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六七岁的儿子一边说,一边笑。妈妈说:“假如树上有10只小鸟,被你爸用枪打落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孩子说:“小鸟是人类的朋友,爸爸是坏蛋。”妈妈说:“我是说假如,请你回答树上还有几只鸟。”孩子说:“9只。”妈妈说:“不对,应该是0只。”“为什么呢?”妈妈说:“你想啊,有1只鸟被打落了,另外9只小鸟听到枪响,吓得飞走了,所以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了,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2.
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六七岁的儿子一边说,一边笑.   妈妈说:“假如树上有10只小鸟,被你爸用枪打落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  相似文献   

3.
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六七岁的儿子一边说,一边笑.   妈妈说:“假如树上有10只小鸟,被你爸用枪打落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  相似文献   

4.
今天下午,刘老师和我们一起闲聊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想考考你们。一棵树上有5只乌,猎人对着其中的一只鸟开了一枪,你们说,树上还有几只鸟?”刘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哄堂大笑起来,纷纷发言。有的说:“太简单了,我3岁时幼儿园的老师就讲过了。树上没有鸟了,一只被打死了,其余的都被枪声吓飞了。”有的说:“我5岁的时候就听奶奶说过,树上没有鸟了。”还有的说:“我早从课外书上看过了,树上应该没有鸟了。”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抢着发言,刘老师却在一旁笑着,对同学们的发言不作任何评论。刘老师的这一反常表现让我感觉到:刘老师的问题决不会这么简单,后面一定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我带着侄儿参加了一所小学的入学测试,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树上有10只小鸟,猎人用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侄儿回答:“还有9只,因为10-1=9。”旁边一位小朋友说:“没有了,它们都吓得飞走  相似文献   

6.
笑掉大牙     
头顶上的是什么父亲启发儿子学“天”字。他问:“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火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儿子吓得“哇”地哭了:“还有……还有小鸟在飞。”孙子的誓言孙子:“爷爷,给我买个小喇叭。”爷爷:“不买,没有喇叭你就已经闹得够让人难受了!”孙子:“我发誓,你给我买了,我只在你睡觉以后吹。”笑掉大牙  相似文献   

7.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有趣穴qù雪的目: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猎穴liè雪人拿枪死了一只,还剩穴shènɡ雪几只?话音刚落,学们就都喊起来了:“还剩零只,因为猎打死了一只,其余9只小鸟都被穴bèi雪枪吓穴xià雪跑了。”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说:对。还有不同答案吗?”我托穴tuō雪着下巴想了想,觉穴jué雪得树上有10只小鸟,因为打死的一只小鸟仍rénɡ雪然穴rán雪挂在树上,而另外9只小鸟的朵是聋穴lónɡ雪的,没听到枪声,所以没飞。想到这里,我站起来,把自己的想法告了大家。老师高兴地表扬我:“你的想法独穴dú雪特穴tè雪。”这下子,教室里像炸…  相似文献   

8.
笑笑糖     
有休息天“妈妈,妈妈,再给我生一个小妹妹陪我玩吧!”“别闹了,妈妈忙着呢,没有时间。”女儿不高兴地嘟着嘴说“你不是有休息天吗?”应该安慰儿子“:爸爸,当别人心里难受时,就应该安慰他,对吗?”爸爸“:那当然。”儿子:“爸爸,这次考试,我有两门功课不及格,我现在心里真是难受极了。”爸爸“:你……”还有小鸟在飞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不耐烦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儿…  相似文献   

