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中宗李显身世显赫,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命的是母亲还是皇帝,于是史书称他为:六位帝黄丸。  相似文献   

2.
诚实的晏殊     
《红领巾》2012,(9)
古代有个大作家叫晏殊,他向来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几百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试题竟然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皇帝禀告,请求改换其他题目。皇帝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重重奖赏了他。  相似文献   

3.
唐中宗李显身世显赫,自己是皇帝,父亲的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拿的是母亲还是皇帝,于是史书称他为:六位帝黄丸。医生说:去给那位今天要出院的病人注射一针镇静剂。护士不解地问:都可以出院了,还打镇静剂干吗?医生说:等下要结账,我怕他受不了!  相似文献   

4.
这一节是礼仪课,黑板上写着:与皇帝相处的礼节。 贾代儒老先生在细致地讲解:见到皇帝该怎样行礼;皇帝表扬你时该怎样回答;皇帝奖赏你时该怎样谢谢他;皇帝要杀你的头时该怎样求他最好不要杀……  相似文献   

5.
皇帝拾趣     
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他姓赢名政,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最后的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即爱新觉罗·溥仪,他在位的时间是1909年至1911年。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烨,从公元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六十一年皇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汉朝的刘贺,他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除了。  相似文献   

6.
这一节是礼仪课,黑板上写着:与皇帝相处的礼节贾代儒老先生在细致地讲解:见到皇帝该怎样行礼;皇帝表扬你时该怎样回答;皇帝奖赏你时该怎样谢谢他;皇帝要杀你的头时该怎样求他最好不要杀  相似文献   

7.
时下的流行语,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套过来,不怕皇帝,就怕皇帝爱写诗。皇帝写诗,得有人给他修改润色,做这个活计,用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皇上洗脏衬衣。皇帝的脏衬衣不好洗不是皇帝的衬衣特别脏,而是衬衣的主人是皇帝。喜欢会作几首歪诗的皇帝,大有人在。算起来,最喜欢作诗的皇帝有两个,一个是隋炀帝,爱诗爱到臣子有佳句者,嫉妒得要取他的性命另一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0,(31)
东汉时期的桓帝刘志本来是没有希望当皇帝的,但当时把持朝政的大将军梁冀见他年幼木讷,坚决要立他。于是15岁的刘志当上了皇帝。刘志当了15年的皇帝。这15年中,梁冀的权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横跋扈,皇帝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9.
一天,某个皇帝,他想让人们回答三个问题:1.什么时间是最重要的?2.工作中谁是最重要的人?3.什么事情最重要?皇帝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谁能回答这些问题会得到极大的奖赏。很多人都进宫回答这三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皇帝对他们的回答都不满意。经过几昼夜的思考,皇帝决定访问山上的隐士,听说他是很有智慧的人,皇帝想向他提出这三个问题。他听说隐士从未离开过山区,他周围只有穷人,他拒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有个皇帝,他很聪明,也很狡猾。 虽然有许多老百姓和大臣,还有手下的将士都投诉他没有资格当皇帝,这个神圣的位置应该由其他人来坐。可谁都知道皇帝是那么聪明,有谁能比得过他呢?  相似文献   

11.
朱标系朱元璋嫡长子,朱元璋称帝后即立为皇太子,悉心栽培。蓝玉乃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燕王为窃取储君之位,伪装忠厚老实,赢得父皇的赏识,并伺机除掉异已。而太祖与太子则因政见分歧渐生嫌隙,太子因政务失意积郁成疾而英年早逝。太孙年幼,经验不足。为皇权计,太祖在燕王的挑唆和猜疑心驱使下制造了蓝玉党案。  相似文献   

