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语文里,那一片叶子是神奇的。这个“小东西”能让人感受到“大局面”,所谓“一叶知秋”;而这个“小东西”也能让人看不到“大天地”,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似文献   

2.
蔡庆庆 《上海教育》2013,(4):138-138
倘若教研组能充分发挥“团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提高一批人”的作用,那么“让教师尽快成长→让教师飞快成长→让教师畅快成长”的队伍建设目标就能达成。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组织,也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教研组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几年来的教研组长工作让我认识到,倘若教研组能充分发挥“团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提高一批人”的作用,那么“让教师尽快成长—,让教师飞快成长一让教师畅快成长”的队伍建设目标就能达成。  相似文献   

3.
一只蟋蟀能牵动一个世界,能关乎上至抚军,下至百姓、孩子的命运,能烛照出一个个被时代扭曲的灵魂。蟋蟀能让人贫,让人死;蟋蟀能让人生,让人贵。“蟋蟀”只是道具,在围绕“蟋蟀”展开的滑稽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读书人的悲哀、父性的缺失、人性的扭曲、社会的不公。  相似文献   

4.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对发展等级作文的要求之一。见解新,给人惊喜,毕竟是暂时的、表层的。若要让人感动,让人深省,让人难忘,还要开掘深刻,立意深邃,“发人所未发”。别人只看到表面现象,你却看到了隐藏在深层的本质;别人只能“知其然”,你却能“知其所以然”。这就能给人启迪,催人深思,发人深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相似文献   

5.
这第二座桥,就是切莫笔下也唱“白雪歌”——要求俗。这里的“俗”不是“庸俗”的“俗”,这里的“俗”就是易懂,不是只让少数人懂,大多数人不懂,而是让大多数人都能读懂你在说什么。我们时常听到的是“通俗”,其实很多人具体写起来  相似文献   

6.
让校园成为花园需要”票子”,让校园成为乐园需要“点子”,虽然“票子”、“点子”并不易得;而让校园成为家园,成为能让心灵栖居的家园,才是管理的至高追求,即便那个家园还很简陋甚至破旧,但如果那里是安全的温馨的,就会让人踏实,让人眷恋,让人气定神宁。如果总觉得受到监视,总担心遭到责罚.总听到“无米下锅”的哀怨,总受到“饭碗不保”的敲打,那就有“危机”,让人心累,让人惶恐,让人精神飘泊;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分层作业就是为了实践新理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让基础生“吃得饱”,又让优等生“吃得好”。这样,可让不同的学生能在同一  相似文献   

8.
中秋节将至,各式月饼早已蜂拥上市,让人应接不暇。选择怎样的月饼更能让孩子们尽享“幸福美满”的中秋,成了家长们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几年的月饼主打“健康品牌”,推出了不少以“健康营养”为主题的新鲜馅,逐年推陈出新的口味的确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9.
“小作文”之“小”,并非指文章短小,而是指平时由教师自主安排训练的作文。其特点是:教师自由布置,学生自主写作,批改简单快捷。相比“大作文”,许多语文教师更喜欢指导学生写“小作文”。如果说大作文是“米饭”,能让人吃饱;小作文则是“水果”,让人更有营养。“大作文”训练中读不到的佳作,在“小作文”中却常能见到。为“小作文”正本清源,完全可以让“小作文”收获“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在生活中,除盲人外,恐怕人人都照过镜子。镜子能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一面比普通的镜子更能让人认清自己的镜子,那就是别人的眼睛。通过这面特殊的“镜子”,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赶快照照这面“酣毙了”的“镜子”呢? 从本期开始,“校园聚焦”栏目将陆续推出“照镜子”系列文章。让我们通过“照镜子”,打开彼此间封闭的心灵之窗,让理解的阳光照进来……  相似文献   

11.
“未来,你将成为怎样的人”,这一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从“你”的视角直接切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以“未来”作为叙事说理的前提,以做“怎样的人”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充分地展示,因此,这个题目是一个好题。  相似文献   

12.
张玉庭 《初中生》2003,(36):22-22
“添”,加也,如“添枝加叶”“如虎添翼”即是。成功的“添”,不仅能让人们的表达变得更加丰满,而且能使人巧妙地走出困境,变山穷水尽为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3.
这仅仅是一段场外对白,诚然不会有荧屏上《超越极限》那样让人惊悚,但却直透人的灵魂,让人心灵震颤!夫妻二人的谈论,涉及“亲情”,也涉及“爱”,二者本来就水乳交融。古往今来,亲情演绎了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它能让人肝肠欲断,也能让人热血沸腾;可让死神却步,也可让万物生辉。无法想象,当亲情在世间风干成一篇枯叶时,春天的阳光是不是还有暖意。短文形象地诠释了亲情的巨大力量。我们很容易发现文章运用的技巧。首先,层层铺垫制造出重重悬念。正因为是“毛骨悚然的食物”,所以“最后竟无一人从容过关”,这是突出“关山难越”。遭遇小偷,唯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培育人文精神,实施人性化教育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生命”和“人本”的回归,应该做到:给学生生活的溪流,让他们能惬意邀游;给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能快乐飞翔;给学生多元的画纸,让他们能描绘五彩画图;给学生动听的音乐,让他们能吟咏心灵之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能“快乐”,这既让人羡慕,又令人生疑。这只要看看今人的“学习”,就能知道。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电子眼”还只是肓人的助手,不能使盲人真正看到景物,或者仅是让失明的人拥有部分视力。可是,科学家们致力的是,要像电影《星际迷航》中轮机长乔迪·拉弗吉那样,在眼睛里植入了一种24世纪发明的设备,让他能在黑暗中视物如同白昼,让失明的人不仅能直接观察景物,而且拥有“超级视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始料不及的“意外打扰”,有时会让人尴尬,有时会让人啼笑皆非。但我却认为这些“意外打扰”其实是非常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充分运用这些课程资源,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就能既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细节之美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喜欢去“星巴克”,倒不是因为它美味的咖啡,而是因为它那种情调——柔软的音乐,舒适的座椅,还有就是女招待看情人似的眼神。“星巴克”的服务理念就是“出最好的咖啡,出最好的服务,用细节挽留每一位顾客”。“星巴克”总是能为人们想得更多,从一个小小的细节,让人感动,让人回味,让人留恋。这就是“星巴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张克言 《学语文》2013,(3):49-50
“夜能让人冷静思考自己所要的,夜也能让人释放白日里束缚在灵魂中的另一个自己。或者说让人做那个白日里不敢做的自己。”“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这是鲁迅1933年用“游光”这个笔名写的杂文《夜颂》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能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能让我们的身后耸立起人类文化的巨石,能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