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苏联时期,为适应政治动员的需要,创建了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极强表现力、巨大鼓动性的宣传画绘画模式。画家们运用各种政治符号,采用独特的形象表达方式,构建了意识形态的视觉文化系统,将国家的执政意图内化为一种视觉秩序。本文将以"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中的部分宣传画为主要媒介,从苏联政治宣传画如何从传统图像叙事画法转变为追求视觉冲击,如何运用特定的图像符号来宣示其政治观点和信仰,以及如何通过强化领袖和国家的崇拜仪式来增强国家形象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联政治宣传画在叙事方法和视觉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珂 《新闻通讯》2013,(7):15-17
在电子传播时代,服饰符号高度的视觉特征对政治人物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指出政治人物在媒介政治时代使用服饰符号进行政治传播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服饰符号在政治人物塑造良好政治形象、传达信息和情感、表征特殊政治理念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戚婧 《东南传播》2020,(12):24-27
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受众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视觉符号,在构建集体记忆的过程中,视觉叙事必不可少。本文通过探究集体记忆与图像叙事的关系,发现新闻媒体可以运用图像唤起人们脑海中的集体记忆,获得认同感;通过蒙太奇等技术手法,人们脑海中的集体记忆也可以被塑造与重构;一系列集体性记忆的活动也会反作用于图像进行叙事。在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图像叙事能解释历史、治疗伤痛,释放情绪;但大量使用图像叙事会造成的视觉奇观,让人们忽视视觉符号背后的深层含义,停留在认知记忆的表面。  相似文献   

4.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5.
图像符号如何以修辞的方式构造了某种“劝服性话语”,这是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命题.根本上讲,图像所表征的文化意象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劝服效果,是因为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情感诉求、历史记忆、生命哲学或身份想象建立了某种象征性联系,这使得图像意义的构造与生产过程完成了两次认知飞跃及话语飞跃:从“启发性认知机制”到“系统性认知机制”,从“工具性价值观”到“终极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7.
林书豪如何成为了“媒体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璐 《传媒观察》2012,(8):14-16
林书豪从"零"到"英雄",媒体瞬间建构了奇观、记忆与神话。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林书豪个人奋斗史高度契合美国梦的精神框架,符号象征意义超越了NBA赛场和国际体坛,进入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身份等多元意义建构领域。本文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方式,辨识林书豪媒体神话的背后,哪些是真实内容,哪些是神话叙事。旨在以政治传播学批判研究视角,通过林书豪这一文化符号与纽约神话建构分析,以进一步理解与判断当下美国文化政治战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7,(12):2-10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图像已经成为社会议题建构、公共舆论生成的主要手段。随着身体的内涵从被动性、动物性向主动性、抗争性转变,"裸身"成为农民工表达利益诉求的一种重要修辞资源。借助媒介的力量,农民工以符号生成、语境重构、隐喻构造的方式完成裸身抗争图像的建构,表征并传递出对受众的视觉劝服。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一种方式,裸身抗争的深层文化内涵在于以图像的方式进行戏剧性表达与景观制造,并在拓展自身可见性的同时,不断赋予观看者实现可见性的权力,最终指向农民工自身的弱者身份。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图像中心时代,具有视觉性的图像、视频正占据着人们的生活。从视觉符号入手探讨李子柒视频中的行动、演员、展示、资源、空间符号元素,归纳了归隐、陪伴、怀旧与审美的四种文化意象。这些意象建构了现代人对田园生活的浪漫化想象,具体内涵包括优美而宜居的乡村景观、简约而诗意的劳作过程、和谐的人与世界关系与留住乡愁的怀旧记忆的田园想象。李子柒视频是当下视觉化传播语境下构建的媒体景观,它超越了当地性,而使不同文化、不同符号系统的人在现代性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建构了相似的田园想象。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当代传播》2012,(2):23-26
视觉性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文化主因,社会争议建构与公共议题再现同样转向图像化表征。综观近三年中国极具影响力的6起指向环境问题的公民权利事件,以风景照片、政治漫画与新闻摄影为修辞方式的图像事件成为环境主义者轮番征用的社会动员途径。环境主义者借助图像事件这一批判性修辞策略构造了人们诠释、想象并重构生态秩序的基本途径,以此唤起通往绿色公共领域的公民行动,并最终完成对"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隐性书写和公共传播,这是视觉文化时代公共议题构造的一种极具后现代特征的公共修辞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听觉符号体系的声音语言和视觉符号体系的文字(声音语言的再现和延伸)是政治传播行为的基本符号体系,而除此之外,动作、表情、体态、图形、影像等都可以起到符号的作用,属于政治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基于"能指"的物质实体,通过"所指"的现实性内容,完成对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2.
张坤新 《新闻知识》2023,(6):54-60+95
视觉文化时代,公共事件的议题构造与社会动员的表征已由“网络造句”转向图像修辞。纵观近年来以熊猫“丫丫”为代表的公共事件,置身于文化语境、现实语境等具体语境中的视觉图像通过提供共时与历时维度的观照,推动指向社会矛盾的公共话语建构。同时,修辞主体主要通过对摄影影像、漫画图像以及拼接图像三种图像符号征用来激发公众的公共参与意识。此外,必须对“视觉转向”下公共修辞实践的潜在风险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吴月 《东南传播》2022,(2):128-131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造成了集体记忆素材库内容的急速膨胀和空前离散,极大地冲击了集体记忆建构的传统机制。在记忆符号与物质残片消失之前,美食短视频作为味觉记忆的集体表征,按照“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的保存和传承—集体记忆的传播与结晶”的路径,在互联网场域中建构记忆之场,通过视听符号将味觉记忆转化为短视频影像,在时间维度上通过家庭记忆、传统节日等仪式保存和传承城市集体记忆,在空间维度上建构城市群体成员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4.
舒竞 《东南传播》2021,(2):140-142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视觉修辞是指借助图像和影像符号向受众传递劝服性信息和话语,以达到心理认知层面上意义的生产与建构的传播行为。本文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认同观"理论,从舞美设计、视觉符号和影像叙事的三个维度来探讨视觉景观上的创新性表现,以及对受众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董红果 《新闻传播》2012,(6):145-147
本文选取大型电视纪录片《敦煌》为研究案例,以视觉符号重塑历史信息为切入点,对视觉符号在时空中的运动进行分析,以此阐明视觉符号于意义重构的过程中带来的图像转向与观看隐喻问题。论文包括绪论、研究方法与设计、《敦煌》视觉符号分布与分析、研究解读以及结语。从视觉符号的历史性与空间性着手,关注视觉符号与历史叙事、视觉符号与文化交流的逻辑关联,探讨视觉符号的"相似性"、"拟像性",以此明确视觉符号与物理世界、视觉符号与文化空间的共生关系,由此构建观者与图像符号的时空存在。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时代以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内容宣告一个新的视觉文明的到来,我们正从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过渡.现代社会日益被图像和符号所包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以影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媒介加速了这种效果的释放.电视不仅担负着视觉文化的传播者角色,也是建构者和缔造者.视觉影像塑造了一个媒介主导的现实和电视构筑的文化,图像传播表征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图像成为建构和理解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必然手段,成为构成文化中群体的主导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西藏纪录片是以影像为传播形态的视觉文本,视觉表征则具有对这样的影像符号、文化进行编码与解码的功能.将西藏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文本《藏北人家》《西藏一年》以及《第三极》的分析,考察西藏纪录片影像中占主导地位的表征范式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视觉符号是如何通过动态的视觉影像的"认知提示",书写藏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建构出西藏的民族形象的.  相似文献   

18.
魏然 《东南传播》2016,(10):107-111
网络表情符号是以图像为主、综合了文字等其他符号的综合视觉传播现象。在结构形态方面,表情符号主要运用图像与文字两种视觉修辞手段,经历了图文"一体"、"分离"和"合体"三种结构形态。在表情符号及其意义的建构方面,常用的修辞方法包括视觉比拟、视觉夸张和视觉转喻。表情符号的结构形态变化和修辞方法选择倾向受到交际需求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直观性、意指丰富性与精确度、娱乐性不断增强的特点。从视觉修辞视角对网络表情符号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认识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行为,进而更好地对视觉传播加以引导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刘涛 《现代传播》2015,37(2):54-58
意指概念(ideographs)是被特定话语专门"拣选"的符号术语。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意指概念是社会"争议"与"问题"构造的符号载体。环境传播的修辞实践本质上体现为对生态场域中一系列意指概念的发明、构造与意义争夺行为,这一过程往往是通过"符号再造"与"框架争夺"两种修辞实践实现的。意指概念创设了一个巨大的"语义场",也就是福柯所说的"话语性场域",可以借助历时分析和共时分析来完整地把握意指概念的意义行为。在视觉文化时代,意指概念越来越呈现出图像化的表征趋势,而图像表征的关键是对意指概念所对应的一系列视觉"意象"的激活、征用与再现。  相似文献   

20.
蔡长虹 《传媒》2007,(7):62-63
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能指系统,视觉图像的确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文字符号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文化建构中的地位,视觉符号的存在与大行其道也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但视觉语言并不排斥文字思维,视觉文化也并非要与自然语言决裂,那些认为视觉传播将要和势必取代语言信息的视觉中心主义者,无疑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夸大.我们有必要从语言文字符号的角度,对视觉文化在传媒时代的含义和走向做一番厘清和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