12.
宋徽宗角色错位的来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徽宗系宋神宗第十一子 ,既非嫡又非长 ,从政是其所短 ,书画是其所长。其兄长宋哲宗因纵欲而早逝 ,他仰仗其才华与名声 ,竟战胜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 ,君临天下。徽宗继位貌似出自“朝议” ,其实走过场而已 ,所谓“朝议”最终沦为政治陷阱。徽宗的公开策立者固然是向太后 ,其幕后拥立者很可能是宦官郝随。至于徽宗的才华与名声 ,则得益于对其青少年时代影响极大的姑父、风流驸马王诜。一定意义上似可说 ,徽宗“成也王诜 ,败也王诜”。  相似文献   

13.
张先诗摭谈     
张先有诗名,但诗集久已亡佚,今钩稽所得凡25首、断句8。在宋仁宗统一繁荣的时代的大背景下,张先的淡泊名利、仕途平稳铸就了他心平气静、客观理性的创作态度,促成其诗歌作品题材与内容的变化,从而决定了其诗歌清丽平淡的基本艺术风格,显示出兼具唐宋诗风的过渡性特点。张先以词法为诗,诗似其词,这种经由细腻精微的心理感受而显现的近似自己深婉词风的诗的特色,正是他在诗艺方面开掘与刨新的最主要表现。另外,张先诗涌动在清新亮丽外在形式之下的理性精神对其词初步的诗化倾向产生了影响,或许也启迪了苏轼。  相似文献   

14.
曹操写作的公文和书信,清晰地勾勒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演进历程,折射出曹操与汉朝皇室的微妙关系。依据曹操文书,可把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过程分为5个阶段:反对擅行废立,初挟天子,奉辞伐罪,为“不逊之志”辩,昭然若揭。曹操的文书是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军政方略的动态显示,为我们加深认识这一方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拥有部分对其控制地区小诸侯的政治统治权。西周存在方伯这种介于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地方势力类型。由于方伯的存在,天子与诸侯的统治关系被部分阻隔,方伯成为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政治枢纽。周公分封其弟康侯为卫国国君,使之成为控制殷地的诸侯之长,后继的卫国君主继续充当方伯,整个西周时期卫国基本上保持方伯地位,为维护西周在东方的统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嵇曾筠是雍正时期著名的河臣。他在主理河南河工的七年时间内,着意加修和巩固堤防,同时加强河工修守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的这些治河经验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之后的数十年时间内,黄河溃决次数大大减少。他的成绩的取得同皇帝的支持、同僚的配合、财政的充裕等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7.
日食的发生由于和帝王的“失德”、朝廷的“失政”联系起来,因而对唐五代帝王的行为有所规范和约束,进而成为制约皇权膨胀的无形力量。皇帝和执政大臣不得不从儒家倡导的“修德”和“修政”观念中寻求禳除灾祸的措施,通过大赦、改元等方式广施仁政,勤修政事,对当前的社会问题给予关注和解决;另一方面,日食的出现使得唐五代朝廷定期举行的朔日朝会被迫取消或中止。而与之相反的是,“合朔伐鼓”的救日礼仪却被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单懋谦为襄阳出生的地位极其显赫的清末高官。他以进士出仕,在满人明显占优势的清王朝,身为汉人的单懋谦却因才学出众而官职多次升迁。后居乡十五年,他积极为襄阳排忧解难。回京后官复原职,凭借其出色的才干,受到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赏识和重用,先后经历了朝廷六部中的五部,最终官居最高级别正一品的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在当时实属罕见。他参与主持编纂了《清实录》中"文宗显皇帝实录"三百五十六卷,对擢拔张之洞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明代女官制度之机构完备。明太祖朱元璋将女官制度纳入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并作为强化君权的措施。它对于禁女宠、贬外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昭作为孙吴之重臣辅助孙策、孙权兄弟平定江东,确立孙权的统治地位。但随着北方局势稳定,张昭主张顺应曹操的招降,而与孙权的割据战略发生冲突,从而被排挤出军政决策中心。孙权称帝后,张昭位终不至丞相,且不断下降。作为儒学士大夫的代表,张昭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他与孙权及其亲信的冲突,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张昭对孙吴学术文化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