9.
一只风筝挂在二楼的窗罩上,父亲忙着去找梯子,儿子说不用。一会儿,父亲把梯子扛来了,却发现儿子早已把风筝拿在了手里。“你是怎么拿到的?”父亲问。“喊楼上的叔叔给我取下来的呗!”儿子挺自豪地说,他又转了转那双大眼睛问父亲:“你怎么不喊他们帮你拿下来呢?”父亲无法回答,因为他根本没想到这事儿可以向同一栋楼的陌生人开口。树上还有最后一只柿子,在最高的枝头,无论多长的竹竿都敲击不到。父亲搬来梯子帮忙,终于把那棵柿子弄下来了。儿子把柿子捧在手里,有些异样地说:“真不该把它弄下来。”“为什么?”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聪明的…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头顶上是什么父亲教儿子认字,教到“天”字时,为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问得火了。一拍桌子说:“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儿子吓得“哇”地哭了,呜咽道:“还有……还有小鸟在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备课。李老师7岁的女儿和我5岁的儿子、8岁的侄子在一边玩耍。宋老师给两个孩子出了一道题:树上有8只鸟,用枪打死一只后,树上还剩几只鸟?我儿子抢先回答:树上一只鸟都没有了。这让我暗自高兴。可是我的侄子接着说:那要看使用的是什么枪?如果是一个管的枪,树上就剩下一只鸟,如果是双管猎枪,树上就会剩下两只小鸟。我们不解的问,为什么?因为死鸟落下的时候树枝会把它们挂住,而没有打中的都会飞走了。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让儿子回答一个传统的思考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了1只,还剩几只?”没等我说完,儿子便脱口而出:“一只也没有了。”“为什么?”我故意问他。“哎呀,连这都不懂。打死了一只鸟,另外几只鸟都吓得飞走了呀。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脑筋急转弯’过。”儿子摆出一副老成的样子说。然而,果真是一只鸟也没有了吗?请听听美国孩子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备课。李老师7岁的女儿和我5岁的儿子、8岁的侄子在一边玩耍。宋老师给两个孩子出了一道题:树上有8只鸟,用枪打死一只后,树上还剩几只鸟?我儿子抢先回答:树上一只鸟都没有了。这让我暗自高兴。可是我的侄子接着说:那要看使用的是什么枪,如果是一个管的枪,树上就剩下一只鸟,如果是双管猎枪,树上就会剩下两只小鸟。我们不解地问,为什么?因为死鸟落下的时候树枝会把它们挂住,而没有打中的都会飞走了。我们听完后哄堂大笑。小女孩则没有急于回答,而是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那就看打死的是什么鸟?小女孩的这一问,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校园幽默     
加深印象父亲教儿子,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火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儿子吓得“哇”地哭了:“还有……还有小鸟在飞……”舞会一个人头攒动的舞会上,我没有舞伴便呆坐着,看到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向我走来,我的心怦怦跳起来。“你要跳舞吗?”他愉快地问。“是的。”我讷讷而语。“好极了,”他说,“我能坐你的椅子吗?”异乎寻常观看完电影《超人》后,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印象,问道:“超人最…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古老的智力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1只,还有几只?”“最笨的”回答是:“打死1只,还有9只。”“最聪明的”,也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是:“打死1只,就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它们都被吓跑了。”还有其他答案吗?在一次中学生头脑运动会上,各个参赛队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创造性的回答:1.还有1只死鸟挂在树上;2.还有9只,因为是用无声手枪击中的;3.还有2只,树上鸟窝里有2只不会飞的雏鸟;4.还有9只,在风雨交加的天气,枪声被掩盖了;5.还有1只,这只鸟是聋子;6.还有10只,因为它们受伤飞不起来了;……这些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个事例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这篇杂文,回答文后问题小时候,父辈们常用一道简单的命题来考我们的智力:树上共有10只鸟,“叭”的一枪打掉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我那时不谙世事不假思索便回答“9只”,结果为此挨了一顿训斥。后来经开导方知枪响其余9只鸟便被枪声吓飞,正确的答案应为“零”。  相似文献   

17.
翟玉来 《师道》2002,(9):35
这是道人们熟知的智力题。说一棵树上有五只鸟,有人朝树上打了一枪,问:树上还剩几只鸟?通常的答案是:愚笨者回答说还剩四只,打死了一只;聪明者回答说一只也没有了,因为除了打死的,剩下的都吓飞了。于是,有人说,聪明者的回答是正确的,是标准答案。一天,老师把这道题端到了学生面前。满以为学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老师心想,学生不是回答还剩四只,就是回答一只也没有了。显然,前一种回答是愚蠢的,枪声一响,鸟焉有不飞之理?一定要好好启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这篇杂文,回答文后问题: 小时候,父辈们常用一道简单的命题来考我们的智力:树上共有10只鸟,“叭”的一枪打掉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我那时不谙世事不假思索便回答“9只”,结果为此挨了一顿训斥。后来经开导方知枪一响,其余9只鸟便被枪声吓飞,正确的答案应为“零”。  相似文献   

19.
黄小雯 《甘肃教育》2005,(1):127-127
有一个古老的智力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1只,还有几只?”“最笨的”回答是:“打死1只,还有9只,”“最聪明的”,也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是:“打死1只,就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它们都被吓跑了。”还有其他答案吗?  相似文献   

20.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脑瓜聪明,就是不爱劳动。儿子长到15岁时,鲁班问儿子:“你想干什么活儿?”儿子说:“种田。”鲁班于是送儿子去干农活。只干了一年,儿子回来了。鲁班问他:“怎么不干了?”儿子说:“种田太累。”第二年,鲁班征求儿子的意见,又送儿子去学织布。只干了一年,儿子又不干了。鲁班问他:“为什么又不干了?”儿子说:“织布这活儿,把人给忙死了。”鲁班问儿子:“你究竟想干什么呀?”儿子想了想说:“跟您一样,当木匠吧!”鲁班把儿子交给他的大徒弟当学徒。不料,儿子只干了一年,又不干了。鲁班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