书》中,也采用管仲这种连类取譬的论证方法。批驳秦始皇下令逐客的错误主张,李斯在奏章中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  相似文献   

18.
宾胥无是齐桓公时期的卿大夫,参加了桓公时期的诸多政治活动。宾胥无性格直率,乐于为善,是位很好的治政家,但其才能不足以影响齐国的政治。管仲去世之后,宾胥无的政治生命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9.
解读徽商(3)     
崇尚政治安徽人重义轻利的又一体现是对政治的崇拜、痴迷 ,这一点恐怕只有身处首都的北京人才能相比了。在安徽 ,即便一个初通文墨的人对徽籍的政治人物也能一口气数出一大串。安徽人有热心政治的传统。在历史上 ,安徽政治家是迭相辈出。早在春秋时期 ,安徽就出了个大政治家管仲。管仲辅佐齐桓公对内外政策进行全面改革 ,制订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 ,使齐国在诸侯中成为五霸之首。东汉末年 ,王室衰微 ,群雄纷争 ,安徽亳县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征西战 ,先后消灭了陶谦、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 ,统一了北中国。三国时期 ,…  相似文献   

20.
礼义廉耻"四维"作为《管子》道德教育的总纲领,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以功利性为特征的道德教育。"四维"教育为齐桓公利益集团"王霸天下"的政治目标服务,是该利益集团牧民、治国、匡正天下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