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是一种视觉型的表意文字,早期的汉字构形和词义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汉字的构形以表现词义为目的,而词义是其构形的主要依据,二者在汉字里是互为表里的。由于汉字形体的特殊性,使得汉字除了反映词义以外,还可以反映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从汉字的形体来看古代的文化是可行的,也是行得通的,基于此,本文通过几个汉字形体管窥上古婚制。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一种视觉型的表意文字,早期的汉字构形和词义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汉字的构形以表现词义为目的,而词义是其构形的主要依据,二者在汉字里是互为表里的.由于汉字形体的特殊性,使得汉字除了反映词义以外,还可以反映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从汉字的形体来看古代的文化是可行的,也是行得通的,基于此,本文通过几个汉字形体管窥上古婚制.  相似文献   

3.
字形是汉字三要素之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汉字形体总量巨大,加之汉字具有以形表意的性质,因此,汉字形体隐含了古代社会众多方面的信息。依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所处时代的风俗与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例如当时的饮食起居、生产劳动、刑罚战争、神话传说等。  相似文献   

4.
<正>汉字“六书”之说肇于汉代,而述之最详者为东汉许慎。许氏不只在《说文解字·叙》中列叙了六书细目的义例,还在《说文解字》正文中以六书理论为指导对汉字的形体、意义、声读进行了辨析,这在汉字研究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贡献的。 许慎以后直到南店宋初,传述六书不乏其人,其著名者西晋有卫恒,北魏有江式,  相似文献   

5.
王筠的汉字研究对文化信息也多有涉及。其中涉及重大题材如土地制度、祭祀文化的研究,通过汉字构件分析和异形字的研究,引用他书而通过地名沿革、字形变易对字形文化意义的探究,等等,其形式特点各异。有时甚至似乎与说字尤其是字形无关,但是如果展开来看,也还是与汉字的形体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的。也正是为此,我们也将其视为汉字文化研究的范畴,也将其看作是与后来的汉字文化研究或者我们的汉字字形文化研究有着启迪的价值和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建筑居住文化不仅有史籍的记载,而且也在汉字形体中蕴涵有丰富的文化信息。透过一些类化符号及其所组成的汉字形体的研究,可以窥测到远古先民最原始的居住方式、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以及这些建筑物的功用、基本设施或附属设施,并且可以从中寻觅到先民在建筑居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等深层次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7.
字形文化研究是通过对古汉字形体构造保存下来的信息的研究,进而揭示其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思维的角度看,儒家的中庸思想在天命观、等级伦理观、诚的哲学观、中和审美思维上都对汉字的构形思维有较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字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积淀着汉民族特定的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对"女"为部首的汉字形体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撩开汉民族文化神秘的面纱之一角,窥见其中五彩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当今世界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体系文字。汉字的形体与构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它们的意思,也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其中内容为人们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从"糸部"字探析中国源远流长的丝织文化。  相似文献   

10.
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文化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就是文化,但文字却不等于文化。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具有书写性质的视觉符号系统,从文字的本质特征看,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文化含量基本是一样的。汉字由于其记录的汉语的特殊性,其部分形体积淀着历史文化信息,所以汉字文化体征呈现多重性。这是汉字独有的文化风景。流传至今的汉言语文化大多数是用繁体字记录的,但其真正的文化成分是繁体字形体下面的音义(语言单位)的组合。因为那些音义(语言单位)除了用繁体字形体记录,还可以用其他字体记录。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先秦典籍最初就不是用繁体字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汉字的研究,古籍上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的研究成果——“六书”。秦汉以后,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秦篆、隶书发展为楷书。汉字形体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归纳出了五百四十个部首,出现了《说文解字》等著作。纵观汉字形体学史,凡是促进汉字发展的成就都是研究汉字形体结构而取得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汉字只有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威力。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对汉字进行深入研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证明,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分层次的深入研究是汉字研究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体中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信息,这是其他文字所不具备的特点.汉字的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信息被融入到了汉字的结构形体和外观形体之中.汉字形体承栽信息,信息又反过来丰富了汉字,使得汉字更加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讹变是汉字形体演变中十分重要的现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不断有学者在关注这个问题,就讹变的定义、原因、具体类型、影响、承载的文化信息、研究意义等问题做了论述,本文就汉字讹变现象的研究情况做个概述。研究者们就讹变的定义、原因、影响、研究意义等问题基本达成共识,近年的讹变研究已伸展到汉字文化学的领域,但学者们对古文字的讹变现象关注较多,对整个文字发展过程中讹变现象的历时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4.
谈"婚"     
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在汉字中可以发现许多古代文化的信息.民俗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惯制,必然反映在古文字的形体之中.很多古文字均可作为考溯、解释一些上古社会习俗惯制事象的"活化石".通过对古代汉字"昏""婚""娶"等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古代抢婚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译语类解》是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之一,属辞书一类。其中所包含的语音、词汇、字体等内容为我们研究近代汉语语音、词汇以及汉字形体的演变、俗字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因义构形的特点,特别是早期汉字,形体与所记事物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对汉字构形的分析与考辨,人们可以从中窥探出与所记事物相关的文化信息.汉字的悠久历史与其跨时代性的特点,更使它具有了很大的文化考古价值,成了研究历史文化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明春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1):106-107,110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自产生之日起,便与传统文化相依相伴,但是,汉字比传统文化更具历史永久性。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社会习俗、文化现象、文化观念等,有的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消退,或消失,或演变,然而,它们的沉浮过程却依然沉淀在汉字形体的结构中。汉字形体有着众多的构字部件,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的载体,不仅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字里行间影缩着历史的瞬间.透过部分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了解其中所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信息,如从汉字的构形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婚姻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形体反映了中国历史的风俗人情、社会意识、名物制度等文化内容。以女部字为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认知,这些文字充分反映了汉字造字的奇妙法门和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0.
商代是汉字的成熟期。在商代汉字的三种字体中,简牍文字是核心字体,其风格面貌决定了汉字形体的基本特征;甲骨文、金文、陶文是软笔书写为特征的简牍文字在不同书写载体上的特殊形态。对简牍文字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文字在商代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形体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