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而迅速地配平有机反应方程式,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研究课题,我们曾试用下文介绍的两种方法:进行有机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通过实例将配平过程介绍如下:一、分子式法:【例1】配平 CH_3CH_3+O_2→CO_2+H_2O解:1.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改成分子式C_2H_6+O_2→CO_2+H_2O  相似文献   

2.
<正>题目已知还原性:SO_3(2-)>I(2-)>I-。向含a mol KI和a mol K_2SO_3的混合液中通入b mol Cl_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_3-。向含a mol KI和a mol K_2SO_3的混合液中通入b mol Cl_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_3(2-)+Cl_2+H_2O==SO_4(2-)+Cl_2+H_2O==SO_4(2-)+2H(2-)+2H++2Cl++2Cl-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_3-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_3(2-)+2I(2-)+2I-+5Cl_2+4H_2O==4SO_4-+5Cl_2+4H_2O==4SO_4(2-)+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元弱酸弱碱盐如NH_4CN的水解反应,我们可以用以下三个方程式来表示: NH_4~++H_2O(?)NH_3+H_3O~+……① CN~-+H_2O(?)HCN+OH~-……② H_3O~++OH~-2H_2O……③此外我们也常见到有人将上三式相加所得方程式:NH_4~++CN~-(?)NH_3+HCN……④作为NH_4CN水解反应的总方程式。显然④式不能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按④式,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成了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作用生成弱酸弱碱的反应了,当然,我们可以说总反应式所反映的仅是反应的净结果,但是即使是作为净结果的  相似文献   

4.
配平化学方程式一般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于某些反应,应用上述方法将会产生一些困难。如下列反应: C_2H_2+O_2——CO_2+H_2O (1) KM_nO_4+HCl——KCl+M_nCl_2+H_2O+Cl_2 (2) 遇此,我向学生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用分数系数作为中间过渡阶段,遂可迅速准确地配平。此法的主要步骤是: (1)找出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最复杂的物质(含元素最多或含原子个数最多的)作为配平的起点,最简单的物质作为配平的终点。 (2)按照上述次序,配平第一种元素时应用整数系数,以后的元素配平时在不更改前面已经配平的元素的前提下,可以用整数的用整数,不能用整数的则用分数系数。 (3)所有元素都配平后,在方程式两边  相似文献   

5.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_3H_5N_3O_9—N_2+CO_2+O_2+H_2O,因硝化甘油(C_3H_5N_3O_9)中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所以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就难于下手。如果用“一改、二拆、三扩大”的配平方法,就不难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制备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验室里用MnO_2和浓HCI制取CI_2,反应方程式如下:4HCl MnO_2(△==)MnCl_2 2H_2O Cl_2↑拓展:(1)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2NaCl 3H_2SO_4 MnO_2(△==)2NaHSO_4 MnSO_4 2H_2O Cl_2↑16HCl 2KMnO_4==2KCl MnCl_2 8H_2O 5Cl_2↑6HCl KClO_3==KCl 3H_2O 3Cl_2↑  相似文献   

7.
问题1.浓H_2SO_4与SO_2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能,则S0_2中+4价的S将升价至+6价,而H_2SO_4中+6价的S将降价成+4价。显然,这种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的交换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问题2.将KMnO_4+H_2S+H_2SO_4—→K_2SO_4+MnSO_4+S+H_2O配平成8KMnO_4+11H_2S+9H_2SO_4=4K_2SO_4+8MnSO_4+8S+20H_2O对不对。 这个方程的配平,是基于这样的假设:KMnO_4中+7价Mn被还原至+2价,H_2S中-2价S被氧化至+6价,H_2SO_4中+6价S被还原至0价。撇开Mn的变价不论,就看H_2S与H_2SO_4之间的氧化-还原关系。这就形成了低价S变成+6价,而+6价S本身又变成  相似文献   

8.
一、干电池常用干电池是用锌板围成的圆筒作负极,石墨粉和二氧化锰包围在碳棒的周围并压成圆柱作正极,内充糊状的 ZrCl_2和 NH_4Cl。电极反应为:负极:Zn-2e=Zn~(2+)、正极:2NH_4~++2e=2NH_3↑+H_2↑,H_2被MnO_2吸收,反应式为:H_2+MnO_2=Mn_2O3+H_2O。电池总反应式为:Zn+2NH_4Cl+MnO+_2=ZnCl_2+2NH_3↑+Mn_2O_3+H_2O,这种电池电压通常约为1.5伏,不能充电再生。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化学计算题中有一类随反应物量的不同而影响产物类别的题型,如H_2S O_2→,CO_2 NaOH→,H_3PO_4 NaOH→,Al~(3 ) OH~-→等,它们的特点相似,可运用一种通解来进行分析。下面以实例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例1.20℃时,将40毫升H_2S和50毫升O_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气体体积有多大(设温度和压强不变)? 分析:由于n_(H_2s):n(o_2)=4:5,可知产物既有SO_2又有S,且反应物无剩余。据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比并配平可得总反应式: 4H_2S 5O_2=S↓ 3SO_2 4H_2O  相似文献   

10.
学好初中化学,不仅要领略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令人心醉的化学变化,更要熟记物质的五颜(焰)六色。1.五种火焰颜色 苍白色火焰:H_2 Cl_2点火2HCl。 蓝色火焰:2CO O_2点燃2CO_2 淡蓝色火焰:2H_2 O_2点火2H_2O;CH_4 2O_2点燃CO_2 2H_2O;S O_2(空气)点燃SO_2。 蓝紫色火焰:S O_2点燃SO_2。 黄色火焰:2Na Cl_2点燃2NaCl。  相似文献   

11.
关于Mg与NH_4Cl溶液的反应,不少资料分析如下:NH_4~ 水解产生H~ ,NH_4~ H_2O(?)NH_3·H_2O H~ ,Mg与H~ 作用产生Mg~(2 ),Mg 2H~ =Mg~(2 ) H_2↑,由于H~ 的消耗而使得NH_4~ 的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NH_3·H_2O浓度变  相似文献   

12.
化学方程式是用分子式来反映客观的化学反应的简单记述,它必须是如实的.然而,学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1.不配平化学方程式:H_2+O_2(?)H_2O;2.为了配平而随意改动其中的分子式:H_2+O_2(?)H_2O_2;3.不注明反应条件: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只写了2H_2 + O_2=2H_2O.我们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上述三种错误不是简单的计算错误.因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就是在“量”的方面没有如实反映客观的化学反应,就是违反了“物质不灭定律”.2.为了配平而随意改动其中的分子式,是在“质”的方面没有如实反映客观的运动变化.上述的错例中,把生成的水歪曲成“双氧水”,量的改变导至了质变,违反了实验事实.3.不写反应条件就是忽略了外因的作用,这同样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许可的.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原因却应从教的方面去检查.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如能注意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考化学常考的考点,其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都是同学们今后化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现将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作如下比较。一、反应原理的比较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_4(?)K_2MnO_4+MnO_2+O_2↑)2.过氧化氢(?)水+氧气(2H_2O_2(?)2H_2O+O_2↑)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KClO_3(?)2KCl+3O_2↑)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浓盐酸作用于强氧化剂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其反应是: MnO_2+4HCl(?) MnCl_2+Cl_2↑+2H_2O 2KMnO_4+16HCL(?) 2MnCl_2+5Cl_2↑+2KCl+8H_2O 笔者用这两种方法制取少量氯气,并用产生的氯气在不同条件的碱液中发生歧化反应,制备次氯酸钠溶液和氯酸钾晶体。通过实验对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上述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进行了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有机物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可燃性,所以燃烧反应的方程式配平是相当重要的。过去,常用的配平方法如下: 1.烷烃的燃烧 C_nH_(2n+2)+(3n+1)/2O_2=nCO_2+(n+1)H_2O 2.烯烃的燃烧 C_nH_2n+3n/2O_2=nCO_2+nH_2O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制氯气常用加热办法制备,反应式: 4HCl+MnO_2(?)MnCl_2+Cl_2↑+2H_2O 此法需用仪器较多,操作不慎,容易使氯气向外扩散,污染空气。这样对实验人员危害极大,为解决这一矛盾。现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取:6HCl+KClO_3=KCl+3H_2O+3Cl_2↑,此反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8,(11)
一、原理的比较旧法制氧:2KClO_3(?)2KCl 3O_2↑或2KMnO_4(?)K_2MnO_4 MnO_2 O_2↑新法制氧:2H_2O_2(?)2H_2O O_2↑二、反应条件的比较从反应的条件看,旧法制氧中需要加热,既浪  相似文献   

18.
<正> 草酸,化学名:乙二酸,结构式:HOOC-COOH,是一种有机二元羧酸。目前在大中学教科书以及一些化学文献中均报导其具有还原性,而且均表现在浓硫酸(H_2SO_4)作用下可使高锰酸钾(KMnO_4)溶液褪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H_2C_2O_4+2KMnO_4+3H_2SO_4=10CO_2↑+K_2SO_4+2MnSO_4+8H_2O而在其它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能否与其它氧化剂发生反应均无报导。另外草酸具有还原性的根本原因也未见报导。为此,笔者就其还原性能的强弱以及其使用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19.
“氨水”问题是常见的知识考点,现将有关“氨水”的问题小汇如下: 1.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氨气或液氨溶于水所得溶液,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H_3、NH_3·H_2O、H_2O等三种分子和NH_4~+、OH~-、H~+等三种离子(除H_2O分子外,含量最多的为NH_3·H_2O分子),这些微粒共同构成了一个系列化的可逆反应,它们之间可相互转化。2.氨水中的化学平衡在氨水中存在着平衡:NH_3+H_2O(?)NH_3  相似文献   

20.
磷酸是中强酸,氨水是弱碱,二者组成的盐——磷酸铵的水溶液,有些书本认为是显酸性的,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他只注意了磷酸是一种中强酸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是三元酸的一面。磷酸根离子也能够水解,而它的水解又主要取决于第一级水解。那么,(NH_4)_3PO_4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NH_4~ PO_4~(3-) H_2O(?)NH_3·H_2O HPO_4~(2-)。水解得到的是弱碱NH_3·H_2O和弱酸HPO_4~(2-),而不是NH_3·H_2O和H_3PO_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