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和谐理论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和谐管理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和谐管理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以实现馆员与图书馆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以及馆员自身的和谐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基础性和谐、匹配性和谐、知识性和谐和功能性和谐,是“和谐”内涵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中的集体体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上的制度规则和谐、发挥馆员在制度创建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动态的个体和团体学习机制、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是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和谐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基于和谐理论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以实现馆员与图书馆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以及馆员自身的和谐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基础性和谐、匹配性和谐、适应性和谐和功能性和谐,是“和谐”内涵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中的集中体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上的制度规则和谐、发挥馆员在制度创建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动态的个体和团体学习机制、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是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和谐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和谐管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石为出发点。分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必要性.认为必须从制度、绩效考核与“人和”三方面来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馆员人文关怀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新策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图书馆员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揭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人文关怀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而图书馆员的人文关怀则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第一层面;应当在尊重馆员个性差异、激发馆员个性潜能、馆员参与式管理、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5.
蔡箐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0):94-98
认为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实施需要突破口,而学科馆员制度作为提升图书馆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准的关键,也亟需推行资格认证。指出厘清学科馆员制度与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的确立和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完善;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学科馆员资质认证标准和评价标准的设立、认证方式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与高校参考咨询馆员自身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促使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必须实现人力资源之间的共享;文章提出了参考咨询中的人力资源共享模式:图书馆咨询馆员共享、馆外专家共享和用户共享,并详细阐述了这三种共享模式的实现途径和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中的"橡皮人"是指对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的馆员。橡皮馆员是由馆员自身的原因、社会因素以及职业因素造成的。根据其形成机制应综合应对。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将心态放平和,准确定位;其次,图书馆也要营造和谐的图书馆氛围、改变图书馆职业价值观念、提升馆员服务意识、实施绩效管理、建立激励机制、重视图书馆人员配备、完善馆员职称晋升的评聘制度,来扭转馆员橡皮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慧 《图书馆学刊》2008,30(3):84-86
以"和谐管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石为出发点,分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必要性,认为必须从制度、绩效考核与"人和"3个方面来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9.
新环境下图书馆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是通过人的服务和被服务得以实现的,离开了人这个因素,谈图书馆的和谐环境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本文从图书馆与社会环境、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主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人际关系的着力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实现高校图书馆人际关系的和谐,应该着力构建馆领导班子之间、馆领导班子与部(室)主任之间、各部(室)主任之间、图书馆管理层与普通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学科馆员”岗位职责及其所需求的人员素质要求,在结合我国高校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放系统是培养“学科馆员”队伍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人才引进是“学科馆员”制度能够深入发展的保障;科学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是实现“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的和谐,离不开图书馆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其中,人文环境的和谐,离不开馆员——读者构成的“人”的和谐。从《论语》中得到启发,认为将其中的儒家道德智慧用于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建设中。处理好馆员与读者、馆员之间以及馆员自身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图书馆就必定能有一个稳定、有序、协调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图书馆,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和采用长效的、科学合理的和谐激励机制,充分挖掘馆员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馆员培训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文章提出在新馆员培训中引入职业导师制,来指导和帮助新馆员快速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文章论述了图书馆职业导师制的含义与作用,并探讨了图书馆推行职业导师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图书馆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小风 《图书馆》2007,(4):74-76
构建和谐图书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图书馆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馆领导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是党校图书馆在信息社会实现主动性、个性化服务的需要。党校图书馆可参照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分析了党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提出了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校图书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构建和谐图书馆,不仅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和壮大,而且有利于促进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保证馆员与馆员、馆员与环境、馆员与用户、馆员与制度这四个方面的关系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制度创新。在学科馆员组建制度方面,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专职与兼职结构、引进与培训结构的创新;在服务制度方面,要有拓展服务对象,以网络服务为主与直接服务方式相结合,建立用户参与,共建共享服务模式的创新;在管理制度方面,要有建立以图书馆管理为主,与对口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多方考核与激励制度,管理组织形式协调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换位思考是营造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灵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在图书馆中积极运用换位思考这一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人际关系中信任、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等原则,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管理服务理念,营造出一个馆长与馆员、馆员与馆员、部门与部门、馆员与读者之间和谐完美的人文环境。从而强调换位思考是营造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不和谐因素及对策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成因。并探讨了在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和谐气氛的对策,以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