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8,(12):12-12
11月16日,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在新闻发布会上,“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即10位传播科技的优秀人物、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出席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1,(4):34-34
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1年上半年召开,这是在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必将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科技事业和科协事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做好中国科协“八大”系列宣传活动,切实起到烘托气氛、营造声势、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协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科协积极开展“八大”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3.
地震能否被预测、癌症能否被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能否最终被证明……这些问题入选中国科协近日发布的“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科技活动周”从今年开始实施。每年5月份的第三周作为“科技活动周”,今年将于5月14日至20日在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为主的全国范围内开展。 此次“科技周”活动是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性、群众性的大型科技宣传及普及活动。它旨在努力营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使公众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活动本身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8年7月10日宣布,为纪念成立50周年而推出的“五个十”系列评选活动已结束公众推荐提名阶段,“十位传播科技的优秀人物”评选已确定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30位科技界大师为候选人。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05,20(12):4-6
按照中国科协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服务“三农”的工作部署,自去年5月以来,我们全面实施了以建设科普宣传栏、配发科普宣传品、拓展农村科普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山东省科普村村通”工作,确定在3年内为全省82859个行政村每村建设一处面积为12平方米的标准科普村村通宣传拦,并每年为全省140个县(市区)、1554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免费赠送4套(每套8张)科普挂图.以此广泛开展农村科普系列活动.截止10月10日,全省已建成科普村村通宣传栏共33587处,直接编发科普挂图543000套.组织科技培训、咨询、宣传等活动6110余场次。科普村村通构建了科普新平台,成为农村科普工作的激活点种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2月10日.中国科协科普部、调研宣传部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总结策划会。科普部、调宣部、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等单位参与活动组织实施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06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2006年科技活动周”于5月20日至26日在全国范围开展。今年是全面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第一年,围绕本届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市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科技宣传活动,帮助公众深刻理解加强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议提出了为科技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化素质服务的“三个服务”方针。全委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根据中国科协章程关于科协性质的规定和科普法关于科协在科普工作中地位的规定,为提出“三个服务”确立了依据。科协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也有能力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10.
短讯     
《科协论坛》2008,(2):48-48
在2008年1月17日举行的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闭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宣布,“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纪念中国科协50系列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科技要闻     
青海省首届“科技活动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本刊讯 按照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青海省于5月14日至2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科技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大规模的“科技活动周”活动。这次活动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全省六州一市一地积极配合,组织了大规模的科技宣传活动。共展出展板3500余块,发放挂图1700张,发放资料135000册(本),悬挂横幅、标语2500条,组织科普讲座 21场,召开座谈会 30余场,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15个,科技咨询 2500人,活动总人数达50万人(次)。 …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作出了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切实做好“三个服务”的总体要求。这三个服务就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在全委会议召开之前,中央书记处听取了中国科协党组的工作汇报,对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对“三个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现在的关键是认真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3.
王闽 《科协论坛》2005,20(5):35-36
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将“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化素质服务”作为科协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基层科协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感到这“三个服务”的定位十分准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我们深深体会到科技工作是科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服务是科协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努力为科技工作服好务,才能有效地开展后面两个服务。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2,(12):9-9
日前,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公众投票结果并评选产生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主持会议。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议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切实做好“三服务一加强”(“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化素质服务,全面加强科协组织的自身建设”)的工作方向。这个提法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在今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有的同志也提出:“三服务一加强”的内容太泛化,不如“三主一家”(“学术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主要代表,科技工作之家”)有特点,大家已习惯了的提法为什么要改动?对这些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的领导下,科协宣传工作围绕八届五次全委会的工作部署,以科技人物宣传为重点,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舆情监测,科协宣传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大体说来,去年科协宣传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技人物宣传工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列:一是圆满完成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一期的各项任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09,(12):31-31
11月12日,2009年北下关地区科普大联盟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走进中国科技馆”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由中国科协机关服务局、中国科技馆和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科普大联盟活动成员参观了中国科技馆各展厅,亲身体验了各类科技互动项目,并观看科普电影。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22,(16):16-1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8月15-16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大会围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主题开展系列会议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9.
冯锋 《科协论坛》2007,(10):40-40
9月19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座谈会在兰州召开。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是中国科协为了解科技工作者状况,更好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由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从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开展的重大调查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短讯     
《科协论坛》2005,20(8):48-48
6月22日,2005北京公众科技传播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中国科协、科学与发展网络共同主办,主题为:科学传播中的策略问题。来自21个国家的160多位公众科技传播领域的专家学、科普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指出,研讨会将使中国科普工作了解世界各